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沿線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但對於汽車兵來說,最是難忘的還是它的艱險,故川藏線也被汽車兵稱為“生死線”。
對於川藏線的艱險,在和平年代,沒有親身走過一趟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就像當年18歲剛剛入伍時的我們,第一次聽說川藏線的來之不易時,我們沒能意識到它的艱險依然延續了那麼多年。
記得部隊領導是這樣給我們介紹即將執行任務的川藏線:1950年4月,為解放西藏,十八軍將士一面進軍,一面修路,十餘萬解放軍指戰員、民工和群眾,用鋼鉗、鐵錘這些最原始的工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耗時4年多,征服了一座座大雪山、一條條河流,終於建成了川藏公路(時稱康藏公路)。
在整個修路過程中,3000餘名官兵和工人英勇犧牲,永遠留在了川藏公路的界碑下。
犧牲了那麼多官兵和工人,對年輕的我們內心觸動很大,但直到切身經歷過一次危險後,才從心裡真正認識到了川藏線的艱險。
2000年8月,第一次跟隨部隊踏上了川藏線,車隊一路西進,從雅安到瀘定、康定、新都橋,沿途的美景讓第一次上高原的我興奮不已,然而第三天,我乘坐的車子就遇到了險情,差點把命丟掉。
那天早晨,車隊開始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爾寺山,開車的跟我一樣也是一名新兵,還是學員。師傅是一名在川藏線跑了12年的老兵,坐在駕駛室中間給學員搞教練,我則坐在駕駛室最右邊靠窗的位置。
車隊沿著盤山公路緩慢前行,爬到山頂時,遇到一個S形急彎,彎道左側靠近山體處擺放了一堆沙石,開車的戰友便向右側打方向盤繞行,但由於處理情況經驗不足,加之道路本身就很狹窄,方向盤打出去後沒有及時收回,車子一下衝出了公路,向右側懸崖衝去。
老班長看到情況不對,趕緊一腳踩住副剎,但為時已晚,右側前輪還是衝出了路基,車子嚴重傾斜,懸在了懸崖邊上,還不斷晃悠。
坐在駕駛室右側的我被突如其來的險情嚇呆了,看著車窗外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腦袋一片空白。直到老班長慢慢挪到駕駛室左側開啟車門,一把將我拉下車。
18歲的我何曾見過這等危險的場面,隨後趕來的戰友們忙著幫助倒貨、拖車,而我卻被嚇得站在公路上雙腿發軟、不知所措。
死裡逃生的場面太讓人記憶猶新,終生難忘。如今想起,依然還很後怕。
直到跟隨部隊上川藏線的次數越來越多,見到的險情越來越多,我從心裡也真正認識到了川藏線的艱險,也知道了受高原環境、氣候、地貌影響,塌方、泥石流、雪崩,隨時都可能發生,無時不刻在威脅著戰友們的生命安全。
而我們的戰友們,就是在這樣艱險的川藏線上,趟趟難上趟趟上,戰風雪、鬥嚴寒,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將物資送往雪域高原。
經歷過生死後,再讀團史,終於讀懂了老部隊在和平年代犧牲200多名官兵背後的默默奉獻。
欣喜的是,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川藏線道路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路越來越寬,條件越來越好,備受困擾的車輛事故也越來越少。
我在想,什麼時候還能再次約上幾位同樣退役的戰友,我們自駕再走一趟川藏線,為了我們曾經共同的青春和夢想!
本文此次配圖均系戰友傳送,原作者不詳,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原創寫稿不易,喜歡就請點選關注我們,更多青春夢想奮鬥故事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