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的就是孩子的情緒變化詭異莫測,就像是六月的天氣一樣,說變就變。
孩子缺乏“情緒教養”,將不利於健康成長
《長江叢刊》中指出:兒童的情緒障礙會帶來許多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影響到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就的發展。
孩子的“情緒教養”不到位,那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情緒表現直接,不利於人際交往
缺乏“情緒教養”的孩子,一般在自我情緒表達方面,都非常的直接。就像我們上面說到的小吉一樣,自己有什麼情緒,就會不分場合、時間、地點的直接表達出來,這就會對其他人員,也就是小吉的爸爸媽媽產生影響,造成他人的困惑,影響到他人的想行為或決策等,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交際的。
如果當時的場景,並不是小吉的爸爸媽媽在場,而是小吉的同學,那麼情形就可能完全不同的了,小吉的同學可能就會被小吉的行為給“嚇”到,從而對小吉的可交際評分降低,認為與小吉交際是一種十分不穩定的行為,所以,就會盡量的避免於小吉成為朋友,以免受到小吉的負面影響。
情緒易被外界因素影響,自身主導性差
缺乏“情緒教養”的孩子,自身的情緒還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就比如說小明,小明吃飯的時候突然哭泣,其實就是一種自身情緒被外界因素直接主導的情況,小明本身的生活其實是無憂無慮十分幸福的,但是小明卻受到影視劇中貧困乞丐的情緒影響,而直接否定了自己的真實生活情況,產生了一些影視劇中環境中才會產生的負面情緒。
而當小明的爸爸媽媽開始安慰小明,說給小明買他想要的奧特曼時,小明的情緒又突然從悲傷、委屈變成了愉悅快樂,也就是“哭著哭著就笑了”,這種劇烈的情緒轉變,其實也是一種受到外界干擾的情緒變化,小明本身沒有完全控制情緒的能力。
情緒變化頻繁,難以穩定保持
小明為什麼會出現“又哭又笑”的情況,其實就是因為小明缺乏情緒教養,導致小明的情緒無法得到保持,從而一變再變。
這種不斷變化、無法穩定情緒的情況,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不但會影響自身的一些觀念、能力的發展,還有可能會導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降低等等。
逐漸地,孩子就可能會對這個世界、社會等,產生錯誤的認識,因為孩子接收到的資訊,都不是正常人應該接收到的資訊,而是受到情緒問題干擾的資訊。
孩子擁有“情緒教養”,將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善於緩解負面情緒,保證自身積極狀態
所以,人們如果能夠擁有情緒教養,那麼就能夠擁有緩解、發洩、避免負面情緒的能力,讓這佔用人生1/3時間的負面情緒變得更少,這樣人們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處於積極狀態。
而在積極狀態的時候,人們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其他方面,都會擁有更高的效率,從而讓人們獲得更加多彩的人生,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理想。
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維護健康心理環境
負面的情緒,不僅僅會讓孩子經常處於消極狀態,影響孩子的能力發展,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環境。
因為在負面情緒的干擾下, 孩子的心理將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就比如,小吉受到乞丐情緒的影響,就會產生自憐、自卑等心理,無法正確的認識到自己,開始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底線,不斷改變自己的原則,從而變成一個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人。
從而小吉就可能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例如離家出走、自我傷害等等。
但是,如果小吉擁有了情緒教養,那麼就能夠很好的緩解和認清情緒,及時的緩解和發洩掉負面情緒,讓自己保持一個積極的狀態,從而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愉悅快樂的成長。
更加客觀看待事物,提高自身判斷能力
情緒是非常影響孩子對於事物的判斷能力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吉對於自身的評價,小吉餐桌上的哭泣行為,其實就是小吉對自身看法產生了極大的偏差,認為自己與“乞丐”一樣,無法客觀的看待自己的真實情況,失去了對於事物的正確判斷能力。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好的,如果得不到改正,那麼就可能形成一種“劣根性”,即放棄任何客觀因素,完全主觀地看待問題。說白了,就是唯心思想。
但是,當孩子擁有情緒教養之後,那麼就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問題,從而避免一些錯誤觀念、思想的形成。
家長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教養”?
▲幫助孩子瞭解情緒、認識情緒
要想幫助孩子提高情緒教養,那麼就需要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情緒,情緒對應的表現是什麼,對於情緒應該怎樣接納等等。
比如孩子生氣了,家長就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孩子很高興,家長可以說“你是一個快樂的孩子”等等,讓孩子在產生情緒的時候,逐漸的認識情緒,知道將不同的情緒對號入座,這樣孩子才擁有接受情緒教養的基礎。
▲①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發洩情緒
▲②分析孩子情緒產生的真正原因
孩子的情緒發展是一直在進行的,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情緒教養,應該越早越好,畢竟孩子的年齡越大,那麼性格、習慣、心理等就越難以進行糾正和改變,對於情緒教養都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