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1年,晚清政府殘存實力減弱,且無新生力量可用,只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於北洋軍的身上。
清朝政府可用的兵其實並不多,即使在康乾盛世時,也僅有20萬滿洲八旗以及60萬綠營軍,總共也才80萬兵力。
不過,上述的僅僅只是清朝兵力編制的數量統計,如果再結合後期八旗子弟坐吃空餉等弊端,這下來可用兵力將進一步削減。僅從兵力上相對比,清的兵是遠遠少於歷朝歷代的,但也僅僅勉強夠用。
眾所周知,清朝在後期早已陷入無兵可用的泥潭。清朝傳統的八旗綠營,依靠先人功績,好吃懶做,歷經百年的和平時期,早已喪失作戰能力。因此,在晚清的對外作戰,對內平亂時,真正能夠作戰的計程車兵少之又少。
當年在洪秀全的軍隊兵臨城下的危急關頭,晚清也只能派遣僧王(僧格林沁)的勝保4萬軍隊前去阻截。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晚清皇帝被迫逃至熱河(位於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帶),不過,出動也才只有幾萬兵力。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平,慈禧太后連夜逃往西安避難,此次清朝呼叫的兵力也才10萬左右。
那麼,在辛亥革命爆發時,晚清政府還有多少兵力可用?還有多少能夠作戰的兵力?
在辛亥革命時期,晚清能夠呼叫的只有不到10萬的北洋軍隊。起初的北洋軍兵力更少,只有6000士兵,進行基礎編練。在公元1905年,北洋軍被整編成北洋六鎮,總共8、9萬人,是晚清新軍的主要兵力!
在慈禧太后以及攝政王的多次政治施壓後,表面上,晚清政府已牢牢控制住了北洋6鎮。因此,在外人看來:辛亥革命時期,晚清政府還有可供調遣的僅10萬北洋六鎮,實力相對以前大增。
晚清政府除了調遣北洋六鎮以外,還開始在全國各省備練新軍,以防不時之需。“北洋不就6鎮嗎?怕什麼?大清計劃1912年練出36鎮新軍出來!”
晚清政府嚴令各省,裁撤世代綠營軍隊以及練軍,為大清培養新式軍隊。即使晚清下來這兩件事同時進行,不過實際處理起來的邏輯順序卻很明顯:必須要先裁撤舊時軍隊,再備練新軍!
在裁撤舊時軍隊時,練軍比綠營實力稍強一點,但軍費開支要超出許多。自然而然,練軍先行被裁撤。所以,李鴻章、劉銘傳等人苦心經營幾十年的練軍,幾乎裁撤殆盡。即使是這樣,晚清政府的軍費開支仍然不夠,再加上缺少軍事教官,備練新軍,阻力重重,效率低下。
最終在辛亥革命爆發前夕,晚清政府總共也就練了14鎮這其中還包括北洋6鎮,18個混成協,4標。其中裝備與訓練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佈直隸、山東與東北。
因此,在辛亥革命時期清軍的實力,也就只有新軍夠看。在綠營軍與滿洲八旗被大力裁減前,能夠救場的也才幾萬人而已。辛亥革命時期,不管是在革命軍面前,還是在北洋軍面前,八旗、綠營的實力都毫無疑問是最低的。並且,這些舊式軍隊又經過晚清政府的一次大洗牌。
讓晚清政府崩盤更嚴重的是,因為這些新軍教官絕大部分都出國留學,或進行過系統的西式教育,他們思想早已打破了封建的忠君理念的禁錮,他們大多數是認同,或者至少同情辛亥革命的,這無疑是晚清政府的自掘墳墓。新軍,自然成為革命黨進行思想宣傳工作的主要目標!
但實際上,新軍中,極端的革命派,或者極端的保皇派,都只是極小一部分。絕大部分士兵,是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即使有傾向但並不強烈。
革命起義,從根本上講是指志士發動突然襲擊。當革命黨人起義成功後(如攻佔衙門),控制整座城市,隨之產生的蝴蝶效應讓人猝不及防。
1911年武昌起義後,僅僅3個月的時間,晚清的新軍系統就徹底崩潰。此時在晚清的備練的新軍中,超過一半兵員陣前倒戈。
晚清只能將最後的希望寄託於北洋6鎮。晚清在危急存亡之際,妄圖寄託於改革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但,在全國各省創辦36鎮,這步調未免太快?
晚清的愚蠢在於全面裁減全國的舊軍,又毫無章法的備練新軍。舊式兵力喪失,新式兵力欠佳,難以維持!
並且,晚清政府自己備練的新軍,自己卻不能夠掌控,反而讓新軍變成了殺死自己的一支利箭!
一個龐大的清王朝,最後只能看自己下屬的臉色行事,何其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