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彬
“暖被窩”這個詞火了。
湖南省湘陰縣政府網站公佈了縣民政局就政協委員《關於重視農村大齡青年擇偶難的建議》的回覆,“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婚姻問題正在逐步由個人問題轉化為社會問題”,並明確“鼓勵女青年留在家鄉”。
之後,有媒體刊發了評論《“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很有必要》(之後改動了標題),稱:娶媳婦難不是小問題,它關係到鄉村振興,關係到農業農村現代化,關係到民族的未來。
雖然,湘陰縣當地做了澄清,“只是鼓勵,不一定非得要她們留下”。但是,網友們很快“劃了重點”:“單身男年紀大了生病沒人服侍”“暖被窩”。這樣的表達實在是太刺眼、粗俗、粗鄙,透著對女性的不尊重。
網友紛紛吐槽:“都不遮遮掩掩了,女性就是暖被窩+生育的工具了?”“覺得被窩冷,一人發個熱水袋就行,不貴!”
話糙理不糙。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工具,無論男性、女性,還是大齡、老齡,都不應該被工具化,誰也不應該是誰的“暖被窩”的工具、生育工具,政協委員建議、政府部門回覆也應從憲法所保障的男女平等出發,否則,從男性主義、極端功利主義角度來思考農村婚戀問題,註定只能是俯視的、工具化“她者”的,只會把問題鬧得更僵。
從1950年代的《婚姻法》到如今的《民法典》,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包括結婚的自由、不結婚的自由)是我國法律保障的公民權利,這些平等、自由的原則貫穿於新中國的歷史中。中國人,無論男女,都不能接受“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男尊女卑”等封建勞什子藉著國家鼓勵生育的當口又粉墨登場、死灰復燃。
中國當下的確面臨人口紅利減少、適齡人口婚戀意願不高等現實問題,但是,這不是要“走回頭路”,解決農村“光棍”問題、養老問題,不能以犧牲女性為代價。相反,正是很多封建殘餘思想——比如,女性要承擔更重的家務勞動、育兒責任,還有家庭暴力——還在興風作浪,才導致更多女性徘徊在婚姻大門之外。
在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課題組做的婚戀調研中,女性表示“不結婚”和“不確定會不會結婚”的人數佔43.92%,比男性多出19.29%。調研報告得出不願結婚的原因就包括:女性對“母職懲罰”的擔心,以及“寧缺毋濫”的擇偶觀的影響。
農村的“光棍”問題是真問題,但是解決之道肯定不是“為了生育而生育”。前兩年,著名作家賈平凹寫的《極花》,講的是女性被拐賣到農村的故事,幾乎引發全民討伐。賈平凹借用農村老光棍的話說:“我家在我手裡要絕種了”“熊貓要拯救,為什麼不拯救這些農村光棍?”但是“拯救光棍”不能以犧牲、物化女性為代價。
討論這個話題,一張嘴就是“服侍”“暖被窩”,這注定是蓋歪了樓,相關建議沒有起到“鼓勵女青年留在家鄉”的效果,反而成了“勸退女青年”。
為什麼農村大齡男無人“暖被窩”?答案就藏在問題中了。
編輯|沈關哲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