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騎行活動是對“雙碳”理念和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具體示範。
10月10日,新京報舉行二環真“騎”妙——二環路慢行系統公益騎行活動。活動邀請首都各行業建設者、騎行愛好者參與,透過騎行賞遊北京多個地標建築、文創旅遊景點,瞭解北京風貌,推動綠色出行風尚。
近年來,隨著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級,以及市民生活觀念的逐漸轉變,低碳、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備受青睞。在國家層面推進“雙碳”目標不斷落實的當下,二環真“騎”妙活動的舉辦無疑正當其時。
一方面,這符合落實“雙碳”行動的要義和北京“四個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活動在引導市民樹立低碳、環保出行理念的同時,也可對沿途的北京地標建築、文創旅遊景點加以宣傳,讓更多人從細節處感受北京這座城市的魅力。
另一方面,這也是對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理念的具體實踐。事實上,受不同時期交通設計建設以及管理理念的影響,一些城市的慢行系統存在通行能力不強、效率較低等問題。
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大型都市圈的不斷誕生與衍變,使得類似的問題變得尤為突出。這不僅困擾著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城市的發展。
也因此,兩年前北京市首條腳踏車專用路開通時便備受矚目,因為這不僅僅是腳踏車路權迴歸那麼簡單,更深層面上,它代表的是城市管理者對超大城市治理理念的某種變化。今年,隨著北京二環沿線慢行系統改造升級工程全面完工,北京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主體框架逐步形成,城市騎行綠道初具規模。這無疑是上述理念的進一步延展。
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往小了說,是為滿足市民日常出行需求而做出的“應需之舉”;往大了說,則是一座城市的管理者在應對超大城市治理難題時,所做出的“應時之變”。
以此來看,無論是從國家倡導的“綠色出行”層面,還是從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層面,此次騎行活動都有具體的示範與引導意義。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也可以助力公共管理部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公眾生活理念的轉變,現在的市民選擇腳踏車出行早就不再侷限於“剛需”,許多市民選擇腳踏車出行,是為了健康、環保,這是城市文明進化的必然結果。就像對參加此次二環真“騎”妙騎行活動的市民而言,騎行正在變成一種興趣。
說到底,無論是從對市民的低碳出行觀念引導,還是對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探索,此次騎行活動都不無啟發意義。而這背後,涉及一個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級——以人為鵠的,應是城市發展的根本。
□陸玖(媒體人)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