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有了思考的能力,恐怕對生命的好奇就一起到來了吧,在這之上,人類逐漸有了意義的概念。由於彼時的科學還未開始,以及宗教和哲學的思索,人們給生命逐漸地穿上了許多神秘的外衣。後來隨著科學不斷髮展,探索的精深,過去加在生命上面神秘的殼被一層一層剝離。尤其是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它對於萬事萬物的抽象解釋顯得是那麼正確,因此人們也開始用物理學的方法來看待生命。接著熱力學的概念使得生命與非生命的界限似乎不再那麼明顯,能量守恆觀念也取代了幾千年的生命力的觀念。
生命不再神秘,也不再具有意義。即使生物學的發展已經拓開了生命在物理層面的機械論,但由於艱深與難以普及,再加上人們厚愛於機械世界的可把握性,對於生命和生命體在世界上到底為何似乎已然不再好奇。
物理的邏輯只能在物理範圍之內解釋,它如何能夠解釋物理之外的世界呢?況且它所使用的被動語態,真的適合生命嗎?依靠著數學的物理學似乎是在一個完美世界的概念、在真空上解釋這個奇妙的世界,它似乎是直接略過了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物理描述的世界真的是真實的嗎?
在斯圖爾特·考夫曼的科普作品《物理之外的世界》中,他對物理所描述的世界和它所使用的方法進行了懷疑。作者認為對於世界的機器論調是錯誤的,演化著的生命並不是機器,也不會有任何定律會限制生物圈究竟會如何變化,我們無法提前預知生命的演化。生命本身是跨越了物理與人文的,充滿無法預知的可能性,儘管偶然,但並不隨機。作者要為被物理法則除盡的生命做加法。
遠在達爾文之前,著名哲學家康德就提出了“一個有組織的生命存在,便具有這個特徵:其部分因這個整體、也為這個整體而存在。”這被稱為康德整體,作者圍繞這一概念進行著他對於生命的闡述,並且介紹了三種閉合體系:約束閉合體系、做功任務閉合體系以及催化任務閉合體系。正是這三種閉合體系,使得系統有能力繁殖自身。透過這樣的體系,作者用一種童話式的手法描述了生命的起源,以及它複雜的演化。
同時,作者發現,社會的經濟網路也與生命的演化類似:現存的事物,讓新的東西和步驟的創造性用法成為了可能。如同譯者後記中所總結的:“演化不是這樣的‘零和’遊戲。物種或經濟產品並不是競爭有限的空間,而是因為自己的存在,構建了更多的空間,為他者創造機遇,讓某一次’意外‘變得‘獨一無二’。”
如果說過去對於生命的減法使得生命失去了曾經的意義,那麼考夫曼教授的努力則是給予生命新的意義與可能性,就像他給予“活力論”這個舊日的概念以新的內涵。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生命還是應該追求創造,它不一定在現下是有價值的,然而,也許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的將來,它將為新生的事物提供一個生態位,提供一個可供入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