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解放軍中原野軍攻入鄭州,這一舉動把國民黨搞得人心惶惶,濟南戰役的戰敗,王耀武被俘,國民黨只能收縮兵力,開始退守,但守在哪裡,是個問題。
此時華中野軍已經打下鄭州、開封,為之後的作戰計劃創下了很好的優勢。
華東野軍計劃下一步,向國軍發起進攻,趁機殲滅國軍。
因此,在1948年9月,華東野軍總政委粟裕向黨中央發起申請,請求發起“淮海戰役”,中央經過全面考慮,也同意了粟裕的這次申請。
不過對於粟裕請求的陳毅、鄧政委一起指揮戰場的請求,毛主席回:讓鄧政委統一指揮整個戰役,一舉拿下徐州、蚌埠。
由於國民黨的重點防守難以攻伐,華中野軍也從鄭州進入戰場,戰事被逐步擴大,小淮海戰役也即將變成大淮海戰役。
解放軍有鄧政委指揮,但蔣介石能用的人卻不多,當時他找到白崇禧,希望他能指揮這次的戰役。
但白崇禧是個能人,人稱“小諸葛”,也算是蔣介石的得力軍師,當初就是白崇禧一手指揮的湘江戰役,給中央紅軍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
因為這次戰事的緊要,蔣介石親自去找白崇禧,請他指揮這場戰役的時候,白崇禧滿嘴答應了,但蔣介石一走,白崇禧又告訴他,我擔任不了這次的指揮,給蔣介石回絕了。
白崇禧覺得這次的戰役,國民黨完全處於被動狀態,被人打得連連後退.
有好事蔣介石想不到他,現在有難事才想到自己了,誰也不是傻的。不過,不管私人角度還是政治軍事角度,這次的戰役,他都不能去。
當時的國民黨只有兩個方案,要不然,把兵力集中在,徐州、蚌埠,的津浦鐵路周圍,做戰略防守,和解放軍拼上一拼;要不然就是放棄徐州,退到淮河防禦,將國民黨39軍、54軍轉到徐州、蚌埠支援。
這兩個方法雖然看著不怎麼樣,但還是得看解放軍怎麼打,他們只能做出相應的抵抗戰略,反正都是一個“守”字。
雖然白崇禧說,淮江必須守住,但是他不想去蹚渾水,省的事後被蔣介石用完就丟,乾脆對於蔣介石的臨危任命,置之不理;而蔣介石對白崇禧的計劃,也是嗤之以鼻。
不過蔣介石傾向於退守淮河,按照白崇禧說的做,雖然他和白崇禧有矛盾,但是他的指揮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淮海戰役
但沒過幾日,1948年11月5號,顧祝同在徐州召集劉峙、邱清泉、黃百韜、李彌等開會,決定按照第一個方案部署,主力沿設在津浦路排開防禦,蔣介石也沒反對。
白崇禧是被稱為“小諸葛”的人物,他早就摸清蔣介石的作風,派別人上去打,打個你死我活,這招不可謂不狠,最後打的就剩他蔣系,把其它系都坑進去,最後他坐收漁翁之利。
況且他和蔣介石是面和但心不合,恩怨已久,蔣介石手裡有著八十萬大軍,又怎麼會甘心受白崇禧指揮。
為了防止自己走死路,白崇禧硬是面對蔣介石的求援,裝作聽不見,看不到。
再說,淮海戰役這仗,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根本沒有多大的機率能打贏,連其他的指揮都能看出來,但是蔣介石就是看不出來,前來商議的各位國民黨大佬被白崇禧一頓臭罵:蔣介石不懂軍事,你們也不懂嗎?
看到白崇禧不肯指揮,蔣介石只能把希望轉向杜聿明,但此時的杜聿明已經在十月中旬被調到東北去了,沒有辦法,蔣介石這個人向來多慮,信任的人不多,他只能把指揮的事情,交給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的總司令劉峙。
1948年11月,華東野軍發起進攻,首先對準的,就是在徐州的黃百韜第七兵團。
黃百韜原本正在撤退,原本計劃的時間是正正好的,但上面下令,要第七軍團等一下44軍,和44軍匯合,黃百韜一想,這44軍融到自己手下後,到時候他的第七軍團就有十二萬人了,這個誘惑著實太大了。
於是黃百韜就在原地等了三天,等到44軍匯合之後才出發。
不料也正是耽誤的這幾天,導致第七軍團的64軍在渡河時被華東野軍追上,黃百韜留下的64軍幾乎就沒怎麼抵抗的餘地,就被打的潰不成兵,因為這個錯誤決定,黃百韜直接失去了一個師。
、黃百韜知道,支援聯絡自己最近的軍團才能來得及支援他,而離他們最近的是李彌,但讓他萬萬沒想到,李彌為了早已經撤走了,他是奉著劉峙的指揮,掩護撤退的,根本沒打算支援黃百韜。
況且李彌原先駐守的曹八集是他退往徐州的要塞,李彌一走,曹八集空虛,黃百韜只能分出44軍和100軍前去駐守,不料遭到華東野軍先鋒隊,黃百韜又失去兩個軍。
正當百韜的部隊不知所措時,國民黨國防部下達命令,可以和解放軍交戰,前13兵團還留下了不少軍事工事。
結果沒想到解放軍行程那麼快,迅速就集齊了大量人馬,在11月11日,將黃百韜圍困在碾莊。
屢次兵敗的後果,讓第七軍人心惶惶,軍心大為動搖,黃百韜被團團圍住,只能在碾莊自衛,等待救援了。
蔣介石見狀立馬派兵前去支援,對於這次救援任務,杜聿明也給出兩個方案,直接去救援第七軍團,或者直接攻擊中野軍,迫使華東野軍分兵支援華中野軍。
就算到時候華東野軍死咬第七軍團不放,他們也能將華中野軍擊退。但這個方案被國民黨內部否定了,在蔣介石手下不好乾,他已經下了命令,務必要前去支援第七軍,如果到時候打不成華中野,第七軍還因為無援被滅,誰負責?
此言論一出,誰也沒有異樣了,畢竟事關重大,沒人能負得起責任。
但事與願違,並不是每件事都如計劃那樣,穩妥也許是最壞的打算,國民軍前去支援的路上,被解放軍阻撓,僅僅過了幾天,黃百韜軍團被華野軍團團圍住、各個師被逐一殲滅。
眼看兵團覆滅,黃百韜開槍自殺,作為皖南事變的參與者,他很清楚,現在了結自己是最好的結果。
黃百韜軍團被殲滅之後,局勢如同立在一起的紙牌,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由於劉峙的指揮不當,蔣介石將杜聿明調回指揮戰場,但局勢已經大去。
1948年11月27日,由於第6、8兵團的延行,導致12兵團被孤立,立馬讓華東野軍給盯上了,準備趁著12軍左右無援,將它一舉拿下。
12月6日,第16兵團錯誤突圍,被殲滅。
12月15號,第12兵團被圍殲,司令黃維被抓。
此時的局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不說其他,結果在白崇禧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沒想到蔣介石的手下,不好好守著淮江,搞這麼一出,他手下的人互幫倒忙,真把一手穩牌打的稀巴爛。
徐州剿總部隊接連敗北,蔣介石早就要求白崇禧支援,但他選擇作壁上觀,不僅自己不支援,白崇禧還攔住了要前去支援的宋希濂。
蔣介石對白崇禧有特別大的忌憚,曾多次派人刺殺過他,這導致了白崇禧對蔣介石與於公於私都有著恩怨,一心想把蔣介石拉下來,把同系的李宗仁推到代總統位置。
白崇禧和李宗仁同屬於”桂系“,合稱”李白“,兩個人數次合作,在北伐成功後,與蔣介石打過好幾次。
兩系恩怨說不清理不完,不過淮海戰役之前他們屬於一個陣營,基本上沒太大摩擦,還算相安無事,但是白崇禧也不可能將自己的軍隊送到蔣介石手下,到時候豈不是成了頭號炮灰。
蔣介石這可了傻眼,宋系濂原本是蔣介石安排在白崇禧身邊監視他的,但沒想到宋系濂帶的第14兵團此刻卻成了白崇禧握在手中的槍。
眾人都覺得,14兵團裡面有20和28軍,兩軍雖然人少,作戰經驗豐富,裝備也可以,如果當時前去支援黃維,說不定結果也不是現在這樣了。
12軍團被殲滅後,解放軍勸杜聿明歸降,但被杜聿明拒絕,困在包圍圈的杜聿明屢次突破,屢次失敗,圍困到最後物資缺乏,軍心渙散大敗。
1949年1月6日到10日,短短四天的時間,杜聿明部在陳官莊被圍剿,杜聿明在安徽省蕭縣張老莊被俘,淮海戰役就此落下序幕。
白崇禧跟蔣介石的恩怨,再次升級,這次的淮海戰役,國民黨有55萬人傷亡及被俘,那可是五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直接把蔣介石的兵力打沒了一大半。
這場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讓解放軍損失了十幾萬人,但解放軍的勝利是民兵同心,共同努力的結果,說起這個戰役,都說是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話不假。
當時河南、安徽、江蘇、山東這四個省,支出民工四十多萬,占人口的16%,基本上是青壯年的全都上了。
臨時民工更是達到了幾百萬之多,那時候,就是人民群眾,用手、用擔子、用小車靠著人力完成的後方支援。
雖然條件艱苦,不過當時人民提出的口號是:“傾家蕩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群眾將數億斤的糧食,數十萬的牲畜,上千只船往前線送,成為了前線戰鬥人員的堅實後盾。
可以說,國民黨會戰敗,不止是因為國民黨內部矛盾,還有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全力支援。
在國民黨總結淮海戰役的失敗原因時,總指揮劉峙就說:這次的失敗,就是猶豫不決,處處顧慮 ,協同不良,缺乏果斷,精神隔閡造成的。
這麼長一句話,總結下來就一個意思:國民黨內鬥太厲害,根本團結不起來,就像被人一點點分開來掰開的筷子,一折就斷。
這場失敗是必然的,白崇禧與蔣介石之間的鬥法,只佔了一小部分原因,畢竟蔣介石自己手裡的兵力也不是不夠用,就像白崇禧說的,難道沒有調遣軍隊去支援嗎?
可是去一個師滅一個師,去一個團滅一個團,這種情況,去支援就是自找死路。
但蔣介石不這麼認為,他認定白崇禧就是跟他私怨公報。
蔣介石早在1928年,就想暗中除掉”桂系“一派,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桂系“的一、二把手,作為”桂系“的智囊,蔣介石第一個想除掉的,就是白崇禧。
為此他對前去青島的唐生智說:”抓到白崇禧就把他殺掉“。
不過這次只是蔣介石說的附加任務,並沒有過多被重視,隨後不了了之。
不過蔣介石可不甘心”桂系“一直和他並肩,生怕自己會被反吞。
1929年的時候,蔣介石直接派出了特務,準備秘密暗殺白崇禧,還派人策動廖磊叛離白崇禧,幸虧廖磊最後倒向了白崇禧一邊,將此事告訴了白崇禧,還親自護送他,白崇禧這才得以逃脫。
1930年1月,白崇禧逼迫蔣介石退位讓賢,讓他將黨政歸還給國人,但蔣介石是一個十分看重視權勢的人,而且還特別愛猜忌,兩個人斗的那叫一個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甚至這些爭端還被抬上戰場,1944年1月,蔣介石要求白崇禧前往四、九戰區指揮戰鬥,白崇禧卻回他,桂柳決戰不聽我的主張,現在想讓我去指揮,不可能。
說歸說,在1944年6月22日,白崇禧從重慶飛桂林,先與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會商制定初期作戰計劃。
又在7月飛往第九戰區,當時,白崇禧建議將主力部署在湘桂鐵路兩側,可是當時的領將薛嶽不同意,哪怕白崇禧再三堅持,申請這個作戰計劃,薛嶽也不情不願的,磨磨蹭蹭的拖延時間,最後導致配合作戰不成功,湘江失守,解放軍再次取得了勝利。
不止如此,1948年,李宗仁競選副總統又被蔣介石給暗箱操作,不得不退出,即使蔣介石出於某種原因不得不讓白崇禧將李宗仁請了回來,當選副總統,但“桂系”一時聲勢又壯大了起來,蔣介石對白崇禧的意見也更大了。
直到後來的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之間依舊是配合不緊密,支援緩慢,甚至內部不團結,還有白崇禧的作壁上觀,各種原因,導致國民黨損失慘重。蔣介石選擇退居幕後。
1949年,淮海戰役的失敗,白崇禧也被解放軍打回廣西,趁著白崇禧勢落,蔣介石將李宗仁扣押在昆明,白崇禧為了寶珠李宗仁,親自出面給蔣介石籌謀復權。
後來蔣介石被解放軍打的退守臺灣,白崇禧也跟著去了臺灣,但在那裡,白崇禧的職位被蔣介石一降再降。
之後的日子裡,白崇禧再沒能從蔣介石手裡翻出去,於1966年12月2日死在臥室,據說,是蔣介石派人毒死的。
只是可惜了白崇禧這麼一個連毛主席都誇讚“小諸葛”的指揮人才,如果不是跟錯了國民黨,想必他的能力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