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記憶力,很多人都知道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但是好像我們學了很多年這個曲線,並沒有什麼大作用,其實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出在機械設定複習點上,我推薦大家的方法才是真正在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記憶規律的方法,這個方法真的簡單又好用,讓你真的提升記憶力。
這篇文章有點長,我幫你梳理了邏輯,建議你好好看完,你會對記憶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01記憶究竟是什麼?
02影響記憶的因素。
03牢記不忘的方法。
01記憶究竟是什麼?
認知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一個資訊加工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分為三個階段:
1. 編碼(資訊存入記憶)
2. 儲存(頭腦儲存資訊)
3. 提取(準確回憶資訊)
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圖書館,記憶的過程類似圖書管理員按照編碼,將圖書上架到相應位置,有人來借書時,根據編碼找到書的位置,將其從相應位置取出來。先對資訊進行加工分類、再儲存資訊,最後提取資訊,這就是記憶的完整過程。
編碼是記憶的關鍵。資訊被加工的水平越深,它存入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在學習中對資訊進行加工的常見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機械複述,比如在學生時代,我們總是依靠一遍又一遍地背誦去記住一個知識點;
第二種是深度思考,並將其與已知知識融會貫通。與越多的知識聯想交集,就會有越多的線索幫助我們記憶和理解新的知識。
在認知心理學看來,如果一段資訊對我們有意義(經過深度加工),那麼這段有意義的資訊被我們記住的效率將會超出無意義資訊(簡單複述)的十倍。顯然,從這個角度看,導致學完就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們花費了太多時間去學習或背誦,卻很少花費時間去加工。
02影響記憶的因素。
結合記憶的本質,影響記憶的關鍵因素是我們對資訊的儲存和提取強度。怎麼理解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呢?最簡單的解釋是:一個資訊在你的大腦裡儲存的時間越長,那它的儲存強度就越大。一個資訊在當下越容易被你想起來,那它的提取強度就越大。
舉個例子,我們去外地出差,每次辦完事情回到酒店,很容易想起自己的房間號。很容易想起一個資訊,就說明這個資訊的提取強度很高,我們很容易從大腦中提取到它。
但是,當我們離開這個城市之後,酒店房間號不再有被記住的必要,過不了多久,這個房間號碼便會很快被我們遺忘。在我們用得上的當下,酒店房間號這個資訊很容易被記住,它的提取強度很高,但是因為很難長時間的儲存在我們的大腦裡,它的儲存強度卻很低。
再比如,我們經常會在談到一個久未聯絡的小學同學時,總是一下子想不起來他的名字,此時,這個資訊的提取強度很低。但如果有人能稍做提醒,我們往往不僅能夠立刻想起這位小學同學的名字,還能想起他的長相、性格,甚至是這個人身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小學同學的資訊能夠在我們的大腦裡儲存很久時間,它的儲存強度很高。
認知科學研究發現,提取強度和儲存強度之間經常會呈現出一種負相關的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總是要求自己在當下必須記住一個資訊(提取強度高),它反而會很快被大腦釋放出來(儲存強度低),因為我們的大腦總是需要留出空間去記住更多新的資訊。
反之,如果我們在存入資訊時能夠製造一些必要難度(提取強度低),則會幫助我們能夠更長時間的記得這個資訊(儲存強度高)。這個超出多數人常識的結論,被認知科學稱作必要難度原理。
比如,很多人的學習習慣是一邊讀書一邊記筆記,但是必要難度原理建議我們不要這麼做,因為一邊閱讀一邊記筆記,我們會記得太容易,但是大腦那塊硬碟未來會不易提取,過些日子,這些內容反而會很容易被遺忘。
反之,如果我們能夠略微增加一下做筆記的難度,比如等到第二天再依靠回憶將昨天閱讀的內容寫下來,遇到想不起來的內容,重新對照書本查漏補缺,那麼,這部分內容的儲存強度會更高,未來反而會更容易被提取。
理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我們經常“學完就忘”,除了對資訊加工不夠之外,如果我們過於依賴一次性記住某些資訊,而不是對資訊進行及時的複習鞏固,這些被記住過的資訊仍然會被遺忘。
因此,“學完就忘”其實是一個正常的記憶過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是在說這個道理,但是,所謂複習點的設定並不合理,每個人的記憶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機械地設定幾個記憶週期的點,真正適合我們的複習點就是我們開始遺忘的時刻。所以,我們不要懼怕遺忘,遺忘反而是學習開始的契機,它是大腦在提醒我們:我們忽視了資訊編碼(深度加工)和資訊儲存(間隔複習)。
03牢記不忘的方法。
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個人曾嘗試透過以下兩個方法,來練習資訊編碼和儲存。
第一,運用50/50原則,進行高效編碼。即一半時間用來學習,一半時間用來分享我學到了什麼。組織心理學家、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曾說:“學習某樣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它——不僅僅是因為解釋它能幫助你理解,還因為這種檢索可以幫助你記住它。”
在學生時代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往往更強調輸入,但是從長期來看,學習最終應該歸結到一件事:將新獲得的資訊與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絡,並且在重要的時刻能夠應用到我們學到的東西。用50%的時間精力進行輸入,同時用50%的時間精力複習和對別人進行解釋,其實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輸出,將新獲得的資訊與原有的知識做一個合併連結,增加資訊在我們記憶中編碼的背景線索(聯絡),從而使其在以後需要的時候更容易被提取。
我個人在閱讀中經常踐行50/50規則。每當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我通常很少一次性看完,而是習慣先閱讀這本書50%的內容,並試著回憶或寫下我在繼續閱讀之前學到的關鍵內容,或者與我的家人朋友分享這些新的思想,這種習慣讓我受益很大。
雖然被動地閱讀一本書是個相對輕鬆的過程,但是讓文字像洗熱水澡一樣沖刷在身上,並不會讓我們處於最佳狀態,因為對知識輸出不深入一定會導致理解不充分,而合上書之後,寫一個摘要,能迫使我們找出所學內容與原有知識的接觸點,組織這些內容並將其分享給別人、獲得新的反饋也能讓所學內容產生與原有知識更多的接觸點,這個過程會使我們所學的東西更加牢固地固定在頭腦中。
第二,製造測試效應,長期儲存資訊。即學習前後對自己進行多次主動測試。關於測試對記憶效果的影響,認知心理學教授Roediger教授和 Karpicke教授曾經做過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是“學前測試實驗”,參加實驗的人分成兩組,共同學習一些組合在一起的詞語,比如“鯨魚和哺乳動物”。第一組的人直接學,第二組的人先看到組合中的一個詞,然後猜另一個詞是什麼,最後才看到整個詞語組合。研究表明,邊猜邊學的人的記憶效果普遍比直接學的人更好,因為人類大腦記憶的效果與記憶時付出的努力成正比,記憶時越費力,越困難,形成的記憶就越牢固。
第二個實驗是“學後測試實驗”,測試將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反覆閱讀,一共學習20分鐘。第二組先學習5分鐘,然後拿走文章,每人拿一張紙寫下所記住的內容,反覆進行三次,並且沒有人對他們所寫內容進行反饋。同樣的20分鐘,第一組從頭到尾都在學習,第二組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學習,其他時間都在重複測試前5分鐘所學內容。20分鐘學習之後,研究人員等了五分鐘,測試了所有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力。一個星期後,他們又重新測試了這批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力。結果發現,當測試在5分鐘後進行的時候,重複學習的學生表現更好,但一個星期後的測試,結果卻反轉了,單純重複的學生忘了一半以上的內容,但那些重複測試自己的學生,不僅記住的內容更多,遺忘的速度也變慢了。這個實驗再次證明:記憶時越費力,越困難,形成的記憶就越長久。
我個人在職場中也常遇到一個記憶難題——記名字。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會參加各種會議,但是參會人員大多隻是一面之緣,彼此見過就忘。如何才能更好地記住一些高層和關鍵人物的名字呢?我曾嘗試透過多做幾次測試的方法幫助自己記憶。
參加會議之前,我通常能夠在網路上公佈的參會嘉賓的名單中看到一些高層或者主要人物的名字,一旦遇到不認識的人,我便會對著名字發揮想象。
比如,看到郭利萍這個名字,我會想象她是一位女士,有一頭幹練的短髮,可能是中年。到了會議現場,見到郭利萍女士之後,我馬上修正自己之前的想象,比如她的確是位中年女士,但有著一頭棕色的捲髮……就這樣將現場的人物和名單中的名字一一對應。會議結束後,每過一段時間,我還會拿出名單定期進行自我測試,逐個從名字出發給他們進行第二次畫像,測試自己是不是還記得這些人的名字?他們分別是什麼職位?長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特點?透過這種方式,下一次在活動中與他們再見面的時候,我基本都能夠非常準確地稱呼他們。
這種自我測試的學習方法,本質上是對記憶間隔性地進行提取練習,大腦要從記憶中提取已經見過的人、特點、名字、職位等任何東西,所要付出的努力遠比直接背誦或者重讀一遍要多得多,而這份額外的努力則加強了這些記憶的儲存能力。
所以,記憶不等於將知識強行灌入腦中,而是要當事人親自參與到學習過程。
要想真正記住某個知識,僅僅是被動接受遠遠不夠,必須要透過主動吸收和推理,賦予知識以結構和意義,反覆練習和使用,才能實現知識的真正“私有化”,也就是所謂的“記得住”,這也是學習記憶的總原則。在我看來,除此之外,任何追求記憶捷徑的方法都是鏡花水月。
關注我,讓我們每天多一點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