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13日,來北京不到一個月的向三立,在中南海豐澤園見到了毛主席,會見時間長達6個多小時。
在會見的前一天,向三立見到了毛岸英,他對岸英說:“我和你父親分別幾十年,我很想見見他。”毛岸英說:“我父親工作很忙,一時難以抽出時間接見你。不過,我會設法轉達你的意願。”
向三立表示理解,說:“看主席什麼時候能抽出點時間來吧。”
毛岸英告訴他:“父親每晚堅持工作到深夜,有時要到拂曉4點才入睡。白天需要休息,一般不會客。會客一般是下午或晚上進行。”
沒過幾天,毛岸英便與父親商量好了,毛主席答應在百忙之中接見向三立。
這天,毛岸英打來電話,叫向三立下班後不要外出,在家等著。下午5時許,向三立下了班。一會兒,毛岸英來了,二人一起乘車到中南海。
來到豐澤園,天色還早,夕陽西下,中南海的湖水盪漾著碧波,晚霞映著岸邊的垂柳,風景優美極了。此時毛主席正在外邊散步,毛岸英叫向三立先休息一會兒,自己幫忙倒茶。
過了一會兒,江青回來了,她身後跟著李敏、李訥,還有劉思齊。毛岸英向江青介紹了向三立,並叫李敏、李訥喊“表舅”。
不一會,毛主席外出回來,他興致勃勃地走進菊香書屋,來到會客廳。毛岸英連忙迎上前去,指了指已從座位上站起來的向三立,對父親說:“爸爸。三立表舅來了。”
“主席。”向三立親切地喊了一聲。
“向先生。”毛主席朝他點了點頭,熱情地向他伸出手來,說道:“你是開慧的表弟,來北京多久了?”
向三立回答道:“報告主席,我來北京一個月了。”
“那你現在是在哪裡工作?”
“在中央財經委員會。”
“我聽說你會打算盤,之前他們跟我提起過,你更擅長財會方面的工作,所以推薦你到中央財經委員會。”毛主席笑著說。
向三立說:“謝謝主席的關懷!我一定會好好工作,為人民服務的。”
“你初到北京,工作和生活習慣嗎還?”毛主席關切地詢問起向三立的工作和生活狀況。
“工作愉快,生活習慣。”向三立回答道。
正談著,有人進來向主席報告,說東北有一位領導同志來看主席。毛主席簡單扼要地向那位領導同志詢問了一下東北的情況,很快就結束了談話。
在送走那位領導同志,毛主席又同向三立談家常。就在這個時候,江青走了進來,毛主席向她介紹說:“這位是向三立同志,是楊開慧的表弟,湖南來的。”
又對向三立介紹說:“她是江青。”江青說:“剛才我們已經見過面。”向三立連忙喊了一聲:“江青同志。”江青笑著同他握了手。
稍談片刻,外面來人報告:“主席,開餐了!”主席對向三立說:“先吃飯去吧,一會我們再繼續聊。”
來到餐廳,劉思齊、毛岸英與妹妹李敏、李訥正在說笑,李訥見父親來了,忙說:“爸爸是不是像我們院子裡放的瓜呀?”說的眾人都笑了。
向三立聽後有些吃驚,原來毛主席的孩子們竟如此“大膽”,還敢開主席的玩笑。
毛主席卻毫無慍色,依舊滿面春風。笑著說:“是哪種瓜呀?葫蘆瓜?冬瓜?南瓜?”
孩子們一時沒有說話,還是李訥聰明伶俐,反應敏捷:“爸爸的肚皮像南瓜。”在場人聽後都被逗笑了。
毛主席的這位愛女,生性活潑,最受爸爸寵愛,只有她對父親瞭解最多,也許她覺得父親身體正開始發福,漸漸隆起的肚皮像個南瓜或葫蘆瓜。
向三立也被他們父女之間這種歡樂融洽的氛圍感染,整個晚餐期間,都被這種歡樂的氛圍籠罩著。
席間,毛主席對向三立說:“今天特地讓廚師加了兩道菜,辣味菜你吃的習慣嗎?”
向三立是湖南人,怎麼可能吃不慣辣呢,他朝主席點了點頭。
“吃吧。多吃菜。”說著給向三立夾了一塊紅燒肉和幾片鮮蘑菇。接著看向毛岸英說:“你照顧一下三立表舅。”
毛岸英準備給向三立斟酒,向三立忙揮手說:“我不太愛喝酒,吃點飯就行了。”毛岸英轉身招呼服務員給向三立上飯菜。
毛主席吃了幾口飯,喝了幾口葡萄酒,又給向三立敬酒。向三立忙起身致謝,並說:“主席,我已用飯。”又說:“我們湖南老家的習慣,吃飯後不再喝酒。”
毛主席說:“老習慣也是可以打破的,吃飯可以喝酒,邊吃飯邊喝酒也行。”向三立這才喝了一口酒。
吃完飯,回到客廳,李訥端來一盤又紅又鮮的蘋果,送給向三立一個。毛主席見了,吩囑道:“給客人吃要揀大一些的。”
李訥便按照父親的意思,選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送給向三立,說:“表舅吃這個。”向三立點頭致謝,高興地吃了蘋果。
飯後,毛主席興致仍很高,他沒有急於去辦公,而是繼續陪著客人,談笑風生。向三立知道,今天是週末,家裡人回來了,主席難得有興趣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和家人共度良宵。他一邊吃水果,一邊同大家說著笑話。
劉思齊給主席沏了一杯茶,主席喝了口茶,跟她講了一個故事。他說:
古時候有兩個秀才,一個姓劉,一個姓李,兩個人都愛做對聯,一見面就想對對子。一次,兩人又見面了,商定對對子,誰對不出誰就要受罰。李秀才先出上聯:“騎青牛, 過函谷,老子姓李。”劉秀才知道李秀才用了老子李聃騎青牛過函谷關的典故,心想:“他想佔我的便宜,沒門!看我非損他下不可!”於是他略加思索,對了下聯:“斬白蛇, 興漢室,高祖是劉。”劉秀才以漢高祖劉邦自比,來對“老子”,高過李秀才一籌,李秀才不得服了,連說:“高明,高明!你贏了,我服輸!”
劉思齊覺得這個故事十分有趣,連連稱讚道:“爸爸,那個劉秀才好有學問!”
“思齊呀,那個劉秀才是你的祖先,他崇拜漢高祖劉邦。那個李秀才也算是我的本家,因為我在延安時曾化名李德勝。但我對於李聃學說並不相信。不過你說的對,人家有學問,並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而且一用就活,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劉思齊和姊妹們聽得很認真,向三立也聽得津津有味。
毛主席又對孩子們說:“知識一旦靈活運用,就可以變成武器,用來保衛自己,所以,你們一定要多學習新知識,尤其是要學好歷史和古典文學。”
接著,毛主席又把學習歷史同治國聯絡起來,他說:“你看劉邦出身也貧苦,沒有家纏萬貫,也沒有多少兵力,但卻能稱霸一方,統一天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用人,他手下兩個重要的謀士,一個是張良,另一個是韓信。而劉邦的對手楚霸王項羽,他當時的勢力可比劉邦大多了,但他有勇無謀,不可一世,也不善用人,招納賢士,最終被劉邦打敗。”
毛主席說到這裡,將歷史掌故引用到現實生活中來,他說:“殷鑑不遠,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我們要記取項羽的教訓,切不可驕傲自滿,對敵人更不要心慈手軟。”
停頓了一下,主席繼續說:“劉邦的治國之道,任人唯賢,廣納賢才,治理好國家,實現長治久安,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毛主席的故事講完了,道理也講得清清楚楚。孩子們終於帶著收穫滿意地走了,屋裡只剩下毛主席、向三立、毛岸英、江青等人。
毛主席喝了一杯茶,繼續同向三立交談。他首先詢問了向鈞被捕和犧牲的情況,並談了向鈞在衡山工作時的積極表現,他對向鈞的犧牲表示惋惜。
漸漸地,毛主席開始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他首先談到自己的母親,說:“我小時候在家裡,母親對我很好,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同情窮人,經常去接濟那些生活困難的親戚和窮苦人。”
頓了一下,主席又說:“但從我離開家鄉後,母親就得了一種病,叫淋巴腺炎,脖子上長著瘤子,全身奇癢。這病現在並不難治,但在當時醫學並不發達,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母親就那樣過早地去世了。”
毛主席明顯有些哽咽,他說:“如果她現在還活著,那就太好了!現在她應該是80多歲了,現在的日子至少比那時候要好很多了,我也可以陪她聊聊天。”
毛主席一直都為當年那場疾病無情地奪走母親生命而感到無比痛惜,如果母親還健在,他一定要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過上一段好日子。
向三立被主席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深深地感染了,他說:“沒關係的,主席,你不必太難過,您沒有辜負她老人家的希望,老人若是九泉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主席點點頭,又開始回憶自己的父親:“我父親雖說有些固執,對我們也很嚴厲,但他精打細算,善於持家,為這個家付出很多,十分辛苦,也為家裡積攢了一些錢財。他很會做生意,那時候他常常販賣穀米,運到湘潭、長沙去銷售,運貨回來,銷售給鄉親們。賺的錢,用來買田、放高利貸、利滾利。僅僅幾年的時間,我們家就發了,從幾百銀洋發展到十幾畝田、幾十畝田,成了當地的一個富戶。”
毛主席繼續說:“所以父親當時對我們也很嚴厲,讓我們多勞動,不準懶惰。他希望我們可以像他一樣,繼續他的財產,但是我們都沒有做到。現在想想,父親真是良苦用心啊!”
說到這裡,毛主席深情地看著向三立說:“你知道韶山那邊的情況嗎?我家那座房子現在還在嗎?是不是已經破了?”
向三立說:“我聽說還在,過去國民黨沒收了,現在人民政府又收回來了,聽說還做了一些修理。”
毛主席點點頭,接著談到了給家裡劃成分的事情。他說:“我家裡過去很窮,直到到我父親這裡,才積攢了一些錢財,家裡漸漸好了起來,不得不說,我父親可以說是一個富裕中農了......”
“主席家總不能劃富農吧!”向三立說。
“不對,我們應該實事求是,按照政策辦事,該劃什麼成分就劃什麼成分。”主席鄭重地說。
向三立說完後陷入沉思,向三立便問道:“主席是不是想家了?想回家去看一看?”
“是的!我很想回去看看,但我現在沒有時間,新中國剛剛成立,還有很多事情在等著我,下一步怎麼走,還有待研究和探討。現在除了國家,我沒有時間考慮其他的。”主席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但也有些許無奈。
江山初定,共和國還有許多大事需要毛主席擘劃、操勞!
毛主席接著又開始講述自己的一些經歷,自己是怎樣走出韶山沖的,如何到長沙讀書,受到過哪些老師的影響。
他說:“楊懷中先生其實是個倫理學家,他在外留學很多年,讀了很多書,所以在倫理學與邏輯學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他是一位好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從他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悟。”
圖丨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為毛主席
接著,毛主席又談到理學淵源,從胡安國、周敦頤,談到朱熹、張栻,談到王陽明等等。向三立對毛主席的學識深表讚賞。說:“楊姑爺在世時酷愛讀書、藏書,去世後沒留什麼家產,卻留下了不少藏書。我過去到板倉去,看到那些書還在閣樓上。”
“那些書還有嗎?”毛主席忙問。
“現在在不在我就不知道了。”向三立回答道。
“那些書如果丟失了,那可太可惜了。都是很有價值的書啊!”主席說道。
主席突然不說話了,向三立心想可能主席又想到了什麼,便靜靜地陪在主席身邊,也沒有說話。
突然,主席提到了楊開慧,他說:“開慧是很堅強的,為了革命,她獻出了生命。其實她可以不死啊,但是為了堅定的信念而壯烈犧牲,是了不起的,死得光榮,死得其所!”
“開慧犧牲時,你在哪裡?她是怎麼犧牲的你知道嗎?”主席突然轉頭看向向三立。
向三立回答說:“霞姐犧牲時,我在板倉附屬實業高小上小學,那時候我才13歲。”並談了楊開慧被捕的經過及家人營救的情況,但沒有提姑媽向振熙去南京找章士釗、蔡元培等國民黨元老營救楊開慧的情況。
毛主席聽後,明顯有些悲傷,一句話不說。江青在一旁見主席有些悲傷,便起身離開了客廳。過了一會兒,主席抬起頭來,沉痛地對向三立說:“開慧要是在你家,就不會出事的啊!”
向三立會意地點了點頭:“是啊!如果當時霞姐不回板倉,繼續在石洞塅住下去的話,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她也不會受到傷害了。但她始終不願意連累向家,也不想親戚們為她擔驚受怕,所以就帶著孩子回到了板倉。”
楊開慧萬萬沒想到,何健出於對毛主席對紅軍的刻骨仇恨,竟會像瘋狗一樣對她下此毒手,甚至連孩子都遭一起逮捕.....
毛主席還談到炊事員賀子安的誠實,保姆陳玉英的堅貞不屈等等。對於幾十年前的往事,他能歷數不忘,娓娓道來,真叫人難以置信,使向三立感慨不已。
接著,毛主席又談到楊展犧牲的情況,說:“你在《新湖南報》上寫的那篇文章,我與江青都看過了,我們都認為寫得不錯,透過你的文章,我們對楊展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他接著說:“楊展到延安後,我們不經常在一起,後來,她去了華北抗日前線。再後來,聽說她犧牲了.....”
此前,向三立曾於1949年9月2日在新湖南報上寫了一篇《悼念楊展》的文章。此時,向三立對毛主席說:“楊展到延安後經常會與我通訊,談她對於革命形勢的看法,也會講延安的情況,也使我備受鼓舞。1941年後就沒有了她的音信,但是我猜想就是可能犧牲了.....”
毛主席說:“楊展是個好孩子,愛學習,嚮往革命,對革命事業充滿熱情。”
談到自己的經歷時,向三立為自己曾經到廣東粵中鹽務局謀職而感到內疚,他說:“跟楊展比起來,我覺得我差得太遠了,曾經到廣東為舊政府做事,這是我一輩子都覺得內疚的。”
“這也不能怪你啊,生活所迫嘛,那時候你走投無路,但你不是在那裡也學了本事嘛!”毛主席風趣地說:“不然的話,你到北京來,怎麼可能會從事會計的工作?”
毛主席又說:“在現在的工作上,你的那些本事不就都用上了嘛!”
向三立點點頭。工作人員見時間已晚,提醒主席該休息了。向三立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中南海豐澤園。
此次見到主席,向三立覺得學習到了很多。回到住處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他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現著今天自己所看到,聽到的一切,不禁感慨道:受益匪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