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位63歲的老人拿著自己的新身份證,激動地說道:“母親,我終於完成了你的遺願。”
在此之前,這位老人的名字叫章孝嚴,他是蔣經國和章亞若的兒子,看到這很多人就有疑問了,蔣經國的妻子不是叫蔣方良嗎?這個章亞若是何許人也?顯然,兩人的感情是被世人所不齒的婚外戀。
兩人衝破道德的底線在一起後,章若亞為蔣經國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因為是私生子,蔣家直接將“冠名權”給了母親,自那之後,章若亞這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能夠認祖歸宗。
然而,她的執拗和堅決不僅害得自己離奇死亡,還將兩個孩子陷入困頓之中,甚至連最後的遺願都是在大半個世紀後才得以實現。那麼兩人的這場戀情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1913年,章亞若出生在江西九江的一戶書香門第,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她從小就知書達理,經過多年的學習之後,更是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女。然而,就在她對未來充滿憧憬時,父母卻告訴她該嫁人了。
事實上,章父章母在當時來說已經算得上開明瞭,只是在保守的大環境下他們不得不將13歲的章亞若嫁出去,畢竟人言可畏,絕對不能讓女兒被眾人指指點點。
結婚物件是知根知底的表哥唐英剛,然而,面對僅僅大自己三歲的新婚丈夫,章亞若始終覺得兩人在思想上就像差了一個輩,經常對坐無言。除此之外,她心中最大的不甘是為此中斷學業,落入枯燥乏味的婚姻生活之中。
婚後,兩人養育了兩個孩子,在老家過著平淡的生活,然而就在章亞若準備認命時,唐英剛卻意外離世。從外人的角度看,章亞若是非常悲痛的,但是對章亞若來說,能夠從這場不幸的婚姻中脫離出來,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起“盧溝橋事變”,開啟了全面侵華的程序,全國各地陸續被戰火覆蓋,章亞若一家也因此被迫離開南昌,前往贛州避難。
一家人安頓下來後,章亞若開始尋求工作,因為之前積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識,所以相對於那些只能做體力活的勞苦大眾來說,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在得知贛州行政公署招人時,章亞若用心地寫了一份簡歷交了上去。
當時公署的負責人正是被蔣介石派來歷練的“太子爺”蔣經國,在看到章亞若的簡歷時,他就被工整秀麗的字跡和真誠的言辭所打動。雖然兩人此時還尚未見面,但蔣經國猜測對方肯定是一個氣質不凡的姑娘。
最終,章亞若不出意外地被錄取,順利進入公署工作。在她剛來上班的第一天,就有“好心人”告訴她,蔣經國推崇簡約樸素的風格,讓她在穿衣打扮上注意一點。
所以在第二天,章亞若不再擦粉打扮,甚至穿上衣櫃裡最樸素的衣服去上班。
雖然她已經有過一段婚姻,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勻稱的身材和緊緻的面板讓人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婦女,甚至多少有點女學生的樣子,就連蔣經國在看到她第一眼的時候,也有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感覺。
此時的蔣經國已經是有家室的人了,妻子是他在西伯利亞當人質時結識的俄羅斯姑娘芬娜,這個在自己最困頓的時候陪在身邊的女孩,曾經一度被蔣經國視為生命中的光。
然而在看到章亞若的時候,蔣經國全然忘記了自己有妻有兒的事實,眼神裡不停地透露出愛慕和欣賞。
已經人事的章亞若如何會不知道這炙熱的目光意味著什麼,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她也只能裝傻充愣。
在隨後的日子裡,章亞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因為思想進步,做事勤懇,很快她就在同輩當中脫穎而出,而這讓原本就欣賞她的蔣經國更加愛慕,並在兩人的一次私下談話中,蔣經國直接表露了心意。
章亞若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自己一個寡婦是配不上眼前這位“太子爺”的,更何況對方還是個有家室的人,這事要是傳出去恐怕會被世人嘲笑,所以最終她堅定拒絕了蔣經國的追求。
作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花心和風流,就連死纏爛打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都是一模一樣。為了得到章亞若,他利用職務之便將她調到自己身邊來擔任秘書,想透過日久生情攻破對方的防線。
顯然,這一招走得很高明,章亞若在蔣經國日復一日的甜言蜜語中淪陷,全然不顧道德的約束與他共赴愛河,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愛越發地深厚,最後已然離不開這個有婦之夫了。
1941年,章亞若懷孕了,這是兩人關係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此時的她已經不滿足目前的情人身份,她需要為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做打算,於是便向蔣經國提出結婚請求。
然而,令兩人沒有想到的是,蔣介石在得知此事後竟然以目前不適合辦婚禮為由拒絕了,甚至還交代蔣經國必須妥善安排,不能讓外界知道這件事。
聽完蔣經國的回話,已經有身孕的章亞若知道自己現在無論怎麼鬧都沒有用,於是她將希望寄託在孩子出生後,作為爺爺的蔣介石能看在孩子的份上承認自己的兒媳身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1942年春節期間,章亞若在廣西桂林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嬰,這讓蔣經國非常高興,並承諾一定會去跟父親說,娶她這個大功臣入門的事。
事實上,蔣介石在得知訊息後也非常高興,畢竟對於當時來說,人丁興旺是一件好事,於是他根據蔣氏族譜親自為兩個孩子取名為孝嚴和孝慈,然而在姓氏上他卻不允許孩子們隨父姓。
當蔣經國將這個訊息告訴章亞若時,她瞪著眼睛盯著眼前的男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不接受自己也就算了,連他們蔣家的骨肉也不認,這於她而言是何等的侮辱?
於是章亞若開始哭開始鬧,甚至揚言,如若不給兩個孩子身份就要把這事傳出去,當然,這不過是她逼蔣經國就範的一種手段罷了。然而,她的種種行為在“有心人”看來卻成了必須解決的危險。
1942年8月,章亞若因為吃壞肚子入院治療,原本只是一樁小病,稍微住兩天院就可以回家了,但是當穿著白大褂的“醫生”為她注射了一支藥劑後,她就眼前一黑,再也沒能醒來。
除了孃家人外,沒有人在乎章亞若的死去,就連蔣經國也對此事不聞不問,甚至還將兩個雙胞胎兒子送到他們的外婆家,自己則狠心離去。原本這兩個孩子應該在蔣家過著富裕生活,享受高等教育,結果卻只能過著清苦的生活。
1949年,章亞若的母親在蔣經國派來的人的安排下,帶著兩個外孫來到臺灣生活,就在她以為女兒的遺願要實現時,卻只收到蔣經國偶爾派人送來的生活費。無奈之下,外婆離世的時候,她將真相告訴了兩個孩子,並讓他們一定要認祖歸宗。
當時章孝嚴和章孝慈正在讀高中,自外婆去世之後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得到父親的認可,回到蔣家。
長大後的兄弟倆也確實優秀,一個從政成為了外交部長和國民黨秘書長,一個從教,成為了東吳大學的校長。
不過兩人的身份一直到1977年才被外界所知,即便看到自己的兒子揹負著私生子的名號,蔣經國也不曾露面解釋過一句,更別說承認他們是蔣家的孩子了。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兄弟倆想去祭奠卻沒有一個正當的身份。就在他們以為認祖歸宗一事,會因為父親的去世很難再有進展時,章孝嚴卻在1997年收到了來自浙江溪口的蔣氏族長的信件,讓他回鄉祭祖,並鬆口道:“只有回來祭祖才能認祖歸宗。”
此時弟弟章孝慈已經在頭年去世了,自己作為外交部長又沒辦法前往大陸,所以一直到2000年他才攜妻兒回鄉祭祖,並最終得到了族人的歡迎和認可。
到了此刻,距離認祖歸宗只差一個法律層面的資訊更正了,所以章孝嚴一回到臺灣便著手此事,在身份認證中,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證明自己與逝去的蔣經國是父子。
最後章孝嚴找到了蔣經國的生前好友王升,拜託他以書面的方式證明兩人的父子關係,而王升的話之所以能夠得到法律的認可,除了他知道當年的所有情況外,在兄弟倆來到臺灣後的生活費也是蔣經國委託他給的。
最終,在奔走了半個多世紀後,章孝嚴終於更名為蔣孝嚴,完成了母親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