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用身體感受音樂,能通透心靈,恢復天真。
但是,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我們學會奔跑卻忘了如何停下來。從外在的亞健康到內在的精神焦慮,越來越多人在快與慢之間失衡,在感性與理性中麻木,在生存與生活之隙丟失自己。
出於本能,我們總是在尋找破解辦法,試圖創造1+1>2的融合方式。
當瑜伽碰上音樂,音樂給瑜伽和大眾搭了一座橋。
瑜伽之所以能在全球風靡,不僅是源於健身價值,還有文化上的包容性與精神上的普世性。從古典瑜伽到現代瑜伽的世界流行,是古老傳統到多元開放的現代化變革。
瑜伽與音樂的結合是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它讓瑜伽不再是少數人的苦修,成為一種新興的適合大眾的生活方式,這更是一種文化的更替。
相對於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聽覺更精微、直接且具體地影響我們心靈。
今天我們就一同探究音樂是如何與瑜伽完美結合,讓人跳出柴米油鹽的繁瑣,實現心靈自由。
從苦修到大眾生活
在傳承中碰撞融合
瑜伽起源於古印度,現流行於全世界,是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的綜合型文化。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外在身體的鍛鍊,清除內心的障礙,最終連結到意識層面,以達到能控制自己,能駕御肉身感官,能馴服時刻波動的大腦。這也是瑜伽與其他型別的健身運動最大的區別,它是一種在生活中的修行。
但古代原始時期的瑜伽並非今日所理解的瑜伽。
受古印度的“苦行主義”思想影響,古代原始瑜伽更像是一種苦修,它只在小部分人群裡流行,以僧侶、戰士為主,少有女性習練。修行者經常僻居原始森林、寺院、鄉間小舍等,透過對外在的修煉如日曬、絕食、火烤等,以到達“梵我相連“的狀態。
到了古典時期瑜伽成為被認可的正統修行方式,但還只是在印度流傳。
對一種文化最好的傳承,就是走進大眾生活。
後古典時期,瑜伽在歐美流傳,與近現代文明產生碰撞,醫學、體育、藝術相繼融入,瑜伽開始流行於全世界。
這才慢慢演變成今天我們所瞭解到的現代瑜伽,有著更廣泛的普適性。
從古典瑜伽的發展到現代瑜伽的世界流行,是瑜伽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合,更是一種多元文化的體現。除了傳統的健身、哲學價值之外,還極具美學價值。
不僅體現在肢體線條上,更主要的是音樂,以及被音樂開啟的內心對美的感受力。
瑜伽音樂,是瑜伽與音樂療法的結合。
音樂療法在西方被稱為一種“綠色療法”,在二戰期間治癒了很多受傷的退伍老兵。在我國亦有2千多年的歷史,《黃帝內經》中稱之為“五音療疾”。
音樂的加入,讓人在練習中能更快的進入安定平穩的狀態。肢體在韻律中自由伸展,身體線條成了無聲的音樂,而音樂的節奏、旋律成了有形的動作,對內心體驗起到橋樑的作用。
音樂是瑜伽的承載者,讓人跳出心靈的限制,更好的迴歸角色。
瑜伽與音樂的共適
在一呼一吸間通透
瑜伽音樂講究旋律、狀態、空間的結合,是可以讓人在身心合一的狀態下迅速補充能量,迴歸自信富足的生命狀態。
它可以是旋律優美、細膩溫存令人聽之似入雲端,有悠閒自得之感;也可以是清淡和平、與世無爭的樂在其中。或抒情或平靜,最妙的地方在於它對思想不感興趣,只求重尋內在的節奏和韻律,讓人進入靜心狀態。
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練完瑜伽後輕鬆且精力充沛。
▲ 走入大眾
我們最常見的瑜伽音樂就是在瑜伽課堂上,習練時的輕音樂,這是大多數練習者最常接觸到的瑜伽音樂型別。
這裡的音樂多為舒緩、柔美、祥和、悠遠的純音樂,在動作上隨著音樂律動去探索自己的極限邊緣。能幫助習練者摒棄雜念將意識往內收攝,更專注的去觀察呼吸、觀察內在的自己,
GONTITI的音樂在瑜伽課堂,溫柔且治癒。
這是日本非常老牌的吉他二重奏,在日本療傷音樂潮流中,頗具領導先驅地位。他們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在音樂中加入爵士、Bossa Nova曲風,復古又新潮。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音樂:GONTITI - 映畫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朝音樂:GONTITI - 映畫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這兩首是GONTITI為是枝裕和的電影《步履不停》配樂。曲子聽起來簡單但很有味道,像是平平淡淡的小日子裡藏著各種小確幸,很多不喜歡聽純音樂的人都說被觸動到。
聽GONTITI的歌練習瑜伽,會有一種踏入原始山林的錯覺,在山神的守護下全然忘卻世俗生活中的紛繁雜亂。
音樂讓瑜伽能夠更好的走進大眾生活,瑜伽也在音樂中被賦予更多的精神意義,有了更廣泛的傳播空間。
細微處見真章,如果再細究下去,還會發現瑜伽音樂還有其自身更深的文化基奠:唱頌。
▲ 走進心靈
最常見的唱頌就是很多瑜伽老師會在課前或課後帶領大家唱的三聲OM,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音律。
它是古老的梵語音節,意指宇宙誕生的初音,透過聲音讓我們與最原始的創造力連結。
如果你的發音準確的話,這個聲音應該是從盆底肌往上一直穿過頭頂的,讓能力充滿全身,平靜溢滿身心靈。
OM音樂:Meditation House - OM
唱頌是古老修行流派的重要體系,既是冥想的方法之一,又是瑜伽的重要分支——曼陀羅瑜伽,能夠把人引向覺悟、慈悲和完全的超脫。
因此瑜伽音樂人也被稱之為:精神音樂大師。
Snatam Kaur,精神音樂大師,出生在印度瑜伽士家庭,是昆達里尼瑜伽音樂的第一把交椅。她的音樂被譽為地球上最美的療愈音樂,清澈卻又豐富,光滑而又溫暖,輕靈卻不失力量。
Mere Raam音樂:Snatam Kaur - Ras
唱頌最大的特點就是歌詞無限迴圈重複。你無需弄懂這些梵音,只需開啟耳朵知覺,讓它滲透到你的內心產生一種共鳴的迴音。
就像這首歌,只有一句歌詞“Mere raam”,便足以讓人聽出五味雜陳。更有甚者會在高潮響起時突然哽咽,產生一種直擊靈魂的悲慼 ,卻不知悲從何而。但當音樂結束之時,悲傷隨之散去,迎來的是內心的輕盈與富足。
不管是輕柔舒緩的旋律,還是富有瑜伽底蘊的唱頌,它們都是有一個共同特質:乾淨、平穩、祥和。
像一股溫暖和煦的陽光輕撫著情緒,一絲一絲,一寸一寸穿透聽者的內心,在一呼一吸中放下不安、痛苦、糾結、憂憤、茫然、焦灼的執念,喚醒最本真的自己。
當你能夠放下所有的事,融入瑜伽,融入音樂的意境,去感受自己的呼吸,你會驚歎:原來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絢爛,而在它的平和。
心間萬物沉寂,寧靜、祥和。
為生命做減法
或許你沒時間練瑜伽,但聽瑜伽音樂這件事值得一試。
在快節奏生命裡嘗試慢下來,把自己融入瑜伽音樂的情境中,慢慢去柔和自己的呼吸、放鬆肌肉。藉助瑜伽音樂,將精神的平和帶入到日常生活中,把心裡的大石頭搬開,把身體的緊張和束縛忘掉,為生命做減法,發現真善美。
當然,瑜伽也絕非是瑜伽墊上的體式,大到精神上的身心合一,小到每時每刻的一呼一吸,都可以是瑜伽修行。
殊途同歸,瑜伽是修心,音樂又何嘗不是呢?
服務於人類迴歸天真,才是音樂的最終本質所在。天真的人才會有充盈的能量去探索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