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是大伊萬 軍武
前段時間,咱們在“大伊萬問答”版塊裡,順帶提到了蘇聯於1934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38年,給蘇聯黨和國家造成了較大危害(當然,現在也有爭議)的肅反運動(即俗稱的“大清洗”)。其中又順帶提到了蘇軍首批“五位元帥”之一、在戰役學上造詣極深、與特里安達菲洛夫、葉戈羅夫等人共同提出並完善了大縱深戰役理論的M.H.圖哈切夫斯基元帥。
很顯然,大伊萬對於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觀點與看法,在文後的評論區引發了又一輪爭論,看來咱們有必要專門寫一些文章,來把有關的歷史問題理理清楚。不過,考慮到“肅反”、“大清洗”運動的歷史與政治敏感性,大伊萬覺得咱們現在還是“先易後難”:先搞搞清楚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提出來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到底是什麼、然後進一步引申到蘇軍的指揮與戰役體系,最後才能轉回到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以及他在蘇軍中的地位與爭議上。
提到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與大縱深作戰理論,估計不少人會第一時間將它和同一時代出現的、由歐洲大陸上另一個傳統陸軍強國德國、納粹德國裝甲兵總監部參謀長古德里安與納粹德國陸軍副總參謀長曼施泰因共同發展與實施的“閃擊戰”聯絡起來,甚至認為“大縱深戰役理論”和“閃擊戰”就是雷同的東西。其實,要大伊萬來說,你要講“大縱深戰役理論”和“閃擊戰”有什麼比較相似的地方,大概只有一個:二者重點考慮的,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略與戰役法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部隊的連續突破與縱深進攻能力。
一戰初期焦灼的戰爭困局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各主要交戰國的軍事戰略與戰役法,是建立在所謂的總動員體制與主動進攻戰略思想之上的:在總動員體制下,各主要軍事強國在軍制上均採用平時保持較為少量的常備軍+戰時動員大量動員兵投入作戰的戰爭體制,動員部隊需要一定的時間,且需要呈梯次投入戰爭。為此,在總動員體制下,配套發展出了主動進攻的戰略思想,認為己方需要在戰爭對手處於總動員狀態下、尚未完成總動員、常備軍團剛展開配置之際,就將己方已經完成充分動員的常備軍團+動員軍團全部投入邊境交戰,並在對手的動員軍團投入戰爭、在主要戰略地幅展開前奪取戰爭勝利。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各主要交戰國基於總動員體制和主動進攻戰略思想而實施的戰役法,落實到每一場具體戰役上,幾乎都打成了軍事災難:首先在國家戰略層面上,由於各國實施的總動員在時間上差距不大,且在動員效率上也沒有多大差別,其結果就是各主要交戰國的動員程度沒有明顯差距,抹平了主動進攻一方在預想中存在的兵力優勢;而軍事戰略層面上,各主要交戰國對己方陸軍部隊實施戰略進攻的能力過於自信,對己方步兵憑藉兵力優勢突破對方戰線的能力也過於自信,以至於完全忘記了克聖曾經教導的“防禦是一種較強的作戰形式”這一古訓。在戰略層面上就首先輸了一招。
但是這還不算,真正的災難還在後面:
在戰役法層面上,一戰時期各主要交戰國在戰爭中組織實施的戰役進攻均極其死板,依然採用了老舊的、比普法戰爭和南北戰爭時期好不到哪去的多點突破、逐次進攻、穩步推進戰役模式,一線戰役軍團奪下穩固的戰役支撐點後,才想辦法發展縱深進攻。但不要忘了,咱們剛才已經說過,在交戰雙方的動員速度與效率差距不大、防禦又是一種較強的作戰形式的前提下,這種“逐次進攻、穩步推進”的“穩紮穩打”式的戰役法,註定會在防禦方已經完成了充分動員的部隊面前撞到鐵板上,而進攻方更為孱弱的後勤與裝備保障能力(一戰時期的後勤保障依然需要靠馱馬)更是加劇了這一點;在戰術層面上,一戰時期的進攻方依然需要倚靠輕步兵發展進攻,炮火準備與火力延伸、火炮的伴隨支援與建立火制地帶的能力皆非常不成熟,而恰恰防禦方又裝備了重機槍,發展出了蛇腹形刀刺網、側射與倒打火力點,建立起了帶有完備的多層綿密火制地帶的塹壕防禦體系。
以上這麼多因素結合起來,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呈現出這樣的作戰圖景:攻防雙方以複雜的塹壕防禦體系對峙,任何一方的主動進攻都會在防禦方的重炮、榴霰彈、重機槍火力面前被打得血肉橫飛,連突破一線防禦體系都非常困難。即使偶爾能僥倖突破防禦方的一線防禦,由於火炮延伸與伴隨支援能力貧弱、缺乏有力的後勤裝備伴隨保障,勉強打出來的突破口也會被防禦方的二線戰役預備隊迅速封堵、並將進攻方趕回攻擊出發地,進攻方能拿下一個突出部就不錯了,更不用說實施縱深進攻了。
而這種作戰圖景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不管協約國還是同盟國,誰也沒有達成自己的作戰目的,什麼總動員,什麼主動進攻,什麼縱深攻擊,最後全都變成了成百萬成百萬往塹壕裡填的年輕人,全都變成了索姆河、帕斯尚爾、伊普爾、凡爾登的鮮血和爛泥。
一戰中後期的戰術戰法改進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役法和戰術策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戰爭中後期,協約國與同盟國不約而同地改進了自己的戰役法和作戰戰術:
協約國:布魯西洛夫攻勢
在戰役法上,最為典型的改進就是1916年6月開始的、由沙俄軍隊騎兵上將、後來的蘇俄紅軍騎兵總監布魯西洛夫指揮的“布魯西洛夫攻勢”。針對沙俄與奧匈帝國戰役地幅正面寬廣、部隊迴旋餘地較大的特點,布魯西洛夫上將在組織攻勢時對戰役法、部隊戰術等進行了如下改進:
在戰役層次上,一是擴大戰役正面,將原本的使用第一梯隊擁擠在狹窄正面上實施密集突破的戰法修改為多點突擊,甚至強調使用飛機與空飄氣球進行戰前偵察,以選擇恰當的、最為薄弱的突破地點;二是強調部隊的梯次投入戰場與連續進攻,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只要求在奧匈帝國防線上打出戰術突破口,隨後投入第三梯隊甚至第四梯隊直接穿過突破口發展進攻,一切目標均指向整個戰役軍團的縱深突破;
而在戰術層次上,布魯西洛夫攻勢更為強調火炮的集中使用、火力延伸與伴隨支援,甚至為各突擊梯隊編配了一定數量的攻堅火器,在縱深進攻上,布魯西洛夫則創造性地使用了在東線一直髮揮著較強作用的騎兵部隊,利用騎兵部隊相比步兵部隊的強機動性和長距離突破能力,達成了遠比之前要遠的戰役突破縱深。
同盟國:暴風突擊群戰術
布魯西洛夫將軍在東線對戰役戰術進行“改革創新”的時候,德軍在西線對於步兵進攻戰術同樣做了巨大的革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15年由胡蒂爾將軍首先試驗、在1916年底由德國皇太子下令推廣的暴風突擊群戰術。相比傳統的步兵突破戰術,暴風突擊群在戰術層面上做了如下幾項革新:
一是在步炮協同能力上下了大工夫,全力加強火炮的徐進彈幕與形成火制地帶的能力,甚至將可以人力拖曳的輕型野戰炮投入到跟隨步兵群發展突破的戰鬥中;
二是在步兵火力上下了大工夫,暴風突擊群士兵早期編配有大量的爆破器材與手榴彈等,而後期則開始使用自動武器加手榴彈的組合,強化步兵的火力壓制能力;
三是在攻擊戰術上下了大工夫,在突破防禦方第一道防線後,不要求建立穩固支撐點,甚至不要求暴風突擊群士兵去硬啃協約國的火力支撐點,而是向縱深持續攻擊,以將更多的梯隊楔入協約國的戰術縱深、從而動搖協約國的整個防禦體系。儘管暴風突擊群戰術由於其“先天不足”,只是分隊一級的步兵戰術,很難將戰術上的優勢轉化為戰役上的勝勢,但已經走出了一條新路。
最後,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軍的坦克、各國空軍的飛機開始投入戰場,交戰雙方實施的戰役進攻開始越來越多地倚仗航空兵和坦克的力量:比如在康佈雷戰役中,英軍就首次成建制地運用了坦克,在坦克的掩護下由輕步兵部隊發展突破;而飛機就更不用說了,戰爭後期雙方實施的戰役進攻,越來越多地需要依賴飛機的戰前偵察與標定,早期的空地攻擊也在戰場上試探性地出現。新軍事革命的萌芽,已經在逐步醞釀之中了。
就這樣,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戰早、中期,攻防雙方還都處於戰略、戰役、戰術相對死板的階段,但是對正面突破、發展突破、縱深攻擊以奪取戰役勝利、並將戰役勝利轉化成戰爭勝利的思考,實際上已經貫穿在了參戰各國軍事將領的頭腦裡面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進入“間戰期”也並未讓各國軍事家中最優秀的頭腦停止思考,就這樣,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圖景與戰爭樣式而反思、同時伴隨著新時代的技術進步,蘇軍的大縱深戰役理論與德軍的“閃電戰”戰法,很快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刻、就要呼之欲出了,這個我們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