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官方媒體發文,提出“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很有必要,遭到輿論的一致炮轟。
頗有背景的某自媒體號評論稱,這個提法讓人非常不舒服,涉嫌物化女性。這基本代表了主流觀點。
確實,男女平等,婚戀自由,誰都不是誰的工具。
這篇文章之所以招人厭惡,就是因題害意,想做“標題黨”,反被標題誤。
這可能是網站編輯的一種慣性失誤,畢竟這個標題比“重視農村大齡青年擇偶難”更吸引眼球,單以流量論得失,標題達到了目的。
這也可能是就是作者的一種慣性寫作,作為一個在科研機構工作的老男人,動輒就是一個“工程”,隨手就會寫個“一二三四五”。
其實,閱讀理解還能保留中學三成功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這就是一篇希望重視農村大齡光棍的文章,泛泛之談,無甚高論。
只是,很多人被“暖被窩”的紮了眼,尤其是一提到要給大齡男暖被窩,很多女同志氣不打一處來。
其實,這個粗俗的“暖被窩”就是婚姻的代名詞,作者大概想用這個詞接地氣,沒想到弄巧成拙接到輿論的槍口上了。
粗俗的語言確實容易適得其反。阿Q對吳媽說“我和你睏覺”,結果把對方嚇得一激靈。即便是吳媽這樣的勞動婦女也明白,婚姻不等於睏覺,誰也不是誰的睏覺工具。當然,即便阿Q會說“我愛你”,吳媽也不一定接受。阿Q的根本問題不是物化,而是物質貧乏。
在阿Q生活的時代,“睏覺”尚不能被接受,今天竟然有人提“暖被窩”,著實是找打。
雖然男女結婚之後必然要相互暖被窩,“暖被窩”卻成了敏感詞。不知道“暖心”可不可以用,是不是物化女性,反正官方媒體上經常見“送溫暖”和“暖心”的字眼。
一樁婚姻的A面是男性,B面就是女性(個別國家和地區除外),在全社會範圍內,有大齡男擇偶難的問題,也必然有大齡女擇偶難的問題。
在農村光棍多,在城市剩女多,這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從個人權利的角度看,這些問題原本都不是問題,因為這些都是婚姻自由的必然結果。無論是相信愛情,還是相信物質,每個人都有不遷就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相信愛情,渴望婚姻,那就應該不怕千辛萬苦去追求,如果一個人不相信愛情,恐懼婚姻,那就享受自己的單身生活。最難解決的是,既想擁有美好婚姻,又害怕所託非人,想讓人給包辦個最合適的。
所以應該警惕的是,一些人動輒呼籲國家來解決男女婚姻問題。國家應該提供公共服務,甚至還可以提供住房,但是國家唯獨不能分配愛情,提供婚姻。
那篇文章讓人反感的不能只是“暖被窩”,而刺眼的應該是“工程”。
把婚姻搞成“工程”才是對人赤裸裸的物化,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應該在工程中建立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