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瀛山位於重慶市綦江區東部,距城區15公里,面積約50平方千米,最高峰馬腦山,海拔1384米。老瀛山峻峭挺拔,垂直高差超過1000米,常年雲霧繚繞,氣象萬千,“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是老瀛山的真實寫照。
以老瀛山、古劍山丹霞地貌、蓮花保寨恐龍足跡群、翠屏山及古劍山木化石群、綦江龍化石和北渡魚化石等地質遺蹟為核心,加持大量珍貴人文歷史遺蹟,2009年,重慶市第一個以古生物化石為主題的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獲批。2018年4月,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得以修復,實現對外開放。
生物多樣老瀛山
老瀛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200毫米。
老瀛山地形複雜,高差大,氣候條件多樣,為古老植物的儲存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老瀛山有維管束植物165科673屬1375種,蕨類植物27科55屬125種,裸子植物6科9屬11種,被子植物132科609屬1239種。紅豆杉、南方紅豆杉、桫欏、南川木菠蘿、福建柏、潤楠和香果樹等為重點保護植物。
紅豆杉
老瀛山有陸生脊椎動物147種,其中獸類33種,鳥類98種,爬行類6種,兩棲類10種。黑葉猴、雲豹、林麝、黑耳鳶、松雀鷹、雀鷹、蒼鷹、紅隼、紅腹角雉和紅腹錦雞等為重點保護動物。
蒼鷹
因老瀛山生物資源豐富,生態良好,早在2004年重慶市就將其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紅巖坪
老瀛山位於洛磧向斜核部,產狀平緩,傾角5-8度。出露地層為中生代白堊系下統夾關組和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兩套地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夾關組為磚紅色的砂、礫岩互層,成為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層。老瀛山丹霞地貌形態以城堡狀、金字塔狀、長牆狀最具特色。
老瀛山西北,有一陡峭的金字塔狀崖壁,在陽光照射下赤壁如丹,紅崖若霞。即使在幾十公里外,也十分醒目,所在村因此而得名紅巖村。
高達30米的老瀛如來是砂岩經差異風化形成的,額頭飽滿,鼻樑挺直,輪廓清晰逼真,目光炯炯有神,宛若“如來”凝視遠方。凡來此地的遊客,無不驚為天神,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然形成的老瀛如來佛像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老瀛如來引得無數遊客慕名前來朝拜。
恐龍樂園老瀛山
空中看老瀛山,由三山二溝組成“爪”字形,形如一個碩大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巧的是,在老瀛山還真的發現了大量恐龍足跡化石,轟動世界古生物界。
老瀛山遙感影像圖
2004年5月,綦江縣國土房管局有關專家到蓮花保寨檢查地質災害,在巖壁上偶然發現了一些形狀別緻的岩石凸起,疑是遠古時期某種大型恐龍的足跡化石。
2006年10月,有關專家又在蓮花保寨的地面上發現許多疑是恐龍足跡的凹坑,經原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確認為恐龍足跡化石。之後,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和美國等專家開始陸續對蓮花保寨恐龍足跡進行研究。2012年11月,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瑞士、西班牙、波蘭、韓國、日本等國內外專家聯合對蓮花保寨恐龍足跡開展考察研究。
恐龍凹形足跡
現已查明,在夾關組9個岩石層位中,已發現古脊椎動物足跡化石656個。其中,恐龍足跡443處(有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恐龍),翼龍足跡30處,古水鳥足跡183處,且特徵明顯。
此處恐龍遺蹟主要有三大特徵,一是產出層位多,在9個層位中發現足跡化石,表明恐龍曾經在此生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說明老瀛山真是恐龍的宜居之地;二是足跡儲存型別齊全,發現了凹型、凸型、幻跡、動態足跡、立體鑄模足跡等5種足跡化石儲存型別,獨一無二;三是呈現的古生物多樣性豐富,足跡包括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翼龍類、古鳥類足跡,還有大量爬蟲類和鑽孔類生物痕跡,代表著一個龐大複雜的生態系統。
恐龍凹形足跡
經研究,專家們發現蓮花保寨是一個極具重要性的白堊紀恐龍足跡化石點,是中國儲存最完美鴨嘴龍足跡化石產地和中國儲存翼龍足跡最多的化石產地,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白堊紀規模最大的恐龍足跡化石群。
足跡化石的科研價值
根據足跡大小,古生物學家可以推測造跡動物的身高體重。蓮花保寨鴨嘴龍足跡長約40釐米,據此推算出成年鴨嘴龍大約2.4米高,6~7米長,屬於較小的鴨嘴龍體型;根據足跡的步長、步幅,古生物學家也可以推斷造跡動物行走的速度。一般來說,行走速度越快,步幅越大,速度越慢,步幅越小。據計算,老瀛山鴨嘴龍行走速度約為3.2~5.8千米/時,說明當時這些恐龍正在悠閒地散步;根據足跡化石的分佈狀況,還可以判斷恐龍生存繁衍範圍和結構類群。一隻恐龍只有一副骨架,但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跡。只要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就能證明那裡曾經是恐龍的大面積聚集區,由此大大擴充套件了恐龍生存繁衍的時空範圍。而且透過分析足跡型別,還可以判斷出恐龍動物群的結構類群、生活習性及社會關係等。
蓮花保寨棧道
人文底蘊老瀛山
老瀛山人文底蘊豐厚,有代表儒家的芙蓉書院,代表道教的白雲觀,代表佛教的天成廟,還有蓮花保寨和石達開題刻等。
蓮花保寨位於高約80米的絕壁上,由白堊系夾關組砂、泥岩互層,因差異風化而形成凹腔。凹腔長約450米,寬3~8米,高1.5~4米。從遠處看,蓮花保寨是一條橫著的小縫,很不起眼。走進蓮花保寨,可以看到凹腔已分隔成若干個大小不同的房間,作為生活居住的場所,儲存比較完整的要塞結構,目前尚有九道石門相對完好,每一道石門後的上、中、下部,都鑿有多組整齊的孔洞,用以插門槓。冷兵器時代,寨門一關,插上門槓,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走進寨內,抬頭便見“蓮花保寨”四個大字。為什麼是“保寨”而非“寶寨”?進寨約5米,左邊有一塊傾斜的砂岩,層面上是大型泥裂,還有“心”型凸起,當地老百姓一直叫它“蓮花石”。為什麼是“蓮花”?
蓮花保寨內石壁上,儲存了幾幅歷代題刻,如“綦祥乙解元、字應叔,修此避地,所費五十萬錢,時皇宋寶佑四年丙辰歲仲冬月”“寶佑初,蒙古主莽籟扣入蜀,公避患此處,誠為得所第。是年,文文山先生及第,公不與同榜同朝……”
蓮花保寨題刻
據考證,“蒙古主莽籟扣”即是今天所稱的蒙古大汗蒙哥;“皇宋寶佑四年”即公元1256年;“文文山先生”文天祥。公元125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率軍進攻四川。這一年,文天祥高中狀元,而綦祥乙解元因蒙軍大兵壓境,正在家鄉半山腰上的凹腔上,花費巨資修建蓮花保寨,準備據險而守,並沒有機會參加當年的會試殿試,當然也就沒有機會和文天祥“同榜同朝”了。不過,因為崖壁上的題刻,使得綦祥乙解元和蓮花保寨竟然因此與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文天祥、蒙哥聯絡在了一起!
蓮花保寨的最後一個寨室門檻很高,進門就有很高的空間,石壁上保留的許多柱洞表明,以前這個寨室應是上中下三層。專家考證,上面兩層應當是寨主人的臥室。再往前是一個長15米,呈S形的寨室,一側開鑿了舂米槽和料槽,另一側並排2口梯形水池,容積各約3立方米。水池臨崖有一排傾斜的石板雨棚,由於時間久遠,石板在重力作用下發生了自然彎曲,令人驚歎!
再往裡走,是一個長寬各約5米的空間,有一塊石質案板以及散落在地的灶臺石,明顯就是一個廚房。專家判斷,廚房大約建於清朝時期。可見,蓮花保寨修建至今,是生活在這裡的古人不斷建設,不斷完善而成的。
透過對蓮花保寨大量恐龍足跡、泥裂、波痕和儲存完好的要塞結構及歷代題刻研究,有關古生物專家認為,蓮花保寨是中國古人在恐龍足跡化石點上長時間生活(長達700餘年)的直接證據。蓮花保寨中的泥裂、鴨嘴龍足跡和波痕被引申為荷葉葉脈、蓮花和水環境,也成為“蓮花保寨”得名的證據。研究表明,恐龍足跡化石參與了中國部分古地名、民間傳說的形成,這些古地名、民間傳說或可成為尋找恐龍足跡化石的重要線索。由此,蓮花保寨是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同時兼有古生物學、地質學、考古學的恐龍足跡化石儲存地,具有重大的科研、科普、考古和旅遊價值。
三次造山運動與老瀛山
蓮花保寨
老瀛山在大地構造上,位於揚子地臺,區域大體經歷了三次造山運動:
一是印支運動時期,四川內陸湖盆開始形成,恐龍開始走向繁盛。印支運動距今約2.50~2.05億年。此前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經本次造山運動,地殼逐漸上升,盆地中的海水逐漸退出,內陸河湖形成。河湖周邊,地勢平坦,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植被豐茂。蘇鐵和裸子植物密佈,到處生長著恐龍的主食——蕨類,恐龍開始走向繁盛。
蕨類
二是燕山運動時期,樹木由昌盛走向衰亡,恐龍由繁盛走向滅絕。距今約2.05億~6500萬年,現今的重慶和綦江一帶抬升較大,處於淺湖或濱湖沼澤環境。氣候溫熱,雨量豐沛,水草肥美。高大喬木和茂密灌叢相間,適合恐龍繁衍,有恐龍時代之稱。
距今約1.5億年的中侏羅紀晚期,四川盆地四周繼續抬升,盆地內的湖泊和沼澤解體,分解形成瓣狀河流。河流將大量因崩塌、風化、侵蝕、剝蝕而產生的碎屑物搬運到湖泊或沼澤中沉積下來,形成了厚達數千米的四川紅層。死亡動物的遺體和植物塊體就地沉積下來,或經流水搬運到湖泊、沼澤中沉積下來,掩埋在紫紅色砂岩、泥岩中。樹木由昌盛轉向衰亡,有一些成為木化石。而恐龍也由繁盛走向絕滅,有的成為恐龍化石。
三是喜馬拉雅運動時期,丹霞地貌景觀形成。距今6500萬年,四川盆地周邊山地急劇隆升,盆地大幅下降,新、老斷層活動頻繁,湖泊乾涸消失,曾經的滄海變桑田,稱霸一時的恐龍灰飛煙滅。原先鬆軟的中生代紅色沉積物,硬結成巖,出露地表,加之遭受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剝蝕,呈現出今日可見的丹霞地貌。
責編|伍美茹
排版|溫宜妮
稽核|劉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