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傳
董必武,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法制建設的奠基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法學家。1886年出生於湖北紅安,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東渡日本學習法律,其間受孫中山派遣回國參加革命活動,1920年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1928年受黨的委派赴蘇聯,系統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後回國從事革命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等職。
董紹新,董必武之孫,在他心目中,爺爺的革命生涯是一部忠於黨和革命,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生動的歷史教材。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也是爺爺董必武誕辰一百三十五週年,在這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間,我們將陸續收集到的爺爺的100幅題詩、題字手跡的複製件集中展出,舉辦了這次《董必武手跡展》。”眼前穿著紅色T恤的董紹新目光從容,說起話來語氣親和,他用手輕輕地撫摸身旁爺爺的畫像時感慨地說,爺爺如果還在世的話,他一定會為我們國家今天的成就感到欣慰。
在中國政協文史館一層大廳《“作始也簡,將畢也鉅”董必武手跡展》上,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看到,絡繹不絕的觀眾在一幅幅書法詩作面前,佇立許久,認真品讀……詩書文字之上浸潤凝聚的革命往事,彷彿能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烽火歲月中革命者的心路歷程。
“九十光陰瞬息過,吾生多難感蹉跎。五朝敝政皆親歷,一代新規要漸磨。徹底革心兼革面,隨人治嶺與治河。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董紹新用鏗鏘有力的聲音朗讀了《九十初度》,這首詩高度凝練地概括了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的一生。
更名彰顯決心 詩詞寄情家國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這是爺爺1965年重遊中共一大會址時題寫的《莊子》中的一句,中國共產黨從成立時只有50多人,到今天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大黨,歷盡艱難、不忘初心,終得大成。”董紹新說。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璧伍,自幼聰明好學,“爺爺從小就博覽群書,這主要是得益於他父親和叔叔的薰陶,父輩不少都是前清秀才,學識淵博,從某種程度來說,爺爺的求學經歷深受家庭的影響。”董紹新回憶。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董必武積極投身辛亥革命,遂將其號“璧伍”取諧音改名為“必武”,他認為真正的革命“非有武裝不可”。
“辛亥革命後,爺爺決心要尋找新的革命道路,於是東渡日本學習法律,也就是在日本留學期間,爺爺開始接觸了馬克思主義。”董紹新介紹,爺爺在經歷“五四運動”後,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隨後創辦了私立武漢中學,以開啟民智和培養革命後備力量為要務,並把“樸誠勇毅”作為校訓,樸,是勤勞儉樸;誠,是忠誠擔當;勇,是勇敢作為;毅,是堅毅不阿。這四個字也是爺爺一生的寫照。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董必武作為湖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會議。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爺爺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即使在革命艱難、面臨血雨腥風也難掩他對黨的忠誠,對理想信仰的堅定。”董紹新說,有人說爺爺一生只做了兩件事,那就是讀書和革命。孜孜不倦的學習賦予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學識,漫長的革命生涯鑄就了他鋼鐵般的理想和信念,他一生作詩1300多首,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依然把對黨的滿腔的感情融於詩詞,字裡行間飽含著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執著、對未來的展望和後輩的期許。
育子有方 克勤克儉
“百條語錄見精神,革命箴言字字新。反覆頌歌基礎奠,用之不盡葆終身。”1967年1月,董必武題寫了《致何蓮芝》七言絕句。
“這首七言絕句,是爺爺為奶奶抄寫毛主席語錄一百條時特意題的一首詩,爺爺和奶奶相濡以沫,他們始終把偉大的革命事業融進生活的點點滴滴。”董紹新告訴記者,1937年,爺爺與奶奶在延安結婚,婚後他們育有董良羽、董良翬、董良翮三個子女。
“其實從爺爺給子女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三個名字都帶‘羽’字,就是希望子女們放飛自己的理想,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董紹新說,為此,爺爺還專門寫了一首名為《字三子》的詩:“蓄勢如鷹隼,奮飛健翼張”“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茲”“如鵬飛有意,標指向天津”。
談起爺爺對子女的教育,董紹新說,爺爺對子女要求非常嚴格,子女無論是考學還是安排工作都得不到任何的特殊照顧,他經常教導後輩們要自立自強,要明確學習和工作的目標,樹立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的理想。
董紹新回憶,父親董良翮在河北晉州插隊十年,默默無聞地紮根在農村,為當地農村建設發展發揮自己的才智,也因此成為全國知青的楷模。
在董紹新的印象中,關於爺爺生活簡樸的事情舉不勝舉。爺爺日常練字多是用廢舊的報紙、日曆紙,甚至是觀看演出帶回的節目單,他練字用的毛筆用得多了,筆頭掉了,他就用桃膠粘上,用細線或皮筋扎住,堅持再用一段時間,當時我們的國家物資匱乏,在他的心目中無論什麼東西都要做到物盡其用。
1958年,為了給國家節省開支,董必武全家都搬到了中南海住。
董紹新說,當時爺爺住在舊鼓樓大街小石橋衚衕一個很大的院子,爺爺很喜歡這個地方,但是爺爺考慮此地距離工作單位比較遠,坐車需要花費很多汽油,還有就是送檔案的工作人員來回跑也費時費力,為給國家節省人力物力,就搬到中南海去住。
“如今,雖然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我們家所有人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習慣。”董紹新說,他多年來一直要求孩子要做到不浪費一粒糧食,珍惜一粥一飯。
傳承紅色血脈 後輩不負期望
“紹新小孫子,隨予來廣州。今春兩週歲,記得父母不……吾意亦云然,世為農人好。孫身頗茁壯,無逸符大造。”1972年3月31日,董紹新兩歲,董必武特意寫下了這首詩。
“爺爺給我寫的這首詩是希望我能健康地成長,能夠自食其力,哪怕像父親一樣去做一個農民,也是很光榮的。”董紹新說,這就是一個老革命家對孫輩的要求和期許。
“我對爺爺的印象,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模糊到熟悉再到敬仰。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才5歲,僅有的一點印象很模糊,只感覺是個很親近的祖輩。上學後在課本上讀到有關爺爺的課文章節,才知道他是個名人,心裡還有點小竊喜。隨著年齡增長,耳濡目染之下,瞭解到爺爺越來越多的事蹟和成就,就感到爺爺的偉大與自己的平凡,真是有如天壤之別。”董紹新說,爺爺是一位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人,爺爺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獻身理想的一生,爺爺的光輝過往成為他一生追尋和學習的榜樣。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昭蘇萬物春風裡,更有筍尖出土忙。”董紹新對爺爺的這首詩格外喜愛,他介紹,這首《病中見窗外竹感賦》寫於1952年春天,詩句展現了爺爺永葆中國共產黨人本色的信念,也表述了爺爺對新中國未來的發展建設充滿信心。每每讀到這首詩,無形中給自己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為了籌備這次展覽,董紹新曆時三年,走遍了全國各地。“這次展出題詩、題字手跡及手跡的複製件,絕大部分是董必武在各地參觀、視察工作時題寫的。原件多數被定為國家級文物,由於年代久遠,且為眾多不同單位各自收藏,能在此集中展示,殊為不易。”董紹新說:“追尋紅色足跡,賡續傳承紅色血脈精神,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是我輩義不容辭的責任。”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陳姝
圖片/受訪者供圖
稽核/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