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
近年來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的
重要考古發現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它橫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八個省市,全長近3200公里,擁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組織在大運河沿線開展考古工作,先後在白浮泉、萬壽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橋、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大運河故道、小聖廟、善人橋等文化遺產取得了重要成果,遺產型別包括河道、閘、堤、橋、碼頭等運河水工遺存以及與大運河文化意義密切相關的城址、寺廟等。
10月5日起,北京文博推出四期關於《近年來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考古發現》的內容,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二期玉河通惠河、西板橋遺址的考古成果。
玉河通惠河
1998年4月,修建平安大街時在東不壓橋南發現了城磚砌築的河堤和雲龍浮雕石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隨後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有河道泊岸和鎮水獸,發掘者推測為玉河堤岸和皇城牆下的水竇。
2007年4月,在東城區御河環境整治過程中,在靠近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發現有鋪設規整的石條。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發現的古代遺存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整體揭露出東不壓橋。隨後,根據遺蹟走向和文獻資料,萬寧橋和地安門東大街之間的玉河遺址,消失了50多年的玉河展露出了昔日的容顏。
清理出元代通惠河堤岸、明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清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東不壓橋及澄清中閘遺址、兩座便橋遺址、玉河庵遺址和碼頭遺址等重要遺蹟。
東不壓橋、澄清中閘、排水設施
東不壓橋西南、東北向,橋拱上部已不存在,殘存金門、金剛牆、雁翅、裹頭及少量拱券石。兩側引橋儲存較好。橋總長推測為47.1米,西引橋長20.75米,東引橋已發掘15.75米,最寬處10.5米,最窄處6.5米,金門寬5.6米,拱券殘高0.53—1.65米,引橋最上部為橋面石。
澄清中閘修建於東不壓橋上游的雁翅上,閘口寬6.1米,殘高1.2米,門槽寬0.27米、進深0.25米,閘的底部已被破壞。
最早關於東不壓橋的記載是明代嘉靖年間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昭回靖恭坊……鑼鍋巷布糧橋……”“鑼鍋巷”即今鑼鼓巷,“布糧橋”蓋因此處在明代時為布匹、糧食交易市場而名之。
清代一般稱“步糧橋”“東步糧橋” “東步梁橋”,其西側相對的一橋稱“西步糧橋”“西步梁橋” “西壓橋”,這時也應該有了“東不壓橋”的稱呼 。
“東不壓橋”的正式記載則是已經到了民國,“《地溝淤塞及坍塌地段甲冊》……北皇城根(自東北角至東不壓橋),一百七十一丈三尺……於民國四年四月,由第一段開始挑挖。” 1937年調查時該橋依然存在,1955年該橋橋洞部分被拆除 。
《析津志》記載了“丙寅橋,中閘,有記”,推測出丙寅橋即澄清中閘的位置當在今東不壓橋。
明代泊岸
清代泊岸
元代泊岸
玉河庵
元代
元大都作為國際性大都市,供給仰仗江南。郭守敬透過對隋唐大運河截彎取直的規劃設計,初步奠定了元代京杭大運河的走向和格局。
郭守敬於至元二十九年開始修建通惠河,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通航,元世祖忽必烈自上都歸,“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大悅,(即賜)名曰通惠河。”“秋七月丁丑,賜新開漕河名曰通惠。”
《元史·河渠志》記載“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至西(水)門入都城,南匯為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
因地勢西高東低,沿途置二十四閘。
明代
自永樂三年(1045年)決定建都北京,便著手修復通惠河,以便解決重建北京城的建築材料及漕糧運輸的問題。永樂四年(1406年)八月修西湖景(今昆明湖)東的牛欄莊及青龍、華家、甕山三閘附近沖決的堤岸,玉河、萬泉河等堤岸,以增加下游什剎海的供水量。
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再議疏浚之事。
北京行部建議:“自西湖景東至通流凡七閘,河道於塞。自昌平東南白浮村至西湖景東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閘。”當時只派運糧軍士疏浚了西湖景東至通州通流等7閘及河道,包括什剎海及上下游的河道和閘壩。
“永樂六年四月,設北京通州惠和、慶豐、平津、澄清至通流等六閘置官一員”,並從江西,湖廣、河南等地,徵用閘夫二千多人。可見當時什剎海供水增加,通惠河恢復航運。
永樂十五年(1417年)春正月,“命平江伯陳瑄充總兵官攢運糧儲,並提督沿河運木赴北京”。這次利用通惠河自通州浮運南方採集的大木至城內,河道還較暢通。
永樂十七年(1419年)建北京內城南城牆時,將大都城牆向南推移了二里,原在大都外的文明、惠和二閘被包入城內。
宣德七年(1432年)六月,皇上以東安門外緣河百姓居住靠近黃牆,喧囂之聲響徹於大內,命令列工部改築黃牆於河東;八月又移東安門於橋之東。至此今南北河沿一段通惠河完全包入皇城。從此什剎海以下自澄清閘至文明閘之間通惠河已不能行船;而西湖上游白浮引水渠道又因要經過明皇陵區,以風水關係不準再引用。
正統三年(1438年)五月大通橋閘建成,標誌著明代通惠河新起點的開始。
《明史·河渠志》記載“過大通橋,東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地理志》則更具體並界定了通惠河與玉河流經的範圍,“東南有大通河,亦曰通惠河,水自玉河出,繞都城東南,下流至高麗莊,入白河,即元運河也。又有玉河,源自玉泉山,流經大內,出都城東南,注大通河。”
明代沈榜說,“玉河,在縣西二十里,源出玉泉山,流入大內,出都城,東南注大通河。”
《明實錄》也稱由玉泉山至大通橋的一段為玉河。如“天啟元年,閏二月甲申,巡按直隸御史張新詔言……倘導玉河之水少遡而北,至朝陽門。”
清代
清代大多數文獻將玉泉山至大通橋的一段稱為玉河,亦有稱御河者,少數稱為御溝。
《二京賦》記載“惟玉河之澄澈,貫週迴以為經。”
《清朝通志》將從玉泉山至積水潭及進皇城後的各支到大通橋段都稱為玉河,將大通橋段至通州段稱為大通河、通惠河,“玉河源出宛平縣玉泉山,匯為昆明湖,經德勝門入西水關匯為積水潭。環繞紫禁,經金水橋,出玉河橋,達正陽門東水關,至東便門水關下注大通河。東南流,設五閘儲水濟運,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自大通河以下亦名通惠河。”
清吳長元亦稱該河為玉河,系從地安門外文昌宮迤東步糧橋入,經皮房、內織染局、御馬監東、東安門橋下,至長安左門外迤東之玉河橋出都城後注入通惠河。
《國朝宮史》也是將皇城內的諸支稱為御河。
汪佃《玉河柳詩》記載“御溝新柳暗如煙,萬縷長條碧可憐。”
清代以後
民國四年,也曾對玉河進行疏浚。以後,玉河自南向北逐段改為暗溝,民國十三年(1924年)自前三門護城河南水關到東長安街改成暗溝,民國二十年由東長安街至望恩橋(東安橋)改為暗溝。1951年至1952年全線疏浚,但什剎海不能經常向玉河放水,常年流淌的是居民排放的汙水。1935年四海下水道下游幹線修建完成後,玉河在東不壓橋處已被截斷,只留有倒虹吸管,用以保持什剎海放水沖刷下游河道,由於經常排放汙水,衛生條件較差,1955年開始施工將全線改為暗溝,工程於1956年11月完工。
西板橋
2017年,對西城區明清時期的西板橋及河道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西板橋遺址南北走向,平面呈正方形,邊長6.5米,拱圈淨跨2米,高1.7米。河道清理長度29米,泊岸儲存較好。為探討北京中心城區明代以來內金水河水系的歷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對豐富大運河文化帶、老城及中軸線文化內涵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期
北京文博將為大家介紹
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的考古成果
敬請關注!
資料來源:北京市文化遺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