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我國軍隊的炮火比較弱,因此步兵部隊的作戰,主要以迫擊炮為火力支援。當然了,由於迫擊炮的裝備量及彈藥供應量也不充裕,所以實戰中步兵主要依賴的火力支援其實是輕重機槍。
以全面抗戰初期第36師的彈藥消耗為例:
該部在淞滬、南京作戰期間,一共消耗步槍彈約70萬發、輕機槍彈約87萬發、重機槍彈約51.5萬發,機槍彈消耗佔比達三分之二。
在炮彈方面,第36師消耗了迫擊炮彈8785發、山野炮彈7622發。
請注意,第36師是當時國軍中央軍的嫡系部隊,而且是所謂德械部隊的樣板師之一,本身就裝備有一定數量的火炮和較多數量的輕重機槍。
如該部裝備有18門山野炮、24門迫擊炮、427挺輕重機槍,由於是中央軍嫡系的緣故,因此才能有上述的彈藥消耗。
不過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中央軍嫡系部隊只佔一部分,並不是說所有軍隊都能有上述這種武器和彈藥條件的。
以八路軍來說,120師和129師兩個師加起來也只有300挺機槍,迫擊炮有10門,兩個師合計有子彈不到40萬發,炮彈也很少,平均每門迫擊炮只有10發左右的炮彈。
到1940年,八路軍總兵力發展到40萬人,步兵團數量有160到170個左右。透過作戰繳獲,此時全軍的輕重機槍有1590挺,但由於部隊擴編使得機槍數稀釋到了平均每團不到10挺,彈藥方面也更加缺乏。
在當年的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總部和129師系統的部隊共計有約40個團參戰。
在彈藥方面,消耗步馬槍彈約42.6萬發、輕機槍彈約15萬發、重機槍彈約12.4萬發。很顯然,相對於八路軍機槍佔全部槍支的比例而言,機槍消耗的彈藥仍然佔到相當比例。
在炮彈消耗方面,一共有2000多發,但絕大多數是迫擊炮彈,山炮彈只有極小一部分。
10來萬的部隊打了三個月,就這麼些彈藥消耗,其實是很寒酸的。但是如此的彈藥消耗卻是八路軍經受不起的,因為此時國府已經不再向八路軍發放一粒子彈,而在強攻據點的作戰中又有消耗大、繳獲少的特點,所以百團大戰打完後,類似作戰是難以組織的。
八路軍的情況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最為困難的,而在抗戰中期的國軍雜牌部隊中,雖然情況要好一點,但也不太樂觀。
很多雜牌軍在兵員補給和武器彈藥補充上受到排擠,而在對日作戰中,別說繳獲日軍武器了,自己的武器不被繳獲就算不錯。
所以很多雜牌軍在抗戰中期以後的抗戰積極性大為降低,一方面確實是實力殘破,力有不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擔心一旦再受創嚴重,番號可能都保不住了。
當時國府有海外援助的武器渠道和兵工署兵工廠的自產渠道,大口徑火炮的補給尚難以做到,但是迫擊炮及輕重機槍和相關彈藥的供應還是有些基礎的。
不過,這些武器彈藥自然是優先供應中央軍系統,而且是以中央軍嫡系為最優先。
所以在抗戰中期,為什麼有的中央軍部隊表現出了比較強戰鬥力呢?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兵員和槍彈能供應得上。這方面要是供應不上,即便想打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我國可以直接得到大量美援。
此前的蘇援武器裝備已經大部分裝備中央軍精銳了,美援的到來自然也是優先裝備中央軍。
當時駐印軍的架子搭起來後,從國內又空運了中央軍的第14師、新30師和第50師三個整建制師過去,此外還有大量技術兵空運印度。
因此駐印軍除了2個軍5個戰鬥師外,還有大量直屬的炮兵、工兵、戰車、汽車等部隊。其中僅直屬的炮兵就有1個155毫米炮兵團、2個105毫米炮兵團、1個重迫擊炮團。
駐印軍的新1軍、新6軍也都是全套的美械武器裝備,從軍屬的105毫米榴彈炮營,到班裝備的輕機槍、衝鋒槍,其裝備都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最強的。
在中國駐印軍編成的同時,國內還以空運到雲南的美械為基礎,裝備了6個軍的遠征軍部隊。
這6個軍中,除了第53軍是原東北軍番號外,其餘各軍也都是中央軍。而且第53軍此時實際上也已經中央軍化,而不再是什麼純粹的東北軍了。
由於當時中緬陸地通道尚未打通,因此僅靠空運的話美械裝備尚不足以全套武裝遠征軍。
到1945年初陸路通道打通後,大量美械運抵國內。
國府以駐印軍編制為藍本制定了三十四年甲種軍編制,又將國軍中央軍的主力第13軍、第18軍、第74軍等部納入了進來換裝美械。
這種美械軍的編制,除了軍屬有105毫米榴彈炮營、師屬有75毫米山炮營、團直屬有迫擊炮連和戰防炮連之外,在步兵武器配置上也是極為充實的。
以輕重機槍的配置來說,全面抗戰初期的調整師配置機槍為最多。其每個步兵連裝備9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裝備6挺重機槍,每個團即裝備99挺輕重機槍。
全面抗戰中期時,國軍調整步兵師編制,從二旅四團制改為三團制,步兵連配置的機槍數也從9挺調整為6挺。如此每個步兵團實有輕機槍54挺、重機槍18挺。
當然了,也只有精銳部隊能達到這個標準,雜牌部隊就不好說了。敵後的八路軍情況自然更為艱難,每個連有3挺輕機槍,就可稱為是絕對主力了。
不過在國軍中央軍打造美械軍時,輕重機槍的配置再度提高。
美械軍的步兵連恢復到了裝備9挺輕機槍的編制,而步兵營的營屬重機槍則增加到了8挺,此外團直屬隊還裝備5挺輕機槍,如此美械軍的這麼一個團就裝備有輕機槍86挺、重機槍24挺,合計裝備輕重機槍達110挺。
抗戰後期,日軍的武備程度在不斷降低。
當時駐山西日軍中,獨立第3混成旅團也才裝備輕機槍125挺、重機槍25挺;獨立第10步兵旅團裝備輕機槍93挺、重機槍20挺;第5獨立警備隊裝備輕機槍80挺、重機槍13挺。
日軍的旅團級守備部隊所裝備的機槍數也只與美械軍一個步兵團所裝備的機槍數相當。
而且大家要注意的是,美械軍除了輕重機槍裝備比例高之外,還有一大特點是衝鋒槍的裝備數不少。
當時一個美械師裝備有1000餘支衝鋒槍,除了師直屬隊外,每個步兵團即裝備有衝鋒槍273支。
要知道當時的日軍是基本不怎麼裝備衝鋒槍的,這就使得其在近戰中遭到了極大的壓制。拼刺刀?誰跟你拼啊,輕機槍、衝鋒槍直接就掃過去了。
在1945年湘西會戰時,部分美械部隊雖然換裝尚未完成,但已經加強了機槍配置並換裝了美式衝鋒槍,結果在近戰中便給予日軍大量殺傷。
時任第18軍第11師師長的楊伯濤在多年後還回憶道:
日軍素以武士道白刃戰見長,鼓譟咆哮揮刺刀,直衝我軍,這時我軍擁有美械近戰武器衝鋒槍,數步之內向密集日軍迎頭掃射,日軍中彈紛紛倒地。
可以說,此時的美械部隊已經具備了對日軍的火力優勢。
不過中央軍的美械部隊尚未換裝完成,日本便宣佈投降了,而國軍的其他部隊在抗戰後期的反攻力度也不大。好的武器裝備,沒有在抗日戰場上充分發揮出威力,還是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