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永樂大帝——朱棣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聲望日隆,屢次被朱元璋授命總領北方軍事。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造反。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朱棣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政治上,延續洪武政策的同時繼續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官制機構,設定內閣和東廠。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積極經營邊疆,加強對北方的控制,遷都北京,東北設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定哈密衛,西南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對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經營南海,佔領安南,設立遠達南半球的舊港宣慰司。外交上,派鄭和下西洋,恢復並正式建立市舶司,開展對外貿易,設四夷館翻譯各國語言文字,加強中外友好往來。文化上,修《永樂大典》。又疏浚大運河,營建北京及紫禁城等。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只用了一個年號——“永樂”,也只鑄造了一種年號錢“永樂通寶”。而且因為經濟狀況穩定且前期鑄造了大量的大面額錢幣,所以“永樂通寶”通行使用的只有小平錢。但是因為多地鑄造,更有鑄造批次的貿易錢甚至還有鄰國仿造,所以存世的版本非常的繁多。不過目前基本上對於永樂的收藏品相大於版本,畢竟永樂算是所有人都喜愛的吉語錢,完美的品相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永樂大帝——朱棣


版式非常多,但不是重點

永樂大帝——朱棣


各種各樣的版本

永樂大帝——朱棣


26.5以上的尺寸基本都是大樣,相對貴

永樂大帝——朱棣


多種貿易版和仿版

另外,其實也有發現永樂通寶的大錢,但是存世量極為稀少,基本認定為試鑄樣錢,未發行流通。

永樂大帝——朱棣


永樂通寶背三錢,大珍,藏於上海博物館

也有見銀質小平錢,應為宮廷賞賜用錢,罕見。



銀質,應為宮廷賞賜專用

“永樂通寶”是“中華大五帝”的最後一枚錢幣,這裡順帶一提“中華大五帝”。

五帝錢,指五枚圓形方孔的銅錢幣,古銅錢按“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鑄制,取其象天法地,是古代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擁有厚重的文化屬性,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辟邪、招福功用。五帝,原始意義上是指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為五方神,分配五色五行,金木水火土、白青玄赤黃。 經歷史演變與文化融合,五方天帝演變為指古代五個帝王,人們將歷史上五個時期發行的銅錢稱為大五帝錢,即秦朝造的半兩錢、漢代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

“中華大五帝錢”跨度1600餘年,選取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枚圓形方孔錢幣,在中國民間習俗中傳承日久,且此五種錢幣存世量都不少,所以價格也不高,一套下來100-200塊是普通老百姓樂於接受的祈福收藏。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09

相關文章

明仁宗只當了十個月皇帝,卻被歷史家稱為千古明君,他有何功績?

明仁宗只當了十個月皇帝,卻被歷史家稱為千古明君,他有何功績?
看過<大明風華>的朋友相比都會記得朱高熾吧!劇中朱棣曾對朱瞻基說過:朱高熾是大明最有實力的人.而歷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熾雖然在位短短十個月,卻被歷史給予了高度評價. 朱高熾是永樂大帝朱棣的大兒 ...

歷史上的朱棣真的與電視劇所說那麼偉大嗎?

歷史上的朱棣真的與電視劇所說那麼偉大嗎?
要說到明朝皇帝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想到朱元璋,那麼在朱元璋之後是哪個皇帝創下的功績最大呢?很多人會說朱棣,朱棣作為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本來並沒有獲得繼承權,朱元璋本身是將自己的嫡長子朱標立為皇帝的,可是朱 ...

解縉:朱元璋晾他8年,朱棣棄他8年,蹉跎半生,卻給中華留下瑰寶

解縉:朱元璋晾他8年,朱棣棄他8年,蹉跎半生,卻給中華留下瑰寶
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縉.楊慎.徐渭,這三人雖然不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的名字都如雷貫耳.巧合的是,這三大才子都擁有一個悲劇的人生.其中,結局最慘烈的,莫過於解縉. 解縉生於明朝初年,在永樂時期曾一度坐上了 ...

朱高煦:被朱元璋討厭,被朱棣誆騙,被仁宗捧殺,最後被侄子烤死

朱高煦:被朱元璋討厭,被朱棣誆騙,被仁宗捧殺,最後被侄子烤死
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元璋的一週年祭日即將到來.朱棣身為藩王,不能擅自離開封地.於是,他決定派自己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同往南京,代替自己祭拜明孝陵. 當時,建文帝的削藩大政正在 ...

永樂大帝之本雅失裡之死
朱棣跟李世民差不多 屬於來位不正 因此被很多人不認可 發展民業 讓基層人生活富裕起來 打壓異族 就成了他們拿來堵住天下大眾的悠悠之口了 朱棣站在斡難河畔 俯視著這片成吉思汗興起的地方 二百多年前就是在 ...

太子朱高熾不被朱棣喜歡,卻榮登大寶,原因有三

太子朱高熾不被朱棣喜歡,卻榮登大寶,原因有三
歷朝歷代都有著皇位之爭,就算皇帝有指認的儲君人選,但還是架不住其他人的眼紅.有才能的帝王可以守住江山,壓制叛臣,沒能力的帝王只好將皇位拱手相讓,成者王敗者寇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朱 ...

朱棣篡奪侄子朱允炆皇位,誅殺方孝孺十族,為何還能成為千古一帝

朱棣篡奪侄子朱允炆皇位,誅殺方孝孺十族,為何還能成為千古一帝
朱棣和朱元璋一樣,他的皇位不是繼承來的,而是透過造反奪來的.朱元璋透過造反,從蒙元手中奪得了天,朱棣透過造反,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江山.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根據專家考證,朱棣是生母不是孝慈高皇后 ...

同是逼宮,朱棣為何不敢像李世民對李淵那樣逼宮朱元璋呢?

同是逼宮,朱棣為何不敢像李世民對李淵那樣逼宮朱元璋呢?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上位經歷極為相似的皇帝.他們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個則是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說他們的上位經歷極為相似,主要是因為他們原本都並非既定的皇位繼承人,後來在發起了一系列的逼宮操作 ...

朱棣明明看中了朱高煦,為何最終傳位給朱高熾?三點原因都很尷尬

朱棣明明看中了朱高煦,為何最終傳位給朱高熾?三點原因都很尷尬
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這一點,恐怕朱棣的體味,絲毫不亞於李世民. 兩人都是靠造反成功登頂,不同點僅在於,李世民是跟老爸打擂臺,朱棣則是欺負小朋友,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但就難度上來言,顯然朱棣的難度, ...

朱標在世時,朱棣根本不敢和他爭奪太子之位,他到底是有多厲害?

朱標在世時,朱棣根本不敢和他爭奪太子之位,他到底是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是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裡搶來的.其實至今也未能想明白,為何朱元璋要在太子去世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甚至於害怕朱允炆掌控不住跟隨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老臣,朱元璋來了一番大清理. ...

連朱棣都不敢,廢除朱元璋的“活人殉葬制度”,為何朱祁鎮卻敢?

連朱棣都不敢,廢除朱元璋的“活人殉葬制度”,為何朱祁鎮卻敢?
一.為何開"歷史倒車"?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雖誰也不能否認其功績,哪怕他大規模屠殺功臣,也有各種理由為他開脫.比如說是因太子朱標死了,為了大明天下平穩傳承,所以朱元璋必須要消除& ...

鄭和出海帶回麒麟,哄得朱棣開心不已,如今動物園很常見

鄭和出海帶回麒麟,哄得朱棣開心不已,如今動物園很常見
麒麟的傳說在我國古代流傳甚廣,人們稱它為帶來吉祥的祥瑞之獸.有些皇帝更是認為麒麟的出現可以給國家帶來福運,為此費盡了心思想要找到麒麟存在的證據.可惜傳說畢竟是傳說,無論這些皇帝派去多少最後都是無功而返 ...

郭英輔佐朱元璋45年創下3大記錄,支援建文帝,朱棣卻讓他善終

郭英輔佐朱元璋45年創下3大記錄,支援建文帝,朱棣卻讓他善終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自古以來各朝皇帝登基以後,總是會用各種手段,來殺害建國功臣.因為這些人功高蓋主,建國以後封無可封,甚至威脅到了自己的地,.哪怕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僅有耿炳文,郭英兩個 ...

唯一葬在中國的菲律賓國王,受朱棣禮遇,子孫守陵至今已超600年

唯一葬在中國的菲律賓國王,受朱棣禮遇,子孫守陵至今已超600年
文|格瓦拉同志 山東省德州市以扒雞享譽國內外,但鮮為世人所知的是,在這座城市東北部一個名叫北營村的地方,600多年來始終被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所關注.因為,在這個看似普通的村莊裡,擁有一座外國王墓 ...

北京的“前世”,在鳳陽?

北京的“前世”,在鳳陽?
北京這座古都,正式以"北京"為名,始自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朱棣"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改北平為北京. 當時,朱棣雖有意遷都北京,但迫於輿論壓力, ...

“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你知道姓名中的取名學問嗎

“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你知道姓名中的取名學問嗎
姓名是一個人的稱呼需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作為典型的識別符號號,在古代,最初的"名"和"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取"名"與"字&q ...

這條“長蛇”,藏在紫禁城裡600餘年,如今仍在守護故宮

這條“長蛇”,藏在紫禁城裡600餘年,如今仍在守護故宮
<過華清宮>中寫道:"玉輦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中華文化長河,流淌著五千年豐功偉績,前世之文化,乃後世之瑰寶,泱泱中華大地,眾多名勝古蹟誕生於此,匯聚前人智慧, ...

1969年天安門為何被秘密拆除後重建?

1969年天安門為何被秘密拆除後重建?
現在的天安門城樓 對每個人中國人而言,說起北京,頭腦中第一個冒出來的便是天安門. 外地人來北京,第一要奔向的景點也是天安門. 在中國人眼中,天安門的意義已經非比尋常. 然而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座巍峨 ...

鄭和下西洋時不帶少女,反而帶著一船老嫗和接生婆,到底為何?

鄭和下西洋時不帶少女,反而帶著一船老嫗和接生婆,到底為何?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梁啟超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鄭和猶如一顆星星始終閃爍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鄭和當時七下西洋,開發先進的航海技術,他不懼風險,征服自然的決心也令人敬佩. 鄭和敬業.報效國家.和平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