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空俯瞰中軸線,天壇內壇和外壇圍成一個大大的“回”字形,周邊被滿眼綠色所包裹。近年來,天壇公園透過環境改造、修繕建綠、開發本土植被等方式推進生態建設,綠地面積增至180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90%,成為首都內城最大的城市“綠肺”。
在株行有距的常青樹木掩映下,紅牆碧瓦色彩亮麗,廣利門厚重端莊,壇牆和祭祀輿路向遠方延展。遊客行走在遊覽步道上,沿途觀賞翠柏的儀態,感觸壇牆的尺度,在廣利門前留影,穿越祭祀輿路,彷彿跟歷史對話。2019年6月,位於天壇公園西南角的原北京園林機械廠區域經過搬遷騰退和修繕整治後,恢復其歷史原有風貌,首次向遊人開放。
天壇作為壇廟,歷史上有“內儀外海”的規制,在內壇種植的樹木要求株行有距,稱為“儀樹”。在機械廠騰退區域,公園以5米為間距按規則行列種植了檜柏等樹林,其中,移植檜柏604株,移植國槐18株,種植麥冬草21000平米,綠地改造總面積36000平方米,與周邊原有綠植景觀融為一體。
兩個多月後,2019年9月24日,經過搬遷騰退和為期3個月大修,天壇泰元門復原修繕工程完工。自此,天壇圜丘壇四座天門遙相對望,歷經70年,內壇首次呈現完整格局。
為了營造廣袤蒼茫的“郊祀”意境,曾作為祭天壇廟的天壇內廣植林木。公園統一規劃,逐年實施環境改造提升工作,使園內景觀不斷改善提升,原有的“郊祀”風貌得以恢復,這也為自然本土地被的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綠色期長是天壇最顯著季節特點。每年三四月份,二月藍、早開堇菜、紫花地丁、蒲公英次第綻放,為春日天壇書寫藍調的浪漫。五六月份,金黃色的抱莖苦蕒菜、白色的夏至草接踵而至。七月到九月,狗尾草、蟋蟀草、馬唐、虎尾草、灰菜相繼上場,公園地被呈現滿眼綠色。目前,天壇公園共有自然草本植物39科137種,形成景觀的品種有二月藍及抱莖苦蕒菜,主要分佈在西北外壇及古柏二區。
作為北京地區面積最大的“古柏林海”,天壇擁有古柏3562株,其中樹齡三百歲以上的就有1100餘株,有的雄偉壯觀,有的形奇古怪,各有神韻。
經過多年努力,天壇公園綠地面積達180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90%,堪稱“古都皇冠上的翡翠”,現代城市的“綠肺”。每年來到天壇的遊客,除了為這裡奇妙的建築而痴迷,被“天圓地方”的獨特格局所震撼,更為天壇的自然之美所折服。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珊 饒強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