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遊新市古鎮,總是隱隱約約地覺得這裡和烏鎮很像,氣質相近。直到在駕仙橋旁側的一座老屋中看到電影《林家鋪子》的取景地,才明白了這一份“神似”的原因。
小說《林家鋪子》是茅盾先生以家鄉烏鎮為原型而創作,故事主人公林老闆的經歷是眾多生活在江南小鎮上的小本生意人在那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生縮影。
這部小說還有一個名字叫《倒閉》,它生動地表達了特殊時代背景影響下小人物的奮力掙扎和巨大的經濟衝擊之下老鎮子們的無奈與難以挽回的命運。
回望歷史,大多數人的劇本其實早已寫好,即便修改了臺詞,也改變不了固有的框架、脈絡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
同在杭嘉湖平原,作為“親戚”古鎮,烏鎮、周莊、南潯、同裡……江南水鄉小鎮的發展歷程雖各有不同,但“結局”是那樣地相近。
新市古鎮,如今是一個冷清的景區,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也曾是一個繁華的“社群”。
來之前確實沒有沒想到,新市古鎮竟是這樣一幅風景經典、物鏈齊全的富饒水鄉畫卷模樣。1200年的深重歷史,鱗次櫛比的窗欞門雕。它舊舊的,但輪廓清晰。
這裡給我的感覺是:它其實已經一溜小跑地踏上了旅遊開發的大路。走在白牆黑瓦間的綠水岸邊,能明確感受到“老鎮新城”的氣息,但到底是一個底蘊悠長的老鎮,居民更迭了一代又一代,快節奏的商業化程序卻始終難以動搖它的悠悠煙火氣。
餓了可以買一方小小茶糕,感受一下“出其不意”的肉餡味兒。假如不喜歡這樣的鹹口,那就嘗一嘗芡實糕、桂花糕、芝麻糕、香芋糕、草莓糕、綠豆糕……空氣是溼潤的,小吃的口感是柔和、甜糯的……
“碧柳黃鶯啼早春,古橋淨水醉紅塵,晚來誰處漁家曲,翠色輕煙一徑深。”新市風光裡,有屬於德清市民的日常,有新市鎮的古老傳統,也有一些區別於平日的樂趣。雖平日裡遊客並不算多,但鎮上卻藏著一些【離開德清就“再也看不到”的東西】。
舊時,新市鎮的桑蠶業聞名遐邇,每當萬物復甦,便是新市人第一茬下蠶種的時節。
對於蠶農來說,春蠶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年的整體收成,所以“春天”這兩個字對於新市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茅盾先生曾以這樣的背景創作了《春蠶》,而“祭蠶”是舊時浙江農民清明節時期共同的頭等大事。
對於新市以及大部分的江南人民來說,清明不僅是一個季節,更是一種“儀式”。
從1700年前第一波新市人在仙潭紮根時起,老百姓就十分注重祭祀和上香。祭天地,祭水土,祭神、祭祖、祭“蠶花娘娘”……新市水路兩岸在這期間會變得格外熱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大型的集市。
事實上,這【香市】在周邊的很多古鎮都有,但由於新市的地理位置獨佳,因此清明集市格外熱鬧。那時的集市並不叫“廟會”,但形式已和現在的廟會類似:美食、日用、工藝、雜耍、大型的社戲和表演,吃的喝的玩的五花八門,久而久之,官祭和民祭聚合到一起,新式特色民俗活動風靡一時,也就是“蠶花廟會”的前身。
江南水路絲絲縷縷連通官塘,小船是人員與貨物集散最主要的運輸和交通工具。隔壁蘇州、無錫、常熟等地的大批香客去寺廟進香時都會夜宿新市,運河沿線上的商旅越發繁忙,新市集市的名氣越來越大,並漸漸以桑蠶製品、工具和周邊商品聞名。
時至今日,春季依然是最適合到新市古鎮旅行的季節,每年4月初的【蠶花廟會】是新市鎮人過清明節的特殊方式。廟會上,新市鎮會選出漂亮的女子扮成蠶花娘娘,坐上花車穿梭於人山人海中。討一朵“蠶花”、吃幾塊糖,祈願來年的日子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是獨特的新市文化。一千多年,它從未間斷,對於整個江南來說,都算得上是極其寶貴的文化遺存。
除清明節外,新市古鎮另外一個熱鬧的節日是【農曆新年】,這裡的春節民俗很有趣。
北方有句諺語是“二十三,糖瓜粘”,因為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這一天,人們要用燒紙的形式送灶王爺迴天庭,屆時糖瓜就會粘在灶王爺的牙上,如同“嘴上抹了蜜”的道理,等他老人家到了天上,就能多為人間說幾句好聽的——相聲有個傳統段子叫《對春聯》,裡面那句“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說的就是與灶王月和臘月二十三有關的軼事。
江南人民也有“二十三”的過法,因為灶王爺是華人“通用”的管灶臺的神仙,一家人來年能不能吃得上飯,全靠他,所以新市人會給灶王爺吃糯米飯——本質一致,但原理不同:
糖瓜是為了讓灶王爺張開嘴說好聽的話,而糯米飯是為了把灶王爺的嘴粘住,讓他不要說不好聽的。都說南方人聰明,這法子是真的省錢、省力又省心啊。
如今,新市的一些飯館兒裡依然能吃到香噴噴的糯米飯,它不甜,但的確夠“黏”。話說回來,南北風俗文化有所差異,但是人們期盼美好事物的心是一樣的。
吃完糯米飯,日子一天比一天快。大年初一,傳統的新市家庭會給祖上上香、跪拜父母,小孩子們收壓歲錢,街上四處可見穿著新衣串門拜年的人。
如果能在新市待到大年初十,就會看到家家戶戶掛起的燈籠。龍燈映著水面,亭臺廊榭打扮一新,四處張燈結綵,如同鮮豔的水墨畫一樣。
浙江旅行還在繼續,下期文章:關於新市古鎮遊記的末篇。記得關注我,記得來看。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遊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眾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