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疑惑站無極樁要到什麼境界?是不是練到有氣感後站混元樁更好呢?實際上無極樁、混元樁都是可以的,只不過無極樁更偏於養生,而混元樁含有技擊的成分,可以過渡到技擊。
養生的無極樁練氣有3個階段,氣熟—氣沉丹田,懂氣—氣宜鼓盪,氣神—氣行九曲珠,學習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首先是練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有兩層意思:一是意守丹田,二是逆腹式(或腹式)呼吸。有機聯合起來就是用意念指導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中吸氣時腹部內收,橫隔肌上提,肺腔前鼓以達到最大容量。呼氣時腹部外凸,橫隔肌下壓,肺腔後收以達到最小容量。呼吸相連,往復推動腹腔內的內臟。
開始時用主意識指導吸氣收腹呼氣凸腹;漸漸地不需想太多就能做吸收呼凸;長久了不用想就能做好吸收呼凸。這過程中,就是增加下意識控制的成分,一直到有一種條件反射的功能。當然,即使有條件反射的功能,還是要有一部分主意識用於氣沉丹田。但已能有另一部分主意識用於其他方面,這是為學習太極拳做準備的,例如意識在拳架的平衡、攻防等等。
氣熟就是培養氣源送出的階段。先要練出丹田裡的氣,然後才能談論氣的傳送。對人體而論,如果丹田有氣,這氣一定會傳送嗎?當然不會,人體器官、肌肉、經脈、骨頭等等在開始練氣時不一定是順暢的,不會對送氣有反應。需要不斷地鍛鍊,人體組織才會有所反應,加強反應。反應明顯到一定程度達到氣宜鼓盪,懂氣就是氣宜鼓盪的階段。
氣宜鼓盪能將丹田的氣向四周傳播、自然傳播。可以做到定向傳播嗎?這就需要練習意念的指引,意念可以指導氣的定向傳播,所謂“意到氣到”。“九曲珠”有一種說法是將人的肘、肩、膝、胯的八個關節與腰共成九個大的關節。經過不懈練習將九大關節練得靈活圓潤以氣貫穿而形成“九曲珠”。另一種看法認為“九曲珠”是九個穴位:(下)丹田、中丹田(膻中)、上丹田(印堂)、百會、玉枕、大椎、命門、尾閭(長強)、會陰。丹田和中丹田在任脈上;上丹田、百會、玉枕、大椎、命門、尾閭、會陰在督脈上。小周天的執行是由丹田向下,經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玉枕—百會—上丹田—中丹田,回到丹田。氣行九曲珠是將氣運行於小周天。氣行九曲珠就是要通小周天,小周天通了以後大周天自然會通,這才算無極樁站樁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