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什麼是“世外桃源”?
來徽縣稻坪村看看
在隴南徽縣江陵鎮有一個神奇的小山村,猶如一顆明珠吸引著省內和周邊遊客的眼球,它就是稻坪村。2017年,稻坪村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列為國家3A級景區,它的村史館被列入甘肅省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
古建讓“歷史再現”
稻坪村是隴南市徽縣南部嘉陵江畔的一座小村子,離城60餘里,百十戶人家。村子建在半山腰,依山傍水,坐東面西,南北走向。稻坪村是聞名遐邇的傳統古村落,尤以清初尹老爺的古宅大院而聲名遠播。
盛夏時節來到稻坪村,有青山綠水相伴,倍感愜意。黑瓦泥牆、屋宇錯落的老房子,在村道兩邊沿山坡分佈,鋪排著歲月的滄桑,讓人目不暇接,從一些儲存完好的門樓、圍牆、青石街沿、院壩來看,稻坪村的古建儲存有相當的規模。
稻坪村據傳始建於明末清初,按照尹氏家譜記載,尹氏先祖從蜀移居嘉陵鎮稻坪村。依託這裡秦嶺以南、嘉陵江沿岸的氣候優勢,在此開荒種地,耕讀傳家,逐漸人丁興旺。
來到尹家老宅前,青磚砌成的大門樓足有四五米高,門樓脊獸精雕細琢、栩栩如生,門柱配以圖案精美的磚雕,大門兩側兩個石鼓被孩子們摸得油光鋥亮,彷彿是一種包漿,富足的氣息撲面而來。
踏入院落,但見整個四合院結構嚴謹。先來看上廳房,房前的臺階由長五尺、寬二尺、厚三四寸的青埂石條砌就,地基比廂房高三四十釐米,房屋為斗拱結構,門上有額:翁歸舊家,這種夫子自道的口吻顯然是舊時家長的風範,可以看出昔日的主人“衣錦還鄉”的精神追求,以及“落葉歸根”的情感歸屬。
這樣的門額在院落中還有幾處,古大門上隱約可見的“敦仁厚禮”四個大字,昭示的是尹家坪人自古以來敘之不盡的仁慈與厚道。在一座偏房門楣上方鑲嵌有“山明水秀”題字匾額,左側楷書豎刻“道光歲次乙未菊月上浣之辰”,右側刻寫“生員張次渠題書”字樣,依此可以推斷,尹家至少在清朝道光十五年已是徽縣名門望族,在稻坪村已有180多年的家史。
尹家老宅原有二十幾個院落、幾百間房屋,而今儲存相對完整的院落有四處。
當時,尹家不僅建起了尹家大院,還建起了供子嗣讀書的私塾、供女子繡花的繡樓等。每個傳統建築上都有精緻的石雕、木雕,還會雕龍刻鳳,掛詩文牌匾,十分講究。目前,村落仍遺存26座94間清代傳統建築。
青山綠水的生態之美
稻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歲月的風塵剝去了朱門風流,模糊了磚雕木刻,蛛絲結滿雕樑,塵埃糊上蓬窗。只有巍巍挺立的古民居,歷經一兩百年的風雨滄桑,依然留守著家園,無聲地講述著過往。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一處特殊的由青石砌就的壕溝,讓遊客猜它的用途。顯而易見,稻坪地處溫暖溼潤的徽縣嘉陵江流域,自然雨水豐沛,它應該是稻坪人用來排水的。
導遊笑了,這是其一,還有其二,答案竟是:防匪患。這條壕溝由後山陽坡直通溝下河壩,平素裡作為排水溝渠使用,戰亂時則是一條應急避險逃生的通道。
其實,這在稻坪村的建築佈局中已經有所體現,這種四合院的形制空間相對封閉,既利於生活,也有較強的防禦功能,便於防匪防盜,戶與戶之間有小巷道相互連通,曲折迂迴,更增強了全村的防禦功能。
古建承擔了“歷史再現”的功能,生態之美也是來稻坪村旅遊的一大看點。
村道邊還矗立著一棵美麗的辛夷花“藥王樹”,樹高近40米,冠幅超過30米,據說這是目前在國記憶體活的最大的辛夷花樹。辛夷花又名望春花、木蘭、紫玉蘭,屬木蘭科植物。春天來稻坪村看辛夷花開,已成網紅。
在稻坪村周邊,桃源溝是必須要去的景區,有龍鬚疊瀑、桃花潭、龍吞瀑布等大小階梯式瀑布40餘處,高懸的瀑布穿過峽谷,層疊九落,在巨石之間激盪穿越,山水相映,美景滋生。
景區內還有烏篷船、網紅橋、彩虹滑道、水上樂園、兒童城堡、真人CS等娛樂專案及“桃源谷”蒙古包特色民宿。
古村新貌和人情之美
在村子裡小住兩日,看小橋流水,青山如畫。累了,隨便尋一處所在,一戶院子,一座老屋,一棵樹,走近,都會有人熱情招呼。
餓了饞了,隨便哪家挑著一杆黃旗的老屋都足以安慰你的肚腸。烤饃、炒茶、漏魚、攪團、饊飯、麵皮、涼粉、豆花面,都是頗具特色的當地風味美食。如果感興趣,完全可以自己動手,參與到製作的過程中來。你也可以去後山合作社開辦的農家樂吃九碗三行子,四葷四素,全部以青泥黑豬為料,再配各色山野菜、米飯、蒸饃,清一色稻坪自產,足以讓你吃到酣暢淋漓,大呼過癮。
稻坪村正在修繕尹家老宅和儲存完整的四合院,將建成集休閒、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故居小院,打造體驗明清生活穿越遊品牌。同時,建設古傢俱、石器具及文化遺產陳展館,集中展現文化古村的歷史人文遺蹟。村裡還有時令蔬菜、水果採摘園,供遊客採摘,還將恢復70畝石埂稻田水稻種植,發展觀光農業和觀光林業,打造“森林人家”及“田園客舍”……未來的稻坪村,更加令人期待。
文/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圖片由徽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小貼士
交通路線 從蘭州至徽縣全程高速,車程450公里。從徽縣縣城到稻坪村,全程25公里,40分鐘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