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大學畢業工作已幾年的孩子最近在手機裡對自己父母發出的吶喊!
這是發生在自己身邊朋友身上的事情,已工作幾年的孩子因為父母拿不出給自己結婚的陪嫁20萬,發出的吶喊!
聯想到這兩天讀到的魏書生老師《好父母好家教》中講到的,一定要從小就將孩子埋怨父母的幼芽拔掉,如果容忍這顆幼芽繼續成長,他最終必定會成為一個一無所成的弱者,上面這個孩子的表現就是未來自己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提前預警 。
根據魏書生老師的觀察,如果有以下行為的孩子,家長就要格外小心了,比如一批評孩子學習不好,他就埋怨父母不能輔導;一說哪個孩子學習好,他就說:“那個同學的母親是大學教師,爸爸是工程師,回家以後,爸爸媽媽輪流輔導。”又舉出一個不是教師子女的例子來,孩子又說:“他爸爸是集團經理,家裡有錢,給他買了計算機,錄音筆,還有很多資料。再看我爸是普通工人,媽還是家庭婦女,要什麼沒什麼,我學習中等就不錯了。”聽孩子這麼一說,一些家長啞口無言,甚至有些自卑,感到有些對不起孩子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中國十四億多人口,按照戶籍算的話,有9億農民,就算是城市裡的人,絕大多數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店員及自謀職業者。瞧不起普通人,將來當了普通人不就會自輕自賤嗎?即使當了官,一個瞧不起普通人的官,是個什麼東西呢?那還不是欺侮老百姓,被老百姓反對的官嗎?
父母親生了他,養了他,疼他,愛他,他卻埋怨父母,他還會愛誰呢?自習課沒完成作業,他會埋怨同學干擾;上課沒聽懂,他會埋怨老師沒講明白;畢業工作不如意,他會埋怨社會。
家長如果在他的埋怨面前產生自卑的想法,覺得沒能像有錢有權的人那樣讓他揮霍而產生對不起孩子的想法,如果是這樣,孩子腦子裡埋怨的幼芽便會節節瘋長,變成幼苗,長成大樹,遮蔽了孩子自強不息的心靈世界,就毀掉了孩子。本質上來說,這就是孩子長大後不能為自己負責,無法為自己承擔責任的原因。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真的非常重要。
身為家長的你,發現苗頭需要果斷地拔掉他心靈中埋怨別人的幼芽,那該如何拔掉呢?
魏書生老師在書中給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向老師瞭解真實的情況,據魏書生老師學校的資料,一般情況下,各中學、各教學班的前十名學生中,普通人子女都要佔一半以上。也可以不問老師,而問孩子:第一名到第十名,每位同學的家長都是做什麼的。孩子心裡也明白,普通人家的子弟佔了大多數,即使不佔大多數,而只有一兩位同學的父母是工人或農民,可他的成績的取得不也主要是靠自己努力的結果嗎?
第二,可以給孩子講許多出身貧寒後來卻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的事蹟。
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出生在農村,父親是一個粗野、古怪而又很窩囊的人,37歲才和一個不很聰明的農家姑娘結婚,婚後幾個月就死了。除此之外,就不知道牛頓父親的其他詳情了。牛頓是在父親死後不久出生,在根本不知道父親長相什麼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大發明家瓦特出生於英國蘇格蘭一個叫格里諾克的港灣小鎮,父親是一個專門製造航海用具的手藝人。小學畢業後,瓦特便在父親的小作坊裡幹活了。
法國思想家盧梭的父親是鐘錶匠,生下沒幾天,母親就撇下他死去了。
大畫家達·芬奇的父親是村子裡的公證人。他生下來,就離開了親生母親由繼母撫養,繼母對他完全放任自流。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自傳中,有如下記述:“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父親、祖父乃至祖先都是天生的農民。父親後來移居曼斯菲爾德,在那裡當了礦工。這樣,我就是農民出身。父親年輕時是一個貧窮的礦工。母親每天都要揹著沉重的柴火回家。父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撫育了我們的。”
丹麥童話家安徒生的父親是個貧窮的修鞋匠,家裡連床都沒錢買。娶妻的時候,才從舊傢俱鋪買來某伯爵辦喪事停棺木用的臺子,把它改成了床。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家就是在這張床上誕生的。他的母親也沒有學問,但是個充滿信心的正直的勞動者。
細菌學的奠基人,法國化學家巴斯德出生於德爾鎮,是一個製革業者的兒子,家裡十分貧窮。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成千上萬個,相信孩子聽了以後,能激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能自覺地把心田裡那根剛剛萌生的埋怨父母工作平凡的幼芽拔掉。
接下來,還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埋怨父母的危害,最主要的不是給父母帶來不愉快,而是使自己成為一無所成的弱者。用寶貴的時間、精力來埋怨父母,自然就放棄了人的努力奮鬥,心靈中勤奮的幼芽,自強不息的幼苗,苦幹實幹的幼苗成長所需要的水分、養料都用來支援那棵埋怨父母、埋怨環境的幼芽的成長了。結果好學上進幼苗枯萎以至死亡,那棵怨天尤人的幼芽卻發育成小樹,直至長成覆蓋心靈的大樹。對別人動不動就埋怨指責一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天也太昏,地也太暗,自己除了會埋怨,什麼本事都沒有,那不是活得太苦太累,太可憐,太沒意義了嗎?
如果這樣分析,相信我們的孩子,不僅今天拔掉了埋怨的幼芽,今後他也不會讓埋怨父母、埋怨別人的幼芽在心田復生。
再接下來,還可以幫助孩子分析班上那些工人農民家庭的孩子學習領先的原因,他們怎麼預習,怎麼聽課,怎麼寫作業。引導孩子學習他們的經驗,從一點一滴學起。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總結那些窮苦家庭出身的傑出人物,有哪些共同的良好的品質和學習工作特點,以激勵孩子在大的方面以傑出人物為榜樣,形成更持久的前進動力。
不許孩子埋怨父母,絕不是為了使家長心理輕鬆,放棄承擔自身該承擔的責任,最要緊的,是不能耽擱孩子,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