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前幾年傳來一個噩耗,那就是我一個剛過十八歲高中畢業已經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表弟,在去省城暑假兼職的時候,遇到了車禍,人沒了。那年過年的時候,我去看了表弟的父母,也就是我的表舅表嬸,很多話都想說,但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我這個表弟我有印象,在我們老家那個高考大省河南,算是個“雞娃”,是從小到大補習班上到底的。我們老家的很多小孩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從上小學就開始上補習班,一直到高中畢業。有些人能考上大學全憑補習班的功勞,沒有補習班,一些人高中都考不上,還有一些人,和最差的大學都沒有緣。
情況就是這個情況,每個有家長管的孩子,基本都算是“小鎮做題家”。我這個表弟總算熬過去了,可是剛熬過去,人就出了車禍沒了。他的人生,真的是一片蒼白。他沒有童年,也沒來得及享受成年。
他的事兒給我很大沖擊,當我回到北京之後,我開始不那麼逼迫自己的孩子週末去上補習班了,我更願意帶她去看看故宮,願意帶她去公園,願意多陪伴她,願意多聽聽她對什麼感興趣,我就帶她去上什麼興趣班。她現在週末去的還有班,就是教繪畫的,她在那裡很開心,老師說她在繪畫上有天分。所以,對她以後能不能上一個好的學校我不太操心了。她應該是能靠著繪畫,哪怕去做一個網紅,或者在網上賣插畫,賣頭像,也能過得有聲有色的孩子。
我會在想,我這樣是不是太佛繫了。我不能拿著小機率的事件去規劃她的人生,我擔心她長大了之後,找不到好的工作,會指責我,指責我為什麼沒有逼著她去學習。我都有過擔憂,但是我最後還是覺得,多少年來,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表弟剛過完十八歲生日,就能遇到車禍。但這件事就是發生了,他是我的親人,就是我身邊的人發生的事情啊。人生有必要因為未來而完全犧牲現在嗎?
我現在想的是,怎麼給她找退路,我也會想一個問題,出生在北京,就一定要在北京生活嗎?如果有一天她確實不怎麼樣,在北京沒有上好的大學,沒有得到好的工作,那麼我就帶著她離開北京,去二三線城市工作和生活,或者安家落戶。人可以退一步的,不是非要進一步的,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且,她現在真的很快樂。她讀小學二年級,在學校上的還是繪畫的興趣班,我覺得還不錯,學校教的是一般情況下的繪畫,她在校外的興趣班裡學的是水彩畫法。我覺得我平常帶著她去圖書館,帶著她去科技館,她似乎在學校並不把學習當成完成任務,反而對學習很有興趣。
她有一段時間對英文不感興趣,我就帶著她去各種各樣的西方文化展館去看。看到英語她看不懂啊,就會著急,想讓我告訴她說了什麼。我就說我也不知道,唉,外國很多地方也有有意思的東西,地球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說英語,很多展品或者有趣的繪畫,就算不是英國人畫的,你看到的時候,大機率也會看到英語解釋。所以學不會英語好遺憾啊。她就覺得學英語是為了以後看更多的有趣事物而學習的,不再覺得就是要去拿一個高的分數。
可一旦人對所學科目感興趣了,學校裡給的那些教學任務是比較好完成的,理解起來挺容易的。她有這樣的底子在學校學習文化課,我覺得她的文化課應該還不錯,最起碼從之前的成績來看,沒有到需要我擔心的程度。
我覺得這樣的學習邏輯才是對的,而不是去“雞娃”。我想北京做這個雙減,目的應該也是這樣。就是讓做家長的在孩子學習成長的路上,能夠找到真正的邏輯,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