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時代,總有一些人為了給後輩們帶去幸福,不惜獨自踱步於荊棘叢林,直至遍體鱗傷,流血至死,但就是這些鮮血澆灌出了一方又一方陰暗的荒野,覆蓋而至的便是那耀眼的黎明。
而今,在辛亥革命110週年紀念日之際,我們應當銘記那些讓中國變得更加嶄新的革命志士,因為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1911年10月10日,就在辛亥武昌起義爆發的當日凌晨,有三個人為了打敗舊勢力而英勇捐軀,史稱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他們是彭楚藩(生於1888年)、劉復基(生於1883年)和楊洪勝(1874年)。
這一夜,是歷史的轉折。
在那19世紀末期的中國,被清政府的腐敗與無能籠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沒有希望。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世道不平眾人踩的種子在眾多有志青年的心中埋下。彭、劉、楊三人就是奔赴這條大道上的先行者。
他們先後參與到了革命黨人中影響較大的兩個團體——共進會和文學社當中。彭楚藩和劉復基在兩個團體合併以後,任軍事籌備員;楊洪勝則挑起了交通運輸的大梁,主要負責運輸彈藥。
1911年9月下旬,文學社與共進會召開了一場聯合大會,會上有一記驚雷之作——籌備武昌起義,他們已經盼望這一刻那麼久了,在地寶善裡14號和小朝街85號,籌備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中。
然而就在起義前一天,寶善裡傳來劇烈的爆炸聲,俄巡捕聞聲而來,作為起義籌備處的寶善裡暴露了,文告印信和旗幟均遭到洩露,這場秘密行動傳到了湖廣總督瑞澂那裡,瞭解晚清歷史的人都知道,瑞澂少年時就是“京城三惡少”之一,當辛亥革命爆發以後,他作為兩廣總督,火速逃城成為歷史笑柄。
當時瑞澂接到了訊息之後,大驚失色,命人按照抓獲的名冊進行捕拿,但是他為了能夠安人心,得到了名冊之後猶豫不決,調兵遣將速度簡直是龜速,但這也讓革命黨人贏得了寶貴的一天時間。
與此同時,在小朝街85號的劉復基當夜起草文稿,命所有人員在10月9日12點鐘開始起義。當時的籌備機關都已搖搖欲墜,時刻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為了掩護機關,劉復基、彭楚潘等三人留了下來。劉租來了留聲機在樓上播放,希望藉此能夠轉移敵人的視線,他將自己身上的錢財給大家分了一下,以備不時之需。就在當天晚上10點鐘,清軍衝進機關,劉復基拿著炸彈從窗戶口跳走,往樓上投的炸彈未能爆炸,繼而他被清軍警抓捕。
同時被抓捕的還有彭楚藩,兩人一起被關押在了湖廣總督花園裡候審。那晚正在給工程營運送炸彈的楊洪勝在第二次運輸的路上被清軍警盤問,清軍不依不饒地追趕,楊洪勝無奈之下回頭投出炸彈,自己在受傷後也被敵人抓捕,押到了清總督署。
瑞澂派人審問過後,判處了三人斬刑。在慷慨赴義之時,楊洪勝高聲吼道:“只管殺,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10月10日凌晨,彭、劉、楊三人被害。這讓無數革命黨人心中的怒火再也無法壓制,10月10日晚,工程營率先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瑞澂果然不堪一擊,人稱“三百年來棄城逃走首屈一指者”,更是在《清史稿》中被評價為清亡之“罪首”。武昌首義成功以後,首義軍找到了三位烈士的遺體,並將身手縫合起來,停靈在當年朱棣建造的皇殿中。
1911年11月9日,皇殿改為了三烈士祠,彭、劉、楊三人的木像和靈位皆在祠堂中陳列。如今,在武昌紫陽湖公園的對面就是三烈士祠堂,匾牌上鐫有的“辛亥首義”黑漆陰文遒勁有力,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在武漢武昌區,若沿著造船廠的東大門朝北走,有一條東西向的馬路,被取名為“彭劉楊路”,是為了讓後人銘記這三位犧牲於歷史轉折點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