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接近3000所大學,其中以“中國”命名的國字頭院校,不算軍校、警校,只有25所。再去掉沒有本科招生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也就只剩24所。它們各有各的特色,有的最“工”、有的最“農”、有的最“深”、有的最“紅”、有的最“動聽”、有的最“包容”。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24所院校,看看它們分別有哪些“之最”。再看看哪些領域是沒有“國字頭”大學的。
一、一字夠精簡
有七所院校,一個字就能概括它們各自的“最”,分別是最“工”、最“農”、最“紅”、最“醫”、最“藥”、最“深”、最“藍”。
最“工”的一個,自然是在北京和涿州兩地辦學的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這所學校的隸屬關係比較特殊,它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下屬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由於它的前身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是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出來單獨建校的,而華北聯合大學的主體演變成了中國人民大學,所以算起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還是“沾親帶故”的。
最“農”的一個,自然是中國農業大學。這所雙一流、985院校辦學主體在北京,煙臺研究院也招收少量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中國農業大學跟北京大學是“遠房親戚”,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卻沒多少人知道中國農業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
最“紅”的一個,必須是中國人民大學。校名裡面既有“中國”,也有“人民”,別名“第二黨校”,作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想不“紅”都難。現在的中國人民大學,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實力極強,尤其是經濟、管理、法律等領域人才輩出,為國家培養出很多“智庫”型的人才。
最“醫”的一個,是位於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作為前衛生部直屬的11所院校之一,作為我黨在江西瑞金創辦第一所軍醫學校——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的延續,論實力中國醫科大學雖然並不是國內最頂尖的醫學院,但卻是遼寧省最出色的醫科大學,還卻有著非常獨特的校訓“政治堅定,技術優良”。
最“藥”的一個,是位於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既然說了“醫”,自然也要說“藥”,而且我還要放在一起對比著說。中國醫科大學不是最頂尖的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卻是最頂尖的藥科學府。中國醫科大學在瀋陽,中國醫科大學在南京,一北一南,都是少數不在北京的國字頭大學。
最“深”的一個,是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早些年的中科大擁有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仿的招生分數,如今的中科大雖然已經不在北京,招生分數也無法與清北相提並論,但基礎科學研究依然能與清北掰掰手腕,校友中院士人數極多。研究的學問深,所學的課程深,對國家的發展影響也深,所以我認為它是最“深”的國字頭。
最“藍”的一個,是位於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在所有985大學中,中國海洋大學的綜合實力是相對比較弱的,它並不是距離大海最近的(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都是依海而建),但卻是海洋學科最強大的,校徽上也有藍色的海洋,校內有很多以“藍色”命名的機構,“最藍”實至名歸。
二、兩字美如畫
有17所大學,我用兩個字概括它們各自的“最”,分別是最“國畫”、最“傳承”、最“動聽”、最“標準”、最“包容”、最“嚴肅”、最“年輕”、最“蛻變”、最“能飛”、最“基礎”。
最“國畫”的,當屬中國美術學院。這所坐落在杭州(在上海開設上海設計學院)的藝術類高校,擁有著全國所有頂尖大學中最像山水畫的一個校園——象山校區。如果你是一名美術生,如果你特別喜歡攝影,你可以住在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設計的水岸山居里,在這個校園體會一步一景的美妙。
最“傳承”的,當屬中國戲曲學院。這所坐落在北京的大學,辦學規模非常小,是全國最小的大學之一,開設有非常獨特的戲曲文學系和京劇系,還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做“多劇種表演”。它的第一任校長是田漢先生,學校一直承擔著向海外傳播中華戲曲文化的重要使命,2009年,學院與美國賓漢頓大學共同建立了全球第一家戲曲孔子學院。
最“動聽”的,當屬中國音樂學院。它同樣位於北京,是最強的兩所音樂學院之一(另一所是中央音樂學院,因為起名“中央”,所以沒算在“國字頭”之中)。與很多西洋味比較重的音樂學院相比,中國音樂學院的中國味更濃,這裡培養出很多位民族唱法的頂尖歌唱家。為什麼說它是最“動聽”的呢,因為它是24所高校中唯一的音樂院校。
最“標準”的,當屬中國計量大學。它位於杭州,是一所很“接地氣”的國字頭大學,招生分數在所有國字頭裡面,屬於比較低的。這所大學創辦於1978年,是一所很年輕的大學。它有獨特的標準化學院,擁有全國第一個標準化工程本科專業,從這個角度來看,你說它是不是最“標準”的國字頭大學?
最“包容”的,當屬中國傳媒大學。這所大學有多個優勢學科,不僅僅新聞傳媒是全國頂尖,設計、戲劇、影視、語言樣樣都不差,這是不是很包容呢?這所大學不僅僅招收藝術考生,還招生普通文化考生,這是不是很包容呢?
最“嚴肅”的,當屬中國政法大學。在中國,提到法律就一定會提到法學五院四系。四系中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都是雙一流、985;五院中,中國政法大學的實力最強,也入選了211工程和雙一流。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活躍在公檢法和律師界,撐起了北方司法界的半壁江山。
最“年輕”的,當屬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它是我國第一所專門的消防救援本科院校,直屬於應急管理部。它源自於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龍江省森林警察總隊教導隊,從早期校名中的“森林”,你就知道它為什麼現在叫做“消防”了。2018年,它從武警系統“走出”,“邁進”了應急管理部的大門,同年啟用了現在的校名。從2018到2021,不過3年時間,算不算最“年輕”?
最“蛻變”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這兩所大學都坐落在北京,前者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後者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者偏理,後者偏文;前者是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蛻變”而來,後者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組建而成的,正是從這個時候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再統招招收本科生了。之所以說這兩所大學最“蛻變”,是因為它們都源自於國家級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院。
最“能飛”的,要算中國民航大學和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前者位於天津,後者位於廣漢,但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培訓基地。這兩所大學都隸屬於中國民用航空局,也都培養與航空相關的人才,所以我說它們最“能飛”。兩所大學相比,前者招生分數更高,後者培養的飛行員更多。
最“基礎”的頭銜,屬於六所院校,它們分別是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礦油”說的就是它們,新中國成立後,它們發跡於北京,此後又遷出北京,然後開始在北京和其他地區兩地辦學。它們都是資源類院校,是祖國發展的基礎,也都有很多的“冷門專業”。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六所大學中唯一一所校名中不含地域名稱的,就是中國礦業大學,它位於徐州。
三、各種小花絮
說起中國石油大學這幾個字,總有人會問,既然你說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那為何不提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呢?簡單說,克拉瑪依的中國石油大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高校,而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一個異地校區,所以它的全名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它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異地校區,並非獨立的高校。
也許還有人會問,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和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算不算國字頭呢?按照我的理解,它們的校名中的確有國字頭,但它們都屬於公辦大學參與舉辦的獨立學院,民辦性質。獨立學院的轉設工作依然在繼續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後是不能再繼續使用公辦大學校名的全稱或者簡稱的,所以,它們改校名是早晚的事。
此外,全國的軍校中,有很多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校名最前面的七個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學院這些警校的校名中也都帶有“中國”二字。但我在開頭就說過,軍校和警校,我是不會在這裡討論的。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應該算是沒有完全建設完成的國字頭大學,而且它校名中的“中國”二字,離開“科學院”三個字還應該不成立,所以更應該理解成“院字頭”,而非“國字頭”。全國各地還有幾所中國科學院大學XX學院,我也就不放進來討論了。
有些大學在準備開建的時候,宣稱將會有“國字頭”,比如“中國空天資訊工程大學”“中國康復大學”、“中國應急管理大學”,目前看,它們正式的校名中,都不會有“中國”二字。落戶於蘇州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和保定官宣的,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和河北農業大學合作建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大學,倒是真的有可能保留“中國”二字。
總而言之,“國字頭”是大學的榮耀,也是絕對的稀缺資源。最“工”、最“農”、最“紅”、最“醫”、最“藥”、最“深”、最“藍”、最“國畫”、最“傳承”、最“動聽”、最“標準”、最“包容”、最“嚴肅”、最“年輕”、最“蛻變”、最“能飛”、最“基礎”,今天所說的24所國字頭大學中,你最喜歡哪一所?來評論區聊聊吧。
歷盡十年考察千所大學,我是“大學活地圖”繆登峰,期待你的關注、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