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孫中山次女孫婉和王伯秋喜結良緣,“月下老人”正是父親孫中山。只可惜,後來的孫婉一門心思認定,父親才是自己婚姻的破壞者。
直到73歲的孫婉,在與時隔50年才相見的女兒王纕蕙回憶往事時,仍舊一臉鄭重地談起,自己當年對父親孫中山很有意見。
孫中山共有三個孩子,長子孫科、長女孫娫、次女孫婉。1912年,孫科帶著兩個妹妹赴美留學,誰知,只一年時間,容貌酷似孫中山的長女孫娫,不幸身染重疾去世。孫中山心痛之下,想到二女兒孫婉在國外缺乏照料,就委託在哈佛讀書的王伯秋照顧她。
王伯秋出身官宦之家,學業優秀、辦事幹練,深得孫中山的器重和賞識。
就這樣,王伯秋接受了照顧孫婉的任務,誰知道一來二去,豆蔻年華的孫婉和儒雅穩重的王伯秋生出戀情,迅速結婚並生下長女王纕蕙。
孫中山並沒有對這段婚姻提出異議。他認為王伯秋是個值得信賴的青年,況且兩人婚後十分恩愛,按理說不應該有什麼大差錯。
等到1919年,王伯秋攜帶懷著二胎的孫婉回國時,孫中山才得知,王伯秋隱瞞了自己的婚史。他在15歲時,就與父親官場同僚的女兒李澄湘結婚,還生了一子一女。這些情況孫婉倒是瞭解,但雙方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王伯秋的母親在收到兒子的坦白信後立刻發出命令:你自己單獨回南京來,不許帶孫婉。
王伯秋臨行前,依依不捨地同孫婉告別:“婉,我快去快回,請你等我的好訊息。你和孩子要多多保重啊!”誰知,他這一走就沒有回來。
王伯秋回家後,立刻捱了一通訓斥。他的原配李澄湘剛剛痛失愛子,婆婆不忍心把丈夫已在外面結婚生子的訊息告訴她。另一方面,雖然清朝已被推翻多年,但老太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認為孫中山反對清朝就是“大逆不道”,自己兒子與這樣一個人的女兒結婚,有辱前清重臣的家門。
雪上加霜的是,身在上海的孫中山,也聽說了女兒的婚姻糾葛。儘管孫婉向老爸表示,自己對名分毫不看重,就算做妾,也要和王伯秋在一起。可孫中山是受過西方現代文明薰陶的人,堅決倡導一夫一妻制。
孫婉委託大嫂陳淑英充當說客,孫中山面對兒媳,非常堅決地提出,除非王伯秋與原配夫人離婚,否則就不會同意女兒的這門婚姻。
王伯秋拿到現在來說的話就是“媽寶男”,他在糾結了一陣子後,最終選擇和老媽站在一邊。
可憐的孫婉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拋棄,更可怕的是,她這位沒見過面的前婆婆精明至極,不光拆散王伯秋和自己,還打起了兩個孩子的主意。
原來,王伯秋的母親雖然竭力反對兒子和孫婉的婚事,但她想到長孫王建寅夭折,兒子和孫婉的一雙兒女畢竟是王家的後代,很想看看孫女、孫子。
這時,王伯秋已決定和孫婉分手,覺得自己有負孫婉,無顏再回上海向孫婉要兒女。於是,王母叫來次子王仲鈞去上海完成使命。考慮到王弘之尚在襁褓中,王仲鈞還帶了一名奶媽同來。
當他前去孫科家求見孫婉時,遭到了嚴詞拒絕。正當王仲鈞愁眉不展時,多虧隨行的奶媽機靈,建議王仲鈞直接寫信給孫婉。
王仲鈞在信中對孫婉連哄帶騙,說老太太想看看兩個孩子,如果高興了肯定就會同意孫婉前去南京同王伯秋團聚。孫婉被愛情迷住了雙眼,壓根不知道自己早就被王家踢出局,很高興地把兩個孩子交給名義上的小叔子。此時,女兒王纕蕙三歲,兒子王弘之才幾個月。
王伯秋原配夫人李澄湘對丈夫與孫婉的婚姻一直被矇在鼓裡,連婆婆派王仲鈞赴上海領回王弘之姐弟倆的事,她也全然不知。老太太為了不讓媳婦瞭解事情真相,把王弘之姐弟倆寄養在外。
但兩個孩子畢竟太小,寄養在外實在照顧不便。正巧王仲鈞與妻趙興華結婚數年,一直沒生育,老太太讓夫婦倆把這對孩子領回家,謊稱是朋友赴美留學送給自己的。就這樣,王弘之姐弟倆,才名正言順進了王家。
話說孫婉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騙,還苦苦等著王家傳來佳音。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加上家人的旁敲側擊,她漸漸有了種不祥的預感。只能不停給王伯秋寫信,悽然地表示:“我等您三年,希望您能回心轉意,回到我的身邊。”
王伯秋的表現與渣男毫無二致,起初還假惺惺回覆幾封信,到了後來不但不回信,甚至連信都不讀了。
1921年,孫婉明白等待已經全無用處,她又牽掛著遠在澳門的母親,便離開傷心的上海,前去澳門侍奉母親,這一年,孫婉才24歲。
沒想到,這次到達澳門後,孫婉意外遇到了真命天子、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戴恩賽。
戴恩賽的學識與為人深得孫科的讚賞,因此孫科特意為妹妹牽線搭橋,成就了一段姻緣,兩人在相識幾個月後便步入了婚姻殿堂。
孫婉的這次婚姻得到了父親孫中山和繼母宋慶齡的支援,孫中山因為忙於國事無法脫身,特意委託宋慶齡寫信給孫婉表示祝賀,並送去4000元的禮金做“嫁妝”。
可這筆錢孫婉絲毫未取,她將錢交給母親盧夫人,在內心中,她還在怨恨父親當年強勢插手自己和王伯秋的婚姻,害得自己連一雙小兒女的面都見不到。
甚至1925年孫中山去世時,孫婉依舊不肯見父親最後一面。病危的孫中山在寫下遺囑後,將一張照片送給女兒女婿留作紀念。這張照片,孫婉一直保留了54年。
在孫中山去世85年、孫婉去世21年後,她的乾女兒司徒倩將這張照片交還給政府,並稱“這是孫婉女士對她父親的懺悔”,這場曠世恩怨才得到圓滿解決。
其實孫婉根本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就算當年雙方妥協,她和王伯秋的婚姻也難以持續。她是不計較名分,願意伏低做小,甚至甘心為王伯秋做妾,可王家上有強勢精明的老母親,下有原配夫人宛若門神,她的日子能好過到哪裡去?
而且王伯秋雖才華橫溢,卻並非感情專一之人。他唯母命是從,還在1924年又娶了一房妻子劉明水,私生活實在不怎麼值得稱道。
慶幸的是,孫婉的第二次婚姻非常幸福。戴恩賽對她的呵護與關愛,使孫婉曾經的感情傷痛得到慰藉。1921年五月,女兒出生後,孫中山正準備北伐,故給外孫女起名戴成功。次年夏天兒子出生,孫中山為了紀念自己在永豐艦蒙難一事,給外孫起名戴永豐,又任命戴恩賽為梧州海關監督兼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
孫婉再婚後,依舊放心不下在王家的一對兒女。她曾經分析過,王老太太思想封建重男輕女,帶走兒子王弘之鐵定沒戲,因此想把女兒王纕蕙帶回身邊,只可惜,她得到的答覆是“不可以”。
天長日久,孫婉的精神受到了刺激,發起病來常常昏厥,逐漸給人留下一種“有神經質,為人遲鈍”的印象。
不管怎樣,孫婉與戴恩賽愛得熱烈。雖然她不肯與父親見面,但在孫中山病重期間,戴恩賽一直在北京貼身照顧岳父,兩人不能見面,時常鴻雁傳書訴說衷情。孫婉曾在一封信中寫到:“您是世界上賜給我溫暖和快樂唯一的人;我知道你的熱情,沒有你我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1929年2月,戴恩賽被任命為巴西公使,孫婉準備陪同丈夫共同赴任。臨走前,她辦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參加奉安大典,親眼目睹父親被葬在南京中山陵,另一件就是約王伯秋見面,商談兒女撫養權的問題。
在上海先施公司屋頂花園,昔日戀人再度相見,孫婉失望地發現只有王伯秋和妻子李澄湘來訪,兩個孩子根本沒有帶來。無奈下,她拉著李澄湘的手請求她好好照顧孩子,隨即踏上了前往巴西的道路。
王伯秋是文化教育的風雲人物,受到好友影響準備進軍政壇,打算出任立法委員。誰知孫科突然出任立法院院長,他對王伯秋遺棄妹妹並搶走孩子的惡劣行徑始終記在心上,大筆一揮,王伯秋便丟了來之不易的立法委員之職。
王伯秋去世後,某個夏天的晚上,王弘之在翻弄書籍時,發現一個沒封口的大信封,裡面有數十張照片,其中不少是孫科和妹妹孫娫、孫婉的照片,也有王伯秋和孫婉的合影。可除了父親外,他根本不認識其他人。
但有一張護照,特別引起了他的注意。護照上有張照片,一個年輕姑娘抱著一個小孩,那孩子既像姐姐,又像自己,他感到很好奇。
叔叔王仲鈞把王弘之的身世告訴了他,王弘之頭一次知道,自己竟然是孫中山的嫡親外孫。但同時他又從李澄湘那裡聽到一個謊言,自己的生母早就不在人世,因此從來就沒起過要尋找生母的念頭。
這邊孫婉過得也不容易。日軍入侵廣東後,戴恩賽在海關的工作被停止,八年抗戰期間沒有任何收入,為了維持生活,孫婉與丈夫整日辛勞。
日本人曾向孫婉一家丟擲過橄欖枝,駐澳門領事曾給孫婉母親盧慕貞送來一袋大米,盧慕貞堅決拒收,表現了身為孫家人的骨氣。
新中國成立後,孫婉隨丈夫戴恩賽攜女兒戴成功移居澳門,兒子戴永豐留在廣州嶺南大學為新中國效力。誰知就在1952年,戴永豐突然患病,大口吐血後窒息而亡。戴恩賽承受不了這種精神創傷,3年後也跟隨愛子而去。
戴恩賽去世後,孫婉母女兩個失去經濟來源,只能變賣了房產,並開了一家小小的古董店,將戴恩賽生前留下的古董變賣掉維持生計。
後來,中央得知了這對母女的窘境,由新華社澳門分社每月出資三千元港幣接濟她們。蔣介石也曾派人到澳門,勸說孫婉去臺灣安度晚年。孫婉在政治上始終保持著清醒,毅然拒絕了臺灣方面的提議。
但是臺灣來的未必都是壞訊息,1969年,一封信件遞到了戴成功和孫婉乾女兒司徒倩的手中,這是與母親分別了50年的女兒王纕蕙寫來的認親信。
王纕蕙與丈夫稅蘭州在臺灣做生意時,意外得知了生母孫婉還在世的訊息。她寫信給時為國防部長的蔣經國,請他幫忙尋找孫婉下落。
國民黨元老梁寒操很瞭解孫婉與王伯秋的過往,他找到孫科,透過孫科的關係,王纕蕙得知了母親地址,便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認親信過來。
誰知,戴成功看到信後,卻猶豫極了,她很不情願這位同母異父的姐姐與母親見面。孫婉與王伯秋的那一段感情糾葛,知情的人並不多,外界只知道孫婉與戴恩賽生了一女一子。這回突然冒出來個女兒,戴成功擔心會對母親的名譽造成影響。
好在經過勸說,戴成功扭轉了自己的觀點,最終同意母親和姐姐見面。母女見面抱頭痛哭的場景不必再提,王纕蕙與母親呆了一個月後返回臺灣,提筆將這次見面過程告訴弟弟王弘之,但由於種種原因,王弘之始終未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母親,由此造成了他終生的遺憾。
由於王家姐弟的身份認證環節比較複雜,在1981年宋慶齡去世時,作為外孫女的戴成功可以肅立在主席臺宋慶齡的遺像旁,而孫中山在大陸的唯一嫡親外孫、戴成功的同胞哥哥王弘之和他的家人卻只能站在主席臺下哀悼。
好在沒過多久,他便得到上海市委統戰部的通知,可以以外孫的身份出席一切與孫中山有關的紀念活動。
不過,孫婉看不見這一切了,她在1979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享年83歲,北京方面專程為她支付了住院8年期間的所有醫療費用,組織上從來沒有忘記過這位經歷坎坷的孫中山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