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媒體報道,在日本的沖繩縣發現一塊火箭殘骸,根據上面“中國載人航天”的字跡來看,應該是中國相關載人任務時遺留下來的殘骸。根據相關的證據表明,這塊殘骸有可能是天舟貨運飛船的整流罩,在空中分解後墜入海中順著洋流漂到日本沖繩地區。
火箭整流罩是為了保護火箭在升空穿越大氣層時,保護火箭免受衝擊和氣動熱影響造成損傷。由高強度、輕質量、耐高溫且電波穿透性強的材料製成,在火箭飛離大氣層後,整體將裂為兩半被拋入大氣層。再入大氣層後,由於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響,大部分殘骸會在墜落中融化焚燬,少部分殘骸可能會留存下來。
整流罩也是火箭極為重要的組成一部分,在研究整流罩重複利用方面,比較著名的SpaceX公司具有成熟的經驗,可以透過對整流罩和分級火箭重複利用等來降低火箭的發射成本,並且對於行業內其他的航天企業和我國的航天業有極深的借鑑意義。
在航天的整體發射成本中,火箭的成本便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相較於成本來講更需要注重火箭的可靠性。如果不能將衛星成功傳送到指定的位置,那麼意味著所有的發射成本都會付諸東流。因此相較於重複利用方面,只有在火箭達到精準和成熟的階段後,才會考慮在重複利用方面上進入實施階段。
在今年的7月份,我國的亞軌道重複使用運載器成功發射,可能會涉及到中國未來的空天飛機,或者相關火箭回收利用的相關專案。我國的相關火箭發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如今正在向著大推力的方向邁進,並逐漸追趕到世界先進水平,承載發射我國空間站專案任務的長征5號重型運載火箭,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存在。
除了長征5號火箭以外,根據科研方面的新聞訊息,我國正在研製名為長征9號的超重型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將能夠達到100噸,可能會應用在載人登月、載人登陸火星等方面科研任務上。航天技術方面的突破,代表我國的高精尖科技發展已追趕俄美的步伐,距離世界領先僅一步之遙。
另外,這一次的中國載人航天火箭整流罩碎片漂流到日本,暫不清楚是否會涉及技術方面的洩漏問題。不過,從這一次的新聞中可以看出,整流罩再入大氣層後將進入一個“失蹤”的狀態,不僅在技術保密方面可能會有影響,對於環境和相關安全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未來除了要加強對於火箭技術方面的再利用攻關,同時也要加強對於火箭碎片、整流罩及報廢衛星等再入大氣層的監控技術,建立相關的監測衛星和地面監測技術。這方面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不僅能提高對於火箭發射的各個環節把控,也能夠帶給我國更多的技術方面的進步,可利用到環境監測、無人駕駛、防空等相關方面。
讓火箭真正意義上資料可查得無害、無影響等,不過監測等相關技術的研發,不應該影響火箭整體的研發進度,也不能讓我國的航天發射受到影響。未來太空發展和探索方面,具有高度探索的價值,我國應趁著現階段歐美在太空方面沒有達到壟斷的地步,加大自己對於深空和航天的話語權,為未來的太空資源開發搶先佔據一席之地。
(文/無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