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具有含蓄、內斂的審美追求,在文學藝術上也崇尚“文隱深蔚,餘味曲包”(《文心雕龍·隱秀》)。人們會把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蘊含在語言深處,講究言外之意,重在義生文外。漢語諧音藝術正好體現了這種含蓄、內斂的審美意趣。比如,詩詞中以“晴”諧“情”,以“絲”諧“思”,以“蓮”諧“憐”等。尤其是對“利”“害”“吉”“兇”等事關生存狀態與未來發展的大事,更需謹言慎行。
透過諧音,可以將看似無關的物象聯絡起來,間接、委婉地表達某種期願,滿足人們的交際或表達需要。比如傳統婚禮中的紅棗、花生、桂圓、蓮子蘊含對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祝福;家長們為赴考學子準備糕點和粽子,取“糕”“粽”之音,祈“金榜高中”之願;年節時打碎杯盤,一句“碎碎(歲歲)平安”可以化解不少尷尬與不安。可見,諧音不失為一種化直露為含蓄,避粗俗而成典雅的絕妙方式。所諧之音虛實相生,可以達到隱秀蘊藉、內外和諧的表意效果。不僅如此,所諧物象間的陌生感,更平添了幾分幽默與謔趣。漢語諧音文化,就是透過支配漢語字詞的讀音,進而支配它們所代表的事物,藉由以實現心之所向。它將“聲”與“形”、“聲”與“心”巧妙地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別具特色的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