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篇中寫到: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這種感覺愈發強烈。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移動支付成為人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金支付方式已經式微,升級為了移動支付,基本上人們出門只要帶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大江南北了。從線上到線下,從家庭日常水電氣話費支付到交通、旅遊、酒店、餐飲,移動支付憑藉其高效便捷的支付體驗,打破了傳統支付方式在空間上、時間上的侷限性,不僅方便了百姓生活,推動了社會進步,還提升了中國的金融科技水平。然而,數字支付江湖的出現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和金錢觀。
南方週末微信公眾號曾發過一篇推文《父母掃碼付款的時候,孩子以為手機裡有刷不完的錢...》表示手機支付的便捷性不該成為讓人忘卻“真實金錢”狀態和柴米油鹽重量的因素,合理消費,是生活教會我們的原則。不得不承認,別說孩子,成年人或多或少也在享受數字支付便利的同時經常感慨“錢都去哪了”,數字支付下的金錢“虛無感”逐漸成為人們的“通病”。
當手機裡代表金錢數額的一串串數字不斷跳動的時候,人們並未感到緊張或者心疼,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借用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的一句名言:所有時代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人們一邊享受著數字時代所帶來的便利,另一邊卻毫無防備地被數字支付帶走了“現金感”,被迫進入數字時代所營造的“賽博格”空間之中。
在移動支付盛行下,現金消費逐漸成為過去式,消弭了付錢時五味雜陳的現實感,使得人們失去花錢的感覺,相應的理性消費也便成為一種“奢侈品”。
你有多久沒有用現金消費過?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錢太好花了”?人們對於金錢的感知逐漸在數字支付環境下消解,虛擬消費使得人們在購物體驗上獲得一種“虛無感”,即科技賦能下的“現金感”缺失。這種缺失使得人們看似在自主消費,實則僅僅是開啟錢庫大門的工具。
“現金感”的缺失在孩子身上尤為明顯。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他們,大環境包裹下使得他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科技的迴響,各種移動裝置應有盡有,同時伴隨著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呵護,他們本就對金錢和價格缺乏應有的敏感,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更讓他們容易產生一種快感和“有錢任性”的幻覺了。超前消費,網遊“氪金”,盲目打賞...他們習慣於“任性而為”,金錢的虛無感使得他們從未考慮高額支付後對收入微薄的父母意味著什麼,這種跨代際的金錢和消費“鴻溝”,很大程度上,源於對金錢感知的缺乏。
同樣,“現金感”的缺失對於成年人的影響亦不可小覷。年逾五十心甘情願花錢打賞明星高仿號,“剁手黨”“山羊黨”等消費群體愈發龐大,不少成年人感慨:手機支付10000塊都覺得“毛毛雨”,現金1000塊花出去都覺得肉疼。還是現金有實物感,只有現金消費的時候才能感受到父母的血汗錢來之不易。如果刷卡,就是一串數字而已。
數字支付時代的來臨如同硬幣的兩面,一面是便利,一面是虛無。當前,人們的“現金感”確實要比想象中更為匱乏。就如同網友唏噓的那樣,以前,父親顫顫巍巍掏出口袋裡皺巴巴的鈔票,我們一眼能看出他的窘迫。如今,我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的時候,孩子卻以為裡面有用不完的錢……技術顛覆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製造著“虛無感”。
何謂凝重?父母消費時從口袋裡掏出裡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現金時便是凝重;何謂疼愛?父母的錢包永遠都是“癟癟的”,還毫不猶豫地滿足孩子便是疼愛。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拮据,這些也都是現實所蘊含的“真實”。
打破“虛無”,喚回真實,先從認識“金錢”,學會“花錢”做起。不管錢是來自於父母手心攥緊的“紅綠紙”,還是手機裡跳出來的一串串數字,這些都蘊藏著辛苦與勞動,應該認識到錢並非憑空產生,學會收斂性消費,讓自己踏踏實實的深入骨感的生活狀態之中,在芸芸眾生裡做一個普通人,謹記謀生不易,“芝麻開門”並非開啟錢庫大門的鑰匙。
其次,應當做到財不外露,保護好自己的私人利益。紀伯倫曾說過:“假如你把秘密洩露給了風,就不應該責怪風把秘密洩露給了森林。”花錢,掙錢等涉及金錢的事情都是個人私事,包含著私人利益,儘管這種利益來自於銀行卡里的數字貨幣。應該學會構建私人“小金庫”,隱藏自己的私人利益,在隔絕錢財外露中學會剋制消費,把“錢”看“重”,防止過度消費。
最後,要提高數字媒介素養和消費意識。知曉數字支付的利弊,判斷數字消費的優劣,懂得開啟免密支付的利害,將消費主動權緊緊握在手中。同時,提高消費意識,多些基於道德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意識下的合理消費,做一個有責任的金錢“擺渡人”。
每一分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打破金錢的“虛無感”,迴歸現實、合理消費,形成健康的消費觀和金錢觀,才是數字化生存下的正確姿勢。
文/陳海明 (西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