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放翁家訓》選自明代葉盛撰《水東日記》,共二十六則。我們這裡一共選取七則,依次解讀。
陸游,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兼工文、史、詞。有著作《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庵筆記》《南唐書》等。他生活的時代,金兵南侵,國土淪陷,南宋偏安一隅,“錯把杭州作汴州”。而他堅決主張抗金,所以,遭受打擊,一生仕途坎坷。這些在他的家訓、詩文裡有充分的表現。
陸游似乎是一位有強烈傾吐欲的作家,甚至有點囉嗦。讀他的全集,會發現很多的詩是重複的。同樣的意思,翻來覆去地說。他生前有關子女教育的家訓詩,大約就寫了二百多首。《放翁家訓》是他的一部家訓專著,從四十多歲寫到八十多歲,在宋代家訓中有一定的地位。
陸游說:“吾平生未嘗害人”,我平生從沒有害過人。作為古代的一位官員,雖然級別不是很高,這也是很難做到的。他又接著說,別人害我的,有的是出於妒忌,有的是不瞭解,有的是為了利益,“其情多可諒,不必以為怨,謹避之可也”,這就顯示了陸游的偉大。他告誡後人,要寬容他們,不要有怨氣,避開他們即可。陸游能成為一位偉大詩人,道德人格起了很大的作用。“若中吾過者,尤當置之。”如果人家批評我,說中了我的過錯,更應該放下怨氣。這種境界,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抵達的了。
古人說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那麼,如何能防止別人害自己呢?陸游的辦法,我覺得很好。“汝輩但能寡過,勿露所長,勿與貴達親厚,則人之害己者自少。”你們只要能少犯錯誤,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優點,不要與顯貴的人來往過密,那麼,害你的人自然就少了。讀者諸君,不要小看這幾句,沒有宦海浮沉幾十年,是說不出來的。比如,“勿與貴達親厚”,就極有道理。有的人喜歡攀結顯貴,往往得不償失,甚至會連命都丟掉。“吾雖悔,已不可追,以吾為戒可也。”希望後代兒孫以自己為戒。他說,我雖然後悔了,但已經無法補救了。
另一段,專門談“禍有不可避者”,讓人驚心,但也是宦海一生的經驗。為什麼不可避?因為“避之得禍彌甚。”你逃避的話,得到的禍害會更加厲害。陸游告誡後人,如果不能隱居而想做官,那麼,“小則譴斥,大則死,自是其分。”做官,就必須有所承擔,小則被呵斥,大則死亡,自然是本分了。後面一句話,讀之讓人三嘆,“既不能隱而仕,若苟逃譴斥而奉承上官,則奉承之禍不止失官;苟逃死而喪失臣節,則失節之禍不止喪身。”既然不能隱居而做了官,如果為了逃避譴斥而奉承領導,那麼,奉承帶來的禍害不止是丟官。如果為了逃避死亡而喪失臣節,那麼,失節之禍不至於丟掉性命。這句話,真是說得徹底。孟子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又說:“捨身取義。”既然做了官,肯定得有擔當。不能只要好處,而逃避責任。如果不想死,怕死,那怎麼辦呢?“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禍難者,固不可強。惟當躬耕,絕仕進,則去禍自遠。”有些人就是懦怯,不能堅持正義,也無法承擔由此而帶來的禍難。本來也不能勉強。陸游告誡兒孫,這樣的後代,最好就是“躬耕”,種地去吧,不要進入仕途,那麼,自然就遠離災禍。
(楊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