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叫王猛(化名)的留美研究生嗎?
2018年,王猛寫下洋洋灑灑萬字書信,控訴父母“過度關愛,強行控制”,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而這位曾經的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畢業生、留美研究生,因對父母的強烈不滿,已拉黑父母6年,甚至12年未曾回家過春節。
在信中,王猛詳細敘述了在他30年的人生當中,因為父母從小對他過度呵護導致他動手能力弱,被親戚長期嘲笑。
性格內向的他,無法與他人正常社交和相處,成年後持續受到他們精神上的控制和情感的忽視,最終無法忍受而與父母決裂的心路歷程。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王猛如此總結父母對他的教育。
信中,王猛從幼兒時期開始,回憶父母在他從小到大教育過程中的”非正常”行為:
在自己才兩三歲的時候,母親把他當成女孩打扮,給他穿裙裝拍照,還用對待女孩的口氣和他說話。
王猛說,母親把他當女孩,是因為母親不能接納他身上男性剛強和自主的特徵,拒絕接納孩子現狀的偏執,以自身意志肆意操控孩子的慾望。
在小學時受到同學欺凌時,母親強調:要他哭著和老師反映事情。
在上小學後,母親為他包辦所有事情,把他關在家裡,不讓他交朋友,天氣不冷也讓他穿很多衣服。
不顧兒子在學校文藝活動上學校統一穿短褲的要求,強行讓孩子穿長褲,還因此遭到班主任老師的責備。
五年級的時候,王猛上過一段時間市裡的奧數班,學得很不錯。但母親卻很不樂意他去。
一次,他發現自己資料夾不見了,找到後發現資料夾被人為劃壞塗抹,母親知道後,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幸災樂禍地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一方面過度保護他,一方面卻又完全地忽視兒子的心理需求。
王猛生活上動手能力很差,小學一年級就被同學開玩笑”很聰明但不會剝雞蛋“。
後來也因此經常被王猛的二姨拿來取笑,但父母卻從來沒有言語上或採取其它方式保護過他。
當王猛出現了焦慮的傾向,會無法控制地摳指甲時,父母不但不理會,反而責備他。
中學時期,王猛上了父母所在單位大院的子弟學校。因為學校整體素質不高,初二末,王猛提出想轉校的想法。
儘管此時學校裡很多同學紛紛轉學,但父母還是以”你太小不能騎單車“,”學校會重點培養你“等理由拒絕了他,也沒有遵守之前讓兒子自己選擇高中的約定,強迫王猛繼續留在這所學校上高中。
上高一的時候,有一次,王猛被調座位後,身邊學習環境變得很糟糕,他覺得很苦惱。他和父母溝通希望得到幫助。
父親卻說,“你憑什麼想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哼!”。
王猛在夜裡獨自落淚,得不到父母理解和支援的他,擔心的不是父親的吼叫,而是學校不良的環境在自己的成長中留下的深深的傷痕。
高一到高二,王猛都過得很鬱悶。
上課要抵抗周邊同學的騷擾和閒話,課間還遭受同學的欺凌,被打耳光,抱摔,掐,言語羞辱。即使他多次向父母傾訴,告訴他們這個學校不適合他,但父母始終只有一個態度回應他“也不是最不適合的”。
直到高三時換了校長和班主任,他的處境才得到改善,但長期積壓的焦慮感始終沒有好過。
兒子學習上的任何訴求都忽視,而生活上卻仍然全方位地關心。
即使王猛從學校到家只有幾分鐘的距離,但只要是下雨天,在下晚自習前,王猛的父母都會拿著雨具在教室的後門接他。
對於當時的王猛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考一個遠離家的大學,否則他不敢想象在成年的門檻上會受到怎樣的操控。
高考考上了北大,這原本是一件值得高興和興奮的事情。
但王猛的父母卻表現得很怪異。母親時而興奮,時而莫名其妙地發火或悲傷,他說,感覺母親“走到哪裡,哪裡的空氣就充滿狂躁和沉悶”。
而最讓王猛感覺到荒唐和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這是高考後的8月份,父母帶他去世外桃源旅遊區的一次旅行。
旅行是父母和單位裡的好幾家人一起去的,還有個年輕男導遊跟團。因為組織得比較混亂,住宿沒有安排好,到了旅館後,大家都在焦急地商量如何住宿的問題,結果導遊竟然安排王猛和兩位小學畢業的小姑娘住一間房。
王猛一時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反應,但王猛的父母卻什麼也沒有說。
這讓王猛心裡還是覺得很不舒服。
住宿的事情雖然解決了,但當他問父母:“導遊為什麼這麼說?”時,母親卻把王猛大罵了一頓,而父親則對他說
“你馬上要出去讀書了,別人亂說話這種事會很常見......"
這件事大地衝擊了王猛對父母教育方式和交流方式的認知,以及他作為一個準成年人的社會價值的評估。
就在去北大之前,父母還反覆給他灌輸“北大都是人精,你不行的”之類的話。
因為自己的想法長期得不到父母尊重,在自己迫切需要理解和幫助時得不到父母幫助,導致王猛性格孤僻,不喜歡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對父母的信任度也一降再降。
去北大後,原以為可以掙脫父母的掌控了,但父母卻要求王猛:多和在北京生活的大姨多打電話,方便有個照應。
大一時,王猛是班上唯一一個配了傳呼機的人,父母經常給他打電話,甚至聯絡他的同學瞭解他的情況。
因為動手能力較差的原因,王猛感覺自己選擇的“實驗科學”專業學習起來異常艱難,因此在升大四時,王猛有了想出國留學的想法。
此時,父母又給王猛介紹了一個在美國10多年的朋友,並勸王猛多和這位朋友打交道。
即使王猛多次向父母表示與這位“老朋友”價值觀存在差異,沒有共同話題,但父親卻一如既往,要求他“學會跟有問題的人交往”。
05年除夕,王猛回國,因為二姨的一句嘲笑“原來你只有玩模型時動手能力才不那麼差”讓他很不舒服,雙方起了爭執。
想到自己5歲時就因為不會剝雞蛋而被二姨嘲笑,但父母仍然不站在他這一邊,只是勸他,“親情不能不要”。
自此以後,王猛再沒有回家過過春節。
2012年,王猛給父母發了一封決裂信,並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絡方式,與“家”徹底告別。他不再主動聯絡家人,也很少回覆父母的資訊。
王猛的父母沒有想到,兒子竟然如此決絕。
對於兒子對他們“過度控制”地控訴,兩夫妻覺得不理解,“要說掌控,他17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34歲了,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
他們不明白,王猛為什麼“總是揪著過去不放”。兩夫妻期待著兒子能夠迴歸,希望與兒子重新建立起親密聯絡,說“家的大門永遠為他開啟”。
但王猛眼裡,已經沒法信任他們了。
“父母就你一個孩子,把你撫養大,送進了令眾人嚮往的高等學府,就這樣決裂,你有想過他們的感受嗎?”記者問。
“那是他們自作自受。”王猛說。
美國教育專家傑弗裡伯恩斯坦說:“過度關注和過度控制,是父母和孩子造成摩擦的起因,這個起因就是家庭裡的權力之爭”。
顯然,王猛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把對兒子的控制當作是責任和愛的表現,卻殊不知道這樣的控制已令兒子窒息到逃離。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瞭解,接受和尊重孩子。在儘可能大的範圍內,讓一個孩子自由地呼吸和成長,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