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煽風點火,不帶節奏不囉嗦,只講乾貨,歡迎討論。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住房制度改革之後,所謂的福利分房制度正式終結,商品化住房時代到來,正趕上大發展時期,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
自小不斷在各種影視作品、小品相聲裡也有看到,以各種表演形式體現房價的一騎絕塵,顛覆人們對房價漲幅認知的各種現象。
奧運年我在北京,有聽到同事們閒聊,一個同事大姐在2005年買了一套房,2007年地鐵5號線開通,買的房子就在立水橋地鐵站500米的位置,房價從買至今3年翻了三翻還多,那是我第一次對房價衝擊有了概念。
知乎也有很多玄幻穿越的帖子,很多人說,穿越到20年前,一定要認識還在高考落榜的馬雲、一定要買好多的房子。
入行這麼多年以來,前些年還陸陸續續有聽到個別上了年紀的家長會說,房價還會掉下來的,不要著急買房,都會換來孩子們的一頓白眼:‘哎呀,您懂什麼,現在房子都漲成什麼樣兒了’。
近些年很少有聽到唱跌的言論了。
大家習慣了這樣的節奏,時間有點長啊,畢竟都20多年了,房價一路看漲。
今天,百曉生說點不一樣的,重新整理一下大家的認知。
房子,一路看漲的時代,過去了。
看到這,想罵的接著看…
同意我的說法的,可以點關注,撤了。
“房住不炒”大勢所趨”
看到“房主不炒”,感覺百曉生又有點炒冷飯之嫌,沒轍,這是國策,得拿他破題。
以下內容,說得儘可能明白,百曉生怕被封號,咱講的是乾貨,但是也不能糊了啊(狗頭保命)。
發展房地產市場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發展。
想發展,得有錢。
沒錢怎麼辦?
有地啊
曉得啥子叫“壟斷”吧?!
我不喜歡擺出來一堆大家看不懂的資料,你只需要知道,20世紀前一個十年,大量的土地被拍。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大佬們,哪個沒經歷過那個時候的拆遷,誰敢說,我的發家史沒有過強拆?!
這一時期,各大房企也迅速積累了第一桶金。
第一市場的土地交易,第二市場的樓盤銷售,到第三市場的二手房置換等等,哪個環節沒有稅、費、金?
好吧,點到即止哦。
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概念,正式拉開擺脫“房地產依賴症”的開端。
這你就知道,這是最高層下了多大的決心吧。
也算是整治高速發展後的後遺症吧。
房子正式迴歸居住屬性
前段時間,我有寫到一篇結合大環境和太原的市場,寫的一篇文章,也講過居住屬性的一些見解,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除非需要,太原的房子不要買…
其實,大家想想,衣食住行,住是需求。
但是房子呢,被人們賦予了商品之外的更多東西。這只不過是滿足人類所需的一個環節而已。
雖說中國人自古對土地就有著超凡的熱情。
但是現在的住房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承受範圍,中國人的財富里有78%來自房產。
共同富裕不就是縮小財富差距嘛,讓大部分人生活得好起來,住有所居,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房地產首當其衝。
房企迴歸實業屬性,“三條紅線”不夠你喝一壺的?
避免僥倖心理,踏踏實實地放棄所謂的金融槓桿,囤地看漲已不可能再有,咋地?銷售利潤看不上?!
是沒看見阿里、百度捐錢是嗎?!
遠洋收購紅星,恆大哼哼唧唧,碧桂園收購富力物業等等,降低負債風險,新一輪的洗牌已開局。
百曉生預見房產未來
房地產市場一路看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按照解決居住需求去理性看待房子這一問題。
好不容易養成的認知,又需要更新了。
大家也淡定,跌也是不容易的。
房地產市場就像體溫一樣,高了不行,
低了?你試試?
是沒見“限跌令”?!
我覺得這是一個喜大普奔的事兒啊,
我雖說是房產行業從業者,但我更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誰還不想換個更大一點的房子住呢?!
所以嘞,投資房產的土豪們,出門左轉,掛著新能源牌子的屋子去了解一下。
真正需要居住的朋友們呢,大大方方結合自己的需求購房。也可以關注我,後期專門開一章,現行時期下,居住買房怎麼避坑。
彩蛋
至於現在的普遍下跌的跡象是怎麼回事呢?
朋友們,淡定啊,
讓子彈飛一會兒。
好了,我是@龍城房產百曉生,房產界的一股泥石流。歡迎關注。
有問題可以私信我或者關注我的公眾號“龍城房產百曉生”即可聯絡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