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馬臻
01
過了英語六級就能寫好科研論文嗎?
“過了英語六級”只能說明自己“通過了”,而不能代表自己完全掌握英語。
在一開始,我想說明一個問題,是不是過了英語六級就能寫好科研論文?我認為並不能。
英語六級詞彙表中的大多數,至少在我們專業的科技英語寫作當中都是用不上的。例如下圖中的詞彙,能用到的就是between、block、by-product這幾個,其它單詞幾乎都用不上。
並且,英語六級屬於應試教育,題型主要是填空題、選擇題,雖然六級作文也是有套路的,但是它與我們的科技論文寫作差別很大。
換言之,學好英語六級有助於寫好科研論文,但是並不必然就能夠寫好科研論文。
更何況,“過了英語六級”只能說明自己“通過了”,而不能代表自己完全掌握英語。
那麼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提高呢?首先,是邏輯能力,注意整體文章的結構、每段話的邏輯和起承轉合。
其次,是學術的正確性。
最後,是學術圈一些“約定俗成”的、導師不告訴你的規則。
例如避免人云亦云,如何處理“和別人結果不一致”的情況?該引哪些文章?以及文章的定位(水平、風格和目標雜誌的匹配)。
02
科研論文的流程、形式及結構
“多讀、多改、多寫”
“龍頭、豬肚、鳳尾”
(一)科研論文的流程
科研論文的流程是這樣的:第一步,剛進實驗室時先確定研究選題,也就是研究範圍,比如說是研究人類癌症還是研究其它課題。
第二步,開展文獻調研,透過看文獻來了解別人已經做了什麼,還有什麼可做。
第三步,構思實驗點子,這方面可以與導師討論,確定具體要做什麼。
第四步,在實驗室師兄的指導下開展實驗、採集資料。
第五步,分析資料,並歸納出這些資料呈現什麼規律。
第六步,撰寫論文並且修改論文。需要提醒的是,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這個資料是不完整的,也可能是導師或者師兄提醒你這個資料並不完整,於是你就需要調過頭去重新做其他新的實驗,得到新的資料,然後將它加進論文,這樣逐漸接近完美。
第七步,投稿發表。
如何提高論文寫作水平?
第一點是需要多讀。
比如我碩士期間大概讀了100篇科研文獻,博士期間讀了大概1000多篇,博後期間也讀了近1000篇。
本科生進行科研一般需要閱讀二三十篇。
這裡推薦兩本書,一本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版的《如何撰寫和發表科技論文》,比較經典,非常適合本科高年級的學生去閱讀;另外一本比較適合研究生閱讀,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WRITE LIKE A CHEMIST》,本次講座的很多內容也參考了這本書以及《ACS STYLE GIUIDE》。
第二點需要多改多寫。
以前我讀博士期間的導師改文章很認真。每篇文章要修改5-7遍,常常是“一片紅”。
如果要提高論文的寫作水平,就需要“高手”(一般是導師)幫你修改指導,這樣才能提高。
(二)文章的形式和組織
文章有很多形式:第一種是快報,一般就是兩頁、三頁,是比較重要同時又需要快速發表的文章。
第二種是長文章。
第三種是綜述,是很厚實的文章,需要先陳述某某學者進行了哪些研究,然後評論。
第四種是學術評論、書評和文章介紹。
第五種是學術專著、書章。
這其中,80%的文章都是長文章,所以我們主要介紹長文章的格式。
長文章的骨架應該遵循傳統的IMRD格式。
第一,“I”是Introduction(引言),引言的作用是引出話題,類似於一本書的序論章節。
第二,“M”是Methods或者Experimental,注意這裡是Experimental,而不是experiment或experiments,因為它是講實驗方法的。
第三,“R”是Results,也就是實驗結果。
第四,“D”是Discussion(討論)。
一般的文章都是遵循IMRD格式,即使是《Nature》《Science》中的文章,雖然它可能沒有IMRD這種格式的小標題,也遵循這樣的順序。
當然,在引言之前還有標題、作者名字和單位、摘要、關鍵詞。
在討論後面還有結論、致謝和參考文獻。
整體而言就是這樣一個行文順序,我們在講課或者報告論文時,一般介紹主體的“IMRD”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也是最重要的。
(三)一篇文章的基本結構:“痰盂”結構
一篇好文章的總體結構就是要遵循“痰盂”結構,一些教授雖然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結構,但是在無意中也會使用這個結構。
“痰盂”結構用中國人的傳統講法就是“龍頭、豬肚、鳳尾”。
“龍頭”也就是引言部分,是從一個吸引廣大讀者的寬泛的概念聚焦到本文要描述的實驗,由大到小,所以是一個倒金字塔結構。
當中稱為“豬肚”,內容很豐滿,有各種各樣的實驗內容、實驗結果。
最後是稱為“鳳尾”,包含的是討論和結論,並從你得到的結果進行拓展,挖掘意義,高調收場,也就是由小到大,是一個金字塔結構。
下面我們就分三個板塊來介紹“龍頭”、“豬肚”、“鳳尾”。
03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
從General(寬泛)到Specific(具體)
(一)引言的目的(要實現的基本功能)
“龍頭”就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要實現幾個基本功能:第一,介紹你所要研究的領域,比如我剛才說的當今人類的癌症影響中,癌症就是一個領域,即背景知識介紹。
第二,解釋你所研究的領域很重要,即推銷,提高重要性,因為這個領域重要,所以你的文章才有可能發表。
第三,介紹別人以往的工作,把功勞給那些為你種樹,讓你來乘涼的前人。
有一句話說“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東西是新的”,你的研究必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的,你需要提到別人的功勞,來引用他的文獻。
第四,解釋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就是別人已經做了這個、做了那個,但是還有什麼缺陷、不足,有什麼gap(空檔、空隙)需要你去填補。
這一層意思又稱為“gap statement”,即填補空白。
第五,介紹你現在進行的工作,就是你做什麼、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這就是一個序或引言部分的寫法,它要涵蓋五層意思。
我們以研究抽菸對人得肺癌的影響為例陳述如下:第一點(To introduce the area of research),“近年來,肺癌成了第X大‘人體殺手’,而抽菸常被認為是病因之一。”
第二點(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area),“搞清抽菸對肺癌的數學關聯和模型對提升公眾的認識和減少肺癌發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點(To highlight the relevant, precedent works),“誰誰誰研究了抽萬寶路對美國紐約州得肺癌的影響。誰誰誰研究了抽摩爾對法國人得肺癌的影響。”
第四點(To justify the need for the current work),“但是抽紅塔山對上海人得肺癌的數學模型沒有研究過。”
第五點(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work),“有鑑於此,在本文中,我們選取上海6個三級醫院得肺癌病人作為樣本,研究抽紅塔山的時間和量對上海人得肺癌的關聯和數學模型。”
這就是寫作提綱,當然引言部分不只是這5句話,有些地方你可以進行擴充,新增內容。
(二)引言的最基本的寫法
寫引言部分的核心目的和基本功能(底線)是向讀者和審稿人說清楚“我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能夠自圓其說。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一個“基本公式”:首先說這個課題引起廣泛興趣,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其次說誰誰誰做了什麼,他們發現了什麼,但是什麼什麼還不清楚,效果還不理想。
這就是所謂的gap。
再次說有鑑於存在的問題,我們在本文中用了什麼方法做了什麼,得到什麼結果。
這就是所謂的bridge the gap。
(三)寫引言的要點
寫引言的要點在於,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
沒有什麼東西是完全新的,所以你必須要善於包裝文章,把自己的賣點給說出來,也就是交代“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文章了,為什麼你的文章值得發表?
例如,既然市場上可樂賣的很好,為什麼佳得樂有生存空間?我們可以運用經濟學理論中“市場細分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說,可樂是一種碳酸型飲料,而佳得樂不是碳酸飲料,是運動型飲料,喝了以後能夠補充維生素,也有利於補充體內的水分。並且佳得樂不含咖啡因,這也是一種優勢。這些就是佳得樂和可樂的區別,也是佳得樂的“賣點”(selling point)。
(四)如何師出有名(自圓其說)?
我們先看以下幾種表述:
> 雖然很多人研究了Y,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
> 雖然很多人搞清楚了X,但是Y還是沒有搞清楚
> 雖然有幾個工作研究了X,但關於Y的研究尚未報道
> 雖然方法X達到需要的檢測極限,但該方法昂貴且耗時
> 需要額外的研究來證實這些前人報道的結果
這些話是不能隨便說的,其言外之意在於,你能解決這些問題。
寫作時,你要確定自己的研究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然後再倒推說這個地方有問題,也就是打下伏筆。
如果你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不要採用這樣的表述,否則就成了審稿人攻擊的物件。
(五)小結
引言部分的寫作提綱是這樣的:第一步是介紹研究領域,這其中包括鑑別、界定研究領域,強調該研究領域的重要性,以及提供相關的基礎背景,在提供的過程中需要引用相關的文獻。
第二步是鑑別出一個gap或一群gaps。
第三步就是彌補空白。
最後用一句“本文我們用什麼方法做什麼東西,得到什麼關鍵的結果”這樣的話結尾。
引言部分的總體意圖就是從General(寬泛)到Specific(具體)。
最後補充一點,引言部分最好是問題導向。
問題導向實際上也是一種“馬後炮”。
你在剛開始做實驗時,其實對相關文獻和實驗內容並不熟悉,都是自己去摸索的。
有時候導師給你的目標是A,但是你自己做完之後發現得到的是A’,也就是最終的東西與你原來設想的不一樣。
那麼你就需要重新修改,對症下藥。
在寫文章的時候,重新調整角度,找到關鍵的問題,也就是找到對應你的創新點的問題。
04
結果部分(Results)
強調你的關鍵發現、提煉並表達趨勢和規律、指出並解釋反常的資料
(一)結果部分的基本概念
結論部分的基本概念就是邏輯性地闡述你的實驗結果。
大致來說,就是將結論分為幾個部分。
這個可以是對實驗不同變數引起的結果,或者研究的不同方面進行分別介紹。
在結論部分,要注意“分段”,也就是小標題的運用,並注意每段話表示一個意思,有一個主題句。
比如你這段話講了用紅外光譜來檢測,那麼就專門講紅外光譜,不要牽扯進其他儀器的內容,也就是不要一段話講兩個不同的東西。
此外,整個結果部分要有邏輯性,每段話要注意起承轉合。
一般來說寫Results基本上是看圖說話,你出現5張圖,你就按“12345”的順序去寫,這是一個基本套路。
(二)結果部分的注意
在報道資料的過程中注意實現三個功能:
第一,要向讀者強調你的關鍵的發現。
你的文章需要突出你的中心思想,強調關鍵發現,而不能平鋪直述。
比如介紹10張圖,你不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每張圖都詳細描述,花費500個字的篇幅,而是要對那些不重要的圖一筆帶過,例如說“見附件圖3”就行了。
第二,從表觀的實驗資料中提煉出趨勢和規律,並表達出來。
比如在這張圖中,你看到隨著時間的變化,資料點先上升後下降,你也需要表達出這樣的趨勢,甚至需要對可能的原因進行簡短的解釋。
第三,如果有反常的資料,也需要指出來,並進行簡要的解釋。
比如說我們環境系觀測大氣中銨離子的濃度,從5月1日到5月16日期間每天觀察,但是在發表文章的圖中,缺少了其中一天的資料點。
那麼就需要在文章中告訴審稿人,缺少的原因是因為當天停電了。
如果沒有解釋,可能就會引起審稿人的疑惑,這種疑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文章不透過。
(三)小結
結論部分的寫作提綱是:首先是佈置舞臺(Set the Stage),你需要提醒讀者你是如何得到這組資料的,並且你可以用圖表來向讀者展示這組結果。
然後是報道資料,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三點,第一點鑑定、鑑別重要的發現,第二點是描述重要的趨勢,第三點是凸顯意外結果。
(四)注意事項
首先,需要注意在處理資料結果時,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要用上去!寫作的時候一般不要描述發現科學事實的曲折故事。
不要說:“為了確定這個物質,我們查閱了大量書籍,從來沒有報道過。於是我們到圖書館找了其它文獻,發現了歸屬。”不要暗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要直奔主題。
其次,要避免使用一些詞彙和短語。
第一,要避免使用俚語和行話。
第二,儘量簡要,多餘的內容會掩蓋你的資訊,使你的讀者感到厭煩。
第三,省略空洞的短語,例如“As already st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等。
第四,避免多餘的詞語,例如“I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often used.”應該直接表述為“This procedure is often used.”“This is a problem that is……”應該表述為“This problem is……”。
05
討論部分(Discussion)
一篇好的文章不能僅僅停留在描述我們看到了什麼,更需要介紹從中體會到什麼永恆的真理。
(一)討論部分的結構
第一步是討論特定的結果。你需要提醒讀者你的結果,並解釋你的結果。在此過程中,你需要從你的實驗當中提煉出幾個要點。
比如你是研究生物的,你在實驗中加入一種藥劑之後可以殺死某種物質,為什麼能殺死呢?你就對此進行解釋,因為分子中的某個基團能夠跟某一個蛋白質結合,一旦缺失了這個蛋白質,該物質就沒有辦法生存了。
那麼是怎麼證明的呢?你是透過做了200組實驗,抽取了300個病人的樣本,病人遍佈五大洲的,因而是具有代表性的。
此外,某某等人發現另外一種藥物也具有這個基團,加入以後也能扼制蛋白質的產生,也具有效果,只不過你的效果是99%,而他的是80%。
要像這樣討論、比較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提出要點並提供證據。
第二步是總結論文。先總結你的工作,然後提出此項工作的應用(Suggest applications of the work)。
比如說你發明的這個藥物能夠殺死這個物質,治療了300箇中國人,那麼應該就是下一步推廣、應用在其他國家。此外,還要提出此項工作的總體影響(Suggest overall implications of the work)。
Implication就是言外之意的意思,比如說人類生存的合適環境是從0度到30度,如果超過40度,人類就很難生存。
太陽系或者銀河系中,99.99%的星球溫度都是500度以上,言外之意就是不適合人類生存。
但是在200光年以外有一顆星球,我們透過FAST望遠鏡觀測到它的溫度在0度到30度之間,言外之意就是那裡可能有生物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索、研究。
討論部分的總體意圖就是從Specific(具體)到General(寬泛)。
(二)討論部分四項內容
討論部分我歸納了四個要點:
第一點,根據實驗結果提煉要點,展開討論。
那麼是哪些要點呢?例如,首先我們說發現這個東西能夠消滅某個物質,這是一個現象。
那麼接著就要思考,為什麼能消滅呢?是因為這個東西能夠跟蛋白質結合,而蛋白質對於生物很重要,就這樣展開討論。
第二點,比較自己和別人研究結果的異同。
比如說我們的這個藥物可以有99%的效果,而美國人的藥物效果是80%。
第三點,提及研究結果的言外之意和潛在應用。
第四點,指出研究的侷限性,展望後續研究。
闡述侷限性的時候,一定要“手下留情”,不能過分自嘲、自貶,否則審稿人會懷疑你的文章是否值得發表。
這是一種藝術、一種技術,需要點到為止。
(三)insights
討論和結尾得注意給點深刻見解(insights),那麼就要提出這幾項內容,並至少涵蓋其中一項。
第一,這個工作有什麼含義?
第二,提供什麼新見解?
第三,對研究領域有什麼新認識?
第四,有什麼實用價值?
第五,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內容並不需要滔滔不絕地去寫,點到為止就行,善於寫作的人用一兩句話就足夠解決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直接說,這項研究為解決全球危機提供了契機,下一步我們可以嘗試測試其在歐洲人身上的效果,並進一步研究它的機理。
再比如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的結尾,一篇好的文章不能僅僅停留在描述我們看到了什麼,更需要介紹從中體會到什麼永恆的真理,這樣文章的立意就提高了。
在結尾給點insights,無論是對於科研論文,還是對於一般性的文章,都是非常必要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2009年寫過一篇文章叫“跨過求學和人生的五個門檻”,講述了我從讀書時期一直到當時所遇到的5個門檻。
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我運用了科技寫作的方法,說到:
“以上幾件和保研、出國、戀愛、求學、職業發展相關的事情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在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困難。
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咬緊牙關,都是跨過門檻的重要保障。
緣分和心態也很重要,其實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說法,這就好比一塊石頭從山頂滾下來,總會掉到一個地方停下來一樣。
長江的水在奔流著,有的水最後流向了大海,有的水流到了長江的支流,有的水最後到了稻田,還有的水最後成了瓶裝水。
正如英語成語所說,Every bullet has its billet,即每顆子彈都會有自己的歸宿。
如果我們能以從容淡定的心態看問題,“隨緣處境,以心轉境”,那麼生活就會容易得多了。”
加上這個結尾之後,文章立意就一下子拔高了。
這篇文章後來發表在《求學·考研》雜誌,他們編輯部收到了很多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想信。
我們科研論文的最後部分也應當給點insights,而不能夠只是停留在藍天白雲。
在給insights時,我們可以評論文章的侷限性和下一步怎麼做。
文章寫到最後,不能戛然而止,而要說清楚本文的意義、對這個領域的貢獻、本文的侷限性和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這樣,讀起來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而這樣做的作用就是“打預防針”和“噴灑消毒藥水”,審稿人就不會給你過多的要求,你就有一個臺階下。
06
參考文獻
不要漏引、錯引,不要泛泛而引、為引而引
(一)為何引用參考文獻?
引用參考文獻有五點主要功能(或者說目的):
第一,把credit(功勞、貢獻)誠實地分給前人和同行。
例如指出誰誰誰曾經做過什麼,他們發現了什麼。
第二,印證你提出的論點和結果。
比如你的結果和誰誰誰觀測得到的結果一致,這樣使審稿人“放鬆警惕”。
第三,列出和文獻中不一致的地方。
也就是和誰誰誰觀測得到的結果不一致。
第四,顯示你研究領域的重要性。
這就需要引用重要文獻,如果是引用水平很差的文獻,就不能證明你的領域重要。
第五,顯示你目前這個工作的時效性。
最好是引用最近三五年的文章,如果引用的是50年前的文章,那並不能證明你的工作及時。
(二)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引用參考文獻有這樣幾條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漏引重要文獻(該課題“祖師爺”的經典文獻、實驗點子類似的文獻、同行課題組的文獻)和對你的實驗有直接啟發的文獻。
你如果沒有引用,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剽竊,你不尊重學術同行。
第二,不能泛泛而引說某某課題被廣泛研究,然後列舉文獻1-20,而要有針對性地引述、印證,讓人覺得你很專業,的確是看過文獻的。
比如可以說,這個研究可以分為5個分支,有的人研究了有機反應(文獻1-3),有的人研究了無機反應(文獻4-6),有的人研究了電池(文獻6到X)……,這樣分開之後,就顯得更加專業。
第三,不能為引而引,不能引用“濫竽充數”的無關的文獻。
第四,不能錯引文獻。比如你說某某認為“……”,但其實他並沒有這麼認為,這就屬於張冠李戴了!
引用參考文獻必須按照目標刊物的特定要求,並且得一致。
比如有的刊物的引用文獻號是在句號後面的,有的是帶方括號的,這些都需要一致。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方括號前面很有可能是空一格的,不空格就是格式錯誤。
寫完正文之後,最後還有參考文獻(References),將文章中引用的文獻羅列出來,參考文獻也需要按照目標刊物的格式。
千萬不要羅列“缺胳膊少腿”的參考文獻,比如漏了標點、漏了空格,甚至漏了被引作者的名字。
一般研究生寫科技論文時,可以學會使用“Endnote”,它能夠節約你很多時間。
轉載本文請聯絡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馬臻科學網部落格。
連結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0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