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傷寒,中醫與西醫病名雖同,但內容並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西醫學所說的“傷寒”是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病理變化是腸道淋巴組織增生與壞死。臨床特點有持續性發熱、相對緩脈、玫瑰疹、脾大、白細胞降低等。
中醫的傷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兩者的內容也不能混為一談。
中醫的廣義傷寒,是泛指一切外感急性熱病而言。
《素問·熱論》說:“令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意味著“傷寒”是外感病的總稱,因而具有廣義傷寒的意義。值得提出來的是,為什麼古人用“傷寒”二字以概括外感病名呢?這裡有一個道理,說明如下:唐·王冰在解釋《素問·熱論》的傷寒時曾說:“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前變為溫病,至夏至後變為熱病,然其發熱皆為傷寒致之,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由上可見,風寒之邪傷人後,如即病者叫傷寒,也就是“狹義的傷寒”;不即病者,則寒毒內藏,屆時而發病,則屬於“廣義的傷寒”。王氏的寒毒內藏,伏氣為病的學說,目前尚有爭議,不能作為定論。但古人是這樣解釋的,故錄之以供參考。
現在談談狹義的傷寒。晉·王叔和撰寫的《傷寒例》說:“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故狹義的傷寒僅是一種寒邪傷人,不但有其發病季節和特定的氣候,同時也有地區之所限。
寒邪乃六淫之一,氣凜冽而性屬陰,最能傷人陽氣。若寒邪侵犯體表,則太陽經先受病,皮毛腠理閉塞,陽氣被鬱不得宣達,榮衛之行不利。正邪相持於表,則出現頭痛項強,惡寒不減,發熱無汗,面板乾燥,氣粗作喘,甚或嘔逆,以及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等證,其脈浮緊,舌苔薄白而潤。因為寒邪客表,有“在表者汗而發之”的治則,故發汗解表、散寒止痛、宣肺平喘為法,方用《傷寒論》中的麻黃湯。
從上述來看,中西醫的傷寒是不一樣的,它們在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方面各有特點。但是,也有一些醫家認為中醫“廣義傷寒”中的“溼溫病”,同西醫的腸傷寒病有近似之處。如溼溫病的身熱不揚和發高熱而脈反徐緩等證,以及它的發病緩慢、病勢纏綿、病程較久等特點,與腸傷寒病比較接近。《溫病學》在“溼溫”定義裡指出:“傷寒、副傷寒,沙門菌屬感染……的某些型別屬於本病範圍。”由此可見,我們還不能說西醫學的腸傷寒和中醫學的廣義傷寒格格不入,絕不相同。西醫學腸傷寒是傳染病,而中醫學的傷寒實際上也包括了傳染病。為此,中西醫的傷寒從這個共同意義出發,則又有其相同的一面。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藥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