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訪友”淺絳彩筆洗
“秋蟬鳴樹”黃楊木印規
“秋聲賦”青花筆筒
秋景,色彩濃烈,層次分明,即使草木凋零,萬物蕭瑟,也別有一番韻味,因此,秋色、秋聲,便成為許多文人墨客吟詠的物件。今天,就以筆者收藏的幾款古董雅玩為例,請諸位看官賞一賞秋景,品一品秋意。
“秋聲賦”青花筆筒。北宋文豪歐陽修的《秋聲賦》是詠秋的千古名作,其寫秋,“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把秋天的特點用極其簡潔的語言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隻製作於清代康熙年間的筆筒描繪的便是歐陽修的“秋聲圖”,你看月色慘淡,草木零落,四周一片蕭瑟,獨立房前,聽秋聲呼呼作響,心情自然有所悲慼。在圖的旁邊,還有用蠅頭小楷寫的整篇《秋聲賦》。康熙年間的青花瓷,胎釉精細,色彩鮮豔,紋飾精美,堪稱清代妙絕,這隻筆筒直徑19.7釐米,高15.8釐米,佳作配名篇,相得益彰。
“秋山訪友”淺絳彩筆洗。淺絳彩瓷是清代末期的創新瓷器,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世,其色彩明淨晶瑩,色調對比強烈,線條剛勁有力,宛如寫意山水,更能表達中國風。這隻筆洗,平敞口、束頸、削肩、鼓腹、圈足,口徑15.3釐米,高9.7釐米,描繪的便是“秋山圖”,只見近樹蕭條,遠山靜默,江河如練,將山水畫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淺絳彩的使用,使得畫面意境遼闊,更能彰顯秋天的肅殺之意。在筆洗的另一面,有“秋山訪友”,“丙午年餘煥文作”的題款,看來,當出自清末淺絳彩名家餘煥文之手。
“秋江垂釣”五彩筆筒。五彩瓷是我國瓷器藝術的珍品,它是一種釉上彩瓷,以顏色多變、層次感強而著稱,初創於元,盛極於明,衰落於清。這隻筆筒是清代康熙年間的一件五彩瓷,它呈圓筒形,口徑10.2釐米,高12.6釐米,只見遠山朦朧,水波盪漾,青草叢生,野花開遍,柳枝低垂,一派早秋景象。河邊坐著一位老翁,他正拿著釣竿,悠閒自得地釣著魚,享受著這秋色無邊、秋景無限。
“秋蟬鳴樹”黃楊木印規。印規於今已經不太常見,它是古人鈐印蓋章時用來定位的工具,也叫印矩。在寫詩作畫的古代社會,它是很常見的。這隻印規為黃楊木所制,呈“L”形,內側拐角呈圓形,左下角和右下角有弧度,高12.7釐米,寬7.6釐米,就像現今的“L”形尺子。印規上雕刻著一隻秋蟬,只見它趴在柳枝上嘶鳴,雖然已經走向生命黃昏,仍發出不平之聲,為天地爭聲,為自己正名,令人肅然起敬。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便在古玩上,我們也能領略秋色之美,陶醉於秋聲之雅,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