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農家土灶”進了上海市金山區楓涇中學的課堂。
灶頭飯那份柴火的香氣雖然搬不進教室,灶膛裡烘山芋的歡樂也很難言傳,但隨著灶壁上栩栩如生的灶畫一點點成形,學生們彷彿也能走進那“土土的快樂”。
“灶畫裡都是故事,這樣的課既讓我們親近家鄉風俗,還了解了它背後的傳承和意義。”初三學生顧思語趴在地上邊埋頭勾描邊告訴記者,功課之餘,很享受這樣的專注時刻,“我和同學都沒想到,原來爺爺奶奶家的灶頭和灶壁畫還有那麼多藝術內涵。”
如今,兩週一次、貫穿一個學期的特色課程已經讓學生們有了期待。從開始時的互動交流,說說身邊看到的灶畫;到灶畫色彩紋樣、文字佈局的探究解讀;再到動手體驗創作,繪製自己心目中的灶畫,這門“土味十足”的課越來越受到學生追捧。
設計這門課程的是楓涇中學高階美術教師婁春花。她告訴記者,在金山農村,昔日家家戶戶都有土灶,如今土灶少了,但在很多人心中,它依然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於是,利用學校美術特色教育優勢,婁春花主編《人間煙火——金山灶壁畫》一書。在各方支援下,這門課程納入“藝術育人金山模式”區域課程,從原來的“小打小鬧”,成為一門常態化課程,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們希望透過對灶壁畫題材內容、表現形式等相關知識的講授,結合實際紋樣的繪製,讓中學生更加了解家鄉,同時也能讓當地的灶頭文化得到更多關注和更好傳承。”婁春花說。
婁春花的“灶頭情結”和父親有關。她的父親婁天根是一位遠近聞名的“打灶頭”老匠人,今年70歲。在金山區楓涇鎮盛新村見到他時,老人正在家中練筆。一張鉛畫紙,寥寥幾筆,一幅《喜上眉梢圖》就輪廓初顯。“現在歲數大了,不比年輕時候,所以,平時還是得練練,在灶頭上作畫時,心裡才有數。”
“我們家三代都是手藝人,從爺爺那輩開始就是泥瓦工,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婁天根說,“像儀門、老式的房子,他們都會建。”家庭薰陶加之自身努力,婁天根很快學到了一手精湛的瓦工手藝。而作為好瓦工的必備技能之一,就是砌個好灶頭。
“十個瓦匠裡能有一兩個人砌出個好灶頭就算很不錯了。一是砌的灶頭要好看,灶壁畫也要畫得考究;另外一個就是灶頭要省柴、聚火,燒水做飯速度快,不回煙。不是經驗豐富、善於思考總結的老師傅,很難做好。”婁天根說。
現在,越來越多農村人搬到城鎮居住,“打灶頭”的人家少了。但只要翻建房子,不少農村人還是會請老師傅去砌個土灶頭。婁天根說,這兩年明顯感覺到,老手藝更“吃香”了,一些城裡人也喜歡來尋土灶做的菜飯。前不久,婁天根被請去為楓涇鎮新元村一戶農家“打灶頭”,總共4天工夫,單單畫灶壁畫,就用去了兩天半。“這還算是趕的,如果要更加漂亮,一個灶頭做好起碼要一週時間。”
婁天根坦言,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更談不上什麼繪畫功底,就靠著揣摩和勤學,練了這門手藝。聽說女兒要把灶頭文化搬進中學課堂,婁天根來勁了,自告奮勇做志願者,給學生們示範講解。
“灶畫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為主,比如鯉魚寓意年年有餘,猴子坐馬上寓意‘馬上封侯’。劉海戲金蟾、武松打虎、姜太公釣魚等圖案,算是相對複雜的樣式,會畫的老匠人已經不多了。”婁天根說,“老話說,灶頭旺,就是日子旺、家業旺。土灶進了課堂,小娃娃們喜歡上了老手藝,咱這灶頭就能越燒越旺了!”
在婁春花看來,如今的鄉村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灶頭文化是鄉村生活的一部分。“灶頭是鄉愁,承載的是家的味道,是家人的愛,更是一種民俗文化。和學生一起‘還原’農家土灶的點點滴滴,也是一次尋根之旅,尋找鄉村的根,也是尋找每個人心靈的歸宿。”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本報通訊員 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