在東漢時代的燕國故地,曾經有位漁陽太守張堪。這位張堪是光武帝劉秀派駐到東北邊陲之地駐守的重要將臣。漁陽駐地的作用與燕國的作用異曲同工,當年周人在此地建國,為的是屏藩北大門和削弱東夷部族,同時更是要加強對東北部族的進攻。而張堪作為漁陽太守,則是以此為基地伺機對匈奴展開攻戰。張堪不辱使命,數年之間頻繁出擊,打得匈奴不敢南犯。同時,張堪在漁陽之地推行休養生息之策,燕國故地的經濟社會得到了有效發展,史書稱這段時期為“漁陽惠政”。
正是在這段時日裡,漁陽地區流傳著一首兒歌:“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可見當地百姓對張堪還是頗為感念的。這首兒歌中透露出某種可能,即是漁陽地區的桑蠶之業似乎頗為發達,燕國故地的百姓們也從桑蠶之業中取得了豐厚的經濟收入,也才會表現出“樂不可支”的心情。人們說燕國苦寒之地,可是就是如此苦寒之地,原來並非是草木不生之地,人們甚至還可能把桑蠶之業變成了當地的支柱性產業,這即說明燕國故地本身就擁有著桑蠶之業發展的土壤。不過,這就與所謂“苦寒之地”矛盾了!
著名的禪宗祖師馬祖曾有詩云:“杏子金黃色,筠籠出薊邱。味甘醒午寢,可是督詩郵”,說的是燕國之地盛產杏子。燕國地區除了出產杏子,還有金絲小棗和板栗。正是因為這種優越的自然條件,很多燕國人就以農業為生,甚至還有因為經營棗慄生意而成為國家富豪的。《史記》載:“燕秦千樹慄,其人與千戶侯等”,足見當時種植規模之大。除此之外,燕國還是個桑蠶之地,晏子春秋有“絲蠶於燕,牧馬於魯”,可見燕國之地的絲織之業也是相當發達。《史記》載:“燕有魚、鹽、棗、慄之饒。”
《戰國策》中有:“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慄之利,民雖不田作而棗慄之實足食於民矣,此所謂天府也。”能擔當得起天府這個名稱的,古今不多。這就與燕國在春秋戰國以來眾多的認識不同了,比如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燕國地處周人與戎狄蠻夷交界之地,更多沾染著蠻夷氣息,更多流露出來的是粗野、原始甚至落後的國家形態,就是燕國國君燕昭王就還說過自己是蠻夷之國。那麼,燕國故地到底是苦寒還是天府呢?
有趣的是,燕國不止盛產杏子,甚至礦產也尤其豐富。這似乎就很不符合燕國苦寒之地的定位。原來燕國所在的地區,恰恰是在燕山腳下,也就是今天華北平原的最北端,這裡不僅有平原,還有山地、丘陵、陂塘。這種自然條件很適合多種經濟的發展。而在山區之中,還蘊藏著諸如煤鐵銅鋅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也為當地發展礦採業提供了巨大便利,礦產資源被廣泛運用到各種經濟社會活動中。燕國人還修築過一段大理石長城,即為今天的白羊峪長城,這也是萬里長城中最獨特的一段,是為燕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