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
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於中國。其喜溫暖、溼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溼。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花、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功效。
芙蓉花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語為纖細之美,貞操純潔。
芙蓉花經過長期裁培,已經形成了不同品種,常見的有:白花木芙蓉,花白色;醉芙蓉,重瓣,花初開時為純白色,後變為深紅色,為稀有的名貴品種。
芙蓉的枝、幹、芽、葉有其自然生產規律,形成了四季中的不同形態,主要表現春季梢頭嫩綠,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夏季綠葉成蔭,鬱鬱蔥蔥,消除炎熱帶來清涼;秋季拒霜宜霜,花團錦簇,形色兼備;冬季褪去樹葉,盡顯扶疏枝幹,寂靜中孕育新的生機。一年四季各有風姿妙趣。
芙蓉花花大而色麗,自古以來多在庭園裁植,可孤植,叢植於牆邊、路旁、廳前等處。特別宜於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所以《長物志》雲:“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稱。
芙蓉花因光照強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內花青素濃度的變化。早晨開放時為白色或淺紅色,中午至下午開放時為深紅色。人們把芙蓉花的這種顏色變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的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人們把這種芙蓉花叫做“鴛鴦芙蓉”。因為園藝科技的進步,人們培養了複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鑲有彩邊、彩色條紋、斑塊、斑點等,花朵也更加碩大,花期更為長久。
史料記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便廣種芙蓉花,唐末詩人譚用之賦詩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國”之雅稱。
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有一妃子名“花蕊夫人”,她嫵媚動人,嗜花如命,偶見芙蓉,一見傾心。孟昶為討愛妃歡心,即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待到來年花開之時,成都果然“四十里如錦繡”。孟昶攜愛妃登樓,相偎觀賞滿城燦若朝霞的芙蓉花開。自此,成都有了@芙蓉城”的美稱。後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趙匡胤掠入後宮,花蕊夫人珍藏著夫君的畫像,宋祖一怒之下賜死紅顏。後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女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稱為“愛情花”。
芙蓉花
芙蓉城生芙蓉花,
秋來錦城花開濃。
霜侵露凌卻丰姿,
佔盡百花展嬌容。
秋風未落如朝霞,
府南河畔造物工。
皎若芙蕖花映水,
豔似菡萏醉心胸。
夾道花開勝百卉,
嫣然一笑奼紫紅。
晨起含露冰肌身,
午日微羞柔情送。
待到夕陽照芳菲,
滿面秋光一叢叢。
遙想孟昶寵愛妃,
遍種芙蓉繞城中。
他日尋芳花勝柳,
花蕊夫人逐笑容。
滿城盡帶胭脂色,
從此錦城頌芙蓉。
芙蓉花開千百年,
年年歲歲精神抖。
公元2020年1月30日夜
公元2021年10月10日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