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是一種軟體動物,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螺只意味著一道美食,無論是海螺,還是田螺,皆逃不過芸芸眾生之口。
螺雖好吃,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肉太少,海螺肉少,田螺肉就更少了,所以人們總想要把殼中能夠入口的東西都吃下去,包括那軟軟的螺尾。不過人畢竟是一種智慧生物,凡事都要講個理由,既然要吃螺尾,就要說清楚螺尾為什麼能吃,於是一種說法就出現了:“田螺尾部是田螺儲存營養的地方,都是精華;海螺的尾部不僅儲存了大量的營養,而且還是滿滿的黃”,真是這樣嗎?其實這些說法都是為了闡明一件事,那就是螺尾裡的東西並不是:“奧利給”,可是這樣的說法能令人信服嗎?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孕育著數不清的生命形式,但所有可以稱之為“生命”的東西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徵。
生命體區別於非生命體的關鍵,在於能夠生長、繁衍、從外界攝取營養並排洩廢物,而螺作為一種軟體動物,要想存活,同樣要從外界攝取營養,而攝取了營養就必然要排洩廢物,如果說海螺肉中沒有廢物,海螺尾中也沒有廢物,那麼廢物去哪了呢?所以說海螺的尾部都是黃、是儲存營養的地方,是經不起推敲的。
事實上海螺的尾部主要由兩類物質構成,一類就是海螺的內臟,包括海螺的心臟、腎臟以及消化腺等等,另一類物質就是內臟所分泌出的排洩物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廢物”或是“奧利給”。排洩物就不用多說了,自然是不可以食用的,而海螺的內臟同樣也不可以食用,因為這裡蘊藏著大量的細菌以及寄生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將海螺的尾部去除掉之後,剩餘的部分大體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海螺的口感,那麼還可以吃得更精細一些。
在海螺的全身貫穿著一條綠色的線,這條線就是海螺的“膽道”,有些不常吃海鮮的人在吃海螺的時候會感覺海螺有一絲苦澀,就是因為這條線造成的,如果將其去除,則可以消除海螺的苦澀味道。此外,海螺的頭部蘊含著少量的毒素,一些人吃了之後會產生頭暈的感覺,所以也可以將其去除,去除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只需要輕輕擠壓就可以將其擠出來。買回來的海螺最好能夠先行沖洗,如果需要在烹飪之前將海螺肉取出,這裡也有一個小技巧,就是用熱水浸泡海螺的底部,海螺就會因受熱而爬出殼外。
說完了海螺,再來說說田螺吧,相比海螺而言,吃田螺的人通常更不講究,因為田螺本身個頭小巧,而其中的肉就更小了,所以很多人吃田螺的時候都不會揪掉尾部,但其實田螺的尾部更需要去除。
與海螺相同,田螺的尾部也是由內臟和排洩物所組成的,內臟中也蘊含著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不同的是,田螺中的寄生蟲對於人而言更加危險,因為海螺生活在海水中,海水的滲透壓與人體內的滲透壓差異較大,海洋寄生蟲無法在人體內長期存活,而淡水寄生蟲如果沒有殺滅,是可以在人體內長期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淡水魚不能做成生魚片食用的原因。當然了,對於徹底煮熟的田螺而言,是沒有寄生蟲風險的,但我們還是不要食用它的尾部為好,而且那裡腥味很重,只是被調料掩蓋住了而已。
田螺同樣不宜直接烹飪,應該經過反覆沖洗、浸泡的過程,讓田螺將體內的泥沙和寄生蟲吐淨。
而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田螺都能吃,通常我們所吃的那種田螺叫做“圓田螺”,而在外形上與之較為相似的還有福壽螺,而這種螺食用後會產生很多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高燒,甚至是威脅到生命安全,切勿輕易嘗試。無論是海螺,還是田螺,都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材,其蘊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如果處理得當,是一種很不錯的美食,不過也並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吃螺類,老人和孩子就不宜多吃,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