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是構成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於維持生態平衡、調節水迴圈、促進物質和能量流動具有重要作用,並常作為氣候變化的指示器應用於生態系統的動態監測和評估。
研究顯示,生態脆弱區對氣候變化響應敏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訊號放大器,而高亞洲地區(HMA)作為亞洲乃至全球的氣候響應敏感地,是區域環境對氣候變化響應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究HMA植被動態和驅動機制對於深入揭示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反饋具有重要意義。
a:高亞洲地區,1982-2015年HMA生長季;(b)NDVI(c)氣溫-Tmp和(d)降水-Pre-的空間分佈
遙感和地面植被觀測資料表明,氣候變暖促進了全球植被綠化,HMA的升溫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在如此劇烈的氣候變暖情況下,HMA的植被動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針對這一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亞寧團隊使用最新的植被和氣象資料(GIMMS3g NDVI和CRU),調查了高亞洲地區的植被動態並量化了氣候變化在植被動態中的貢獻率。
1982-2015年HMA生長季(GS)、春季(SP)、夏季(SU)和秋季(FA)植被動態驅動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在過去30年,HMA總體呈現“暖溼”趨勢,氣溫呈持續上升趨勢。1982-1998年降水量增加(1.16mm yr-1),而自1998年開始逆轉(-2.73mm yr-1)。同時,HMA的NDVI在1998年之前為增加趨勢(0.012/10yr),之後趨勢逆轉並下降(-0.005/10yr)。HMA植被褐變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和降水變化的雙重影響。
HMA氣溫的升高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全球變暖引起的水汽壓虧缺增加,加速了地表水的流失和消耗,也加劇了土壤水分的虧缺。陸地蒸散量的異常增加遠遠超過降水,區域缺水加劇。氣候變化是驅動植被和水分動態的主要因素,最大比例達到41.9%。
相關研究成果以Continuous warming shift greening towards browning in the Southeast and Northwest High Mountain Asia為題,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