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上古傳說中最勵志的故事,大禹父子兩代人勵精圖治平息水患,但洪水從何而來,鯀和禹並不是上古共工氏一族,為何會被派去治水,並最終奪取天下。
從上古帝堯時期開始,天災不斷,當時很多人認為是帝堯殺死哥哥帝摯奪位,遭受天譴,但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和地殼劇烈變動導致,海平面上升,河水流向發生鉅變,從大河向西流變成大河向東流,一系列的天災讓民不聊生,而世世代代負責治理水患的共工氏一族在帝位的爭奪中幾次站錯隊,徹底被驅逐,
黃帝死後長子玄囂繼承帝位,玄囂崩逝,帝位被其弟弟昌意的兒子顓頊繼承,支援玄囂一脈的共工氏和顓頊爆發大戰,神話中的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塌一角,地陷東南,就是源於此戰,共工氏戰敗,部族四散,到了帝堯時期,共工氏是堯最信任的大臣孔壬擔任,
孔壬也是北方部族的領袖,他們部族的圖騰是九頭蛇,也就是山海經中的相柳,他們稱霸北方是帝堯的鐵桿同盟,但孔壬擔任共工四十年,洪水在他的治理下越來越氾濫,普天同怨,加之此時虞國的崛起嚴重動搖了帝堯的統治,堯被迫罷免孔壬,改封另一位崇國的鯀為共工氏,讓他治理洪水,崇伯鯀和大禹被後世很多人考證為來自四川,還有一種說法兩人都出生在現在的埃及,因為遠古時期的國家和我們現在所認為的國是完全不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禹來自西方的可能性更高。
但此時虞國的國君舜已經尾大不掉,天下諸侯歸心,帝堯的將兩個女兒送去和親也未能緩和這種局勢,舜攻破了堯都平陽城,囚禁帝堯,堯子朱逃走,鯀得知堯被囚禁後大怒,說虞舜為山野匹夫怎能掌控天下呢,隨後就配合子朱起兵對抗虞國,不久朱戰敗,被流放丹水,還有一說是流放海外極南之地的歡頭國,朱也被後世稱為丹朱,掌握重兵的鯀也被虞國的同盟祝融氏一族擊敗,鯀被流放羽山。
但新登基的帝舜對鯀仍然不放心,他把堯最信任的三位大臣,鯀,孔壬和獾兜列為三兇,極盡醜化,更是把洪水氾濫的罪責怪在鯀的頭上,讓他成為替罪羊,將他殺死在羽山,他鯀的兒子禹卻俯首認罪,率領崇國部眾甘願臣服虞朝,此時虞舜剛取得天下,還需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消滅唐堯的殘餘勢力,帝舜下令讓崇伯禹去消滅北方的孔壬和南方的獾兜,這兩人都是帝堯最信任的大臣,也是崇國的鐵桿盟友,大禹如果不聽命自己將面臨滅頂之災,
可他完全服從了帝舜的安排,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北滅共工孔壬,南平三苗獾兜,並請求繼續治理洪水,帝舜同意讓崇伯禹擔任共工氏,同時安排自己的女婿伯益監視大禹,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也是他發展壯大之路,他透過治水,團結四方部族方國,將反對自己的諸侯消滅,同時聯姻東方的強國塗山氏,讓自己在虞舜的老家打進了楔子,而監督他的伯益也被他收為己用,大禹承諾奪取天下後讓伯益當自己的繼承人,在利益面前伯益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權力,出賣了自己的岳父虞舜,
大禹趁虞舜南巡之時,突然合天下諸侯之兵攻取國都,堵死了帝舜的迴歸之路,並派兵南下捉拿舜,舜率軍反擊,被徹底擊敗,逃往九嶷山,深陷絕境,有感而發作九悲之歌,不久被追兵所殺,其後妃子女全部投江而死,只遺下幼子均被封商地,隨後不知所蹤。
後記,大禹如願地為父親報仇,自己也登基,掌控天下,但他最大的心病就是繼承人伯益,伯益東夷領袖,和大禹毫無血緣瓜葛,所以大禹掌握權力的十七年間,對伯益的東夷部落,極盡打壓,讓自己的兒子啟開始掌握權力,大禹死後,公開宣告將王位傳給伯益,可啟和他身邊的大臣此時已經完全掌握了天下,怎麼會把到手的富貴讓給外人,啟自己繼承了父親的位置,並傾全國之兵,平定東夷,殺死伯益和他的盟友,成為新的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