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呂鴻賓:這個勞動模範被稱為“農民思想家”

1952年4月,山東莒縣愛國村黨支部書記呂鴻賓作為中國農民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4個月的時間裡,在參觀集體農莊、國營農場等眾多地方的時候,他邊看邊聽邊記,沒上過學、識字不多的呂鴻賓竟然寫出了13萬多字的訪蘇日記。

1953年,《呂鴻賓訪蘇日記》出版。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社會主義集體化要打破“大鍋飯”的思想,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呂鴻賓:這個勞動模範被稱為“農民思想家”


呂鴻賓1911年出生在山東省莒縣呂家莊(今愛國村),年幼時隨父母逃荒東北謀生。25歲回到家鄉。1944年,莒縣解放,窮怕了的呂鴻賓整天琢磨怎樣能提高生產,讓村裡人吃飽肚子。

1948年11月,呂鴻賓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呂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當時青壯年大多參軍支前,他把剩下的老弱婦幼組織起來,成立了4個季節性互助組,採取“大撥工”的辦法,男女老少齊發動,完成了秋收秋種任務。第二年小麥取得豐收,呂家莊被縣政府授予“全縣第一模範村稱號”。

呂鴻賓沒有滿足現狀。1950年,他把季節性互助組調整成3個常年互助組。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他創造了勞力合理記工、牲畜合理記工、工具使用合理報酬的“三大合理政策”,不僅照顧了各方面群眾的利益,也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糧食產量顯著提高。

由於呂鴻賓的突出貢獻,沂水地區授予呂鴻賓“農業勞動模範”稱號。1950年9月,呂鴻賓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被授予“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稱號。10月1日,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榮譽成了呂鴻賓繼續探索前行的動力。1951年11月,呂鴻賓建起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業合作社,第二年就創造了沂水地區小麥豐產最高紀錄。這時,呂家莊與其它兩個自然村合併,起名叫“愛國村”,呂鴻賓擔任支部書記,農業合作社也更名叫“愛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2年,呂鴻賓訪問蘇聯回來後,根據蘇聯集體農莊“定質、定量、按件記工”的辦法,開始實行“定質、定量、定工、定時”的“四定”勞動制度。1955年,由23個自然村組成的愛國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呂鴻賓又創造了計劃、勞動、財務、物資的“四大管理”和按勞計酬、多勞多得的收益分配辦法,對調動社員積極性,發展生產起了很大的作用。

呂鴻賓被群眾稱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帶頭人”,也被稱為“農民思想家”。他首創了一系列勞動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經驗,在全國產生了示範作用。他是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但是他的生活異常簡樸。一輛腳踏車騎了40多年,在簡陋的農舍裡一住就是十幾年。他不求名,不圖利,不求官,一輩子留在生養他的愛國村,為家鄉脫貧致富付出了畢生心血。

1990年6月14日,呂鴻賓因病去世,終年79歲。

如今的愛國村,已經成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加工基地和工業示範園區,各項事業正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但是愛國村的百姓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老書記呂鴻賓,那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行者,與時俱進的時代楷模。(□大眾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朱軍 記者 趙琳)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26

相關文章

寧夏解放:馬鴻逵瘋狂叫囂打到最後一個人,結果7萬大軍不戰而降

寧夏解放:馬鴻逵瘋狂叫囂打到最後一個人,結果7萬大軍不戰而降
蘭州戰役後,馬家軍再遭痛擊,徹底退出甘肅,各自奔回老巢青海和寧夏.彭德懷命楊得志率19兵團進攻馬鴻逵,10萬大軍兵臨寧夏,本以為這將是一場有征無戰的戰役,誰料寧馬居然冥頑不化死戰到底,馬鴻逵公然宣佈對 ...

八路軍營長呂俊生,10年榮立8次一等功,卻為何沒有評軍銜?

八路軍營長呂俊生,10年榮立8次一等功,卻為何沒有評軍銜?
呂俊生是河北邢臺人,1907年出生,1937年底才參加八路軍,半年後入黨,從戰士.隊長.連長.副營長到營長,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勇猛善戰,赤膽忠心,屢立戰功,是人民軍隊中聞名遐邇的戰鬥英雄.雖然他 ...

《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賀.但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籃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裡,玉吞珠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 ...

長途奔襲八百里,擊斃森山老鬼子

長途奔襲八百里,擊斃森山老鬼子
1936年初,我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接到上級指示,要儘快打下老錢櫃,除掉於四炮,為建立穩固的抗日後方基地掃清障礙. 老錢櫃是伐木場把頭為工人開支.放糧的地方,位於小興安嶺腹地.湯旺河中游(現伊春市友 ...

到鄉村去 感受慢生活時尚

到鄉村去 感受慢生活時尚
2021年4月25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鱗次櫛比的古民居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遠處雲霧繚繞,美如畫卷,吸引不少遊客冒雨前來踏青賞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整理:齊徵 製圖:李晗 整理:齊 ...

秋分後吃莧菜,清熱利溼,營養又美味

秋分後吃莧菜,清熱利溼,營養又美味
秋分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變大.每年的秋分也被稱為"農民豐收節",是瓜果蔬菜秋收的日子. 秋分有吃秋菜的習俗,俗語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quo ...

莫言:打鐵秘訣
來源:人民網 莫言題名 釋文: 打鐵秘訣 莫言 (莫言 書)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之一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之二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之三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之四 莫言為打鐵秘訣作序 釋 ...

彭士祿:設計出第一艘核潛艇,晚年卻要“躲著”孫女,偷喝啤酒

彭士祿:設計出第一艘核潛艇,晚年卻要“躲著”孫女,偷喝啤酒
1999年,為中國核事業奔走一生的"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退休了,在從事核動力潛艇研究的40多年裡,他一直以雷利果斷的行事風格著稱,因此,熟悉彭士祿的人都親切的稱呼他為" ...

留學路,北京西城一條超隱蔽的小吃街

留學路,北京西城一條超隱蔽的小吃街
在吃貨眼裡, 北京不僅有京城的特色美食, 也彙集了五湖四海的餐飲特色. 炒.爆.熘.炸.烹.煎. 貼.燒.燜.燉.蒸. 氽.煮.燻.烤-- 來自全國各地, 做法各異的美食佳餚, 在北京幾乎都可以找到. ...

四川狀元之鄉閬中

四川狀元之鄉閬中
四川狀元之鄉--閬中 閬中人才薈萃,唐宋時期先後出狀元四個,是四川省出狀元最多的地方.這裡的貢院,是舉行鄉試的地方,這裡共出進士116人.舉人404人.這裡文人墨客雲集,先後有杜甫.元稹.陸游.司馬光 ...

《歲月》:經典之作,歷久彌新
[作品廣議] 原標題:經典之作,歷久彌新 肖承森 閱讀一件漫畫作品,大凡可以從思想性.藝術性和時效性三個方面著眼和品評.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作品打動讀者的必要條件,這已成為業界共識,而時效性,作為客觀標準 ...

1976年,農民挖出國寶,無償上交國家,揭開3000年前武王伐紂之謎

1976年,農民挖出國寶,無償上交國家,揭開3000年前武王伐紂之謎
武王伐紂的時間到底是多少? 牧野之戰是武王伐紂的終極之戰,這一戰改變了歷史的走向.當時商紂王昏庸無道,四處征伐,先滅西北黎人,再滅東南夷人,儘管均贏得了勝利,但帝辛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引來了社會不滿, ...

請客吃飯為啥稱為“做東”?3個餐桌上的“老講究”,做錯惹人笑

請客吃飯為啥稱為“做東”?3個餐桌上的“老講究”,做錯惹人笑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盛譽,在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禮"貫穿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種規矩,也是國之先進的一種重要體現,小到飲食起居.大到人際交往,都要遵守最基本的禮節 ...

以前農村田地裡常見的一種植物龍葵,農民當成雜草,現在幾近消失

以前農村田地裡常見的一種植物龍葵,農民當成雜草,現在幾近消失
以前的農村田地裡,生長著不少有趣有的植物,比如馬泡.比如野葡萄.再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龍葵. 直接說龍葵,有些人估計會感覺到陌生,但要說小時候在農田裡吃過的一種黑色小果子,大家可能就恍然大悟了. 龍葵的 ...

日本農民大爺花上億把家建成中國“宮殿”,買石獅子、掛紅燈籠…

日本農民大爺花上億把家建成中國“宮殿”,買石獅子、掛紅燈籠…
中國古建築有著悠久歷史,風格與元素眾多,若想將中國風運用到住宅中,需要有一定的審美與設計能力,不然只會弄巧成拙. 比如這位73歲的日本土豪大爺就在家裡大搞中國風,甚至把家改建成了中國宮殿,遠看非常壯觀 ...

朝鮮花費30年建成的柳京飯店,不開放,為何被稱為“幽靈酒店”?

朝鮮花費30年建成的柳京飯店,不開放,為何被稱為“幽靈酒店”?
在大家的印象中,朝鮮應該是一個封閉保守的國家 但為何在它的市中心卻有著一座從未正式營業過,卻依然在朝鮮屹立不倒的樓? 這就是朝鮮的最高建築--柳京飯店. 它作為世界十大最醜建築的第一名,同時也是世界最 ...

抗美援朝為何被稱為立國之戰?看看戰後各方的反應就知道了

抗美援朝為何被稱為立國之戰?看看戰後各方的反應就知道了
前兩天看到網上一個論調說,抗美援朝被抬得太高了,連抗戰和解放戰爭都沒敢稱立國之戰,憑什麼一個不勝不敗的抗美援朝居然敢稱呼自己為立國之戰?這是硬往自己臉上貼金. 說實話,也不怪有些人會這樣想,礙於國家間 ...

農民朱文玉收養劉少奇次子劉允若,劉少奇如何報答他?

農民朱文玉收養劉少奇次子劉允若,劉少奇如何報答他?
在艱難的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輩們自顧尚且不暇,因而他們的子女亦往往在混亂當中不幸遺失或是隻能在老鄉的家中寄養,不少孩子在戰亂中失去了性命. 劉少奇同志的次子劉允若在三歲之時便不幸在動亂當中遺失,萬幸的 ...

發現三星堆的農民燕道誠據傳當過縣令 其後代至今仍住在三星堆遺址

發現三星堆的農民燕道誠據傳當過縣令 其後代至今仍住在三星堆遺址
神秘的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一直不乏吸人眼球的發現. 近些天,有關三星堆出土新發現的文字報道和圖片,哪條都會"逼"著人看完. 諸如,有報道說: &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