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幾種物態變化,從今天開始咱們就來聊一聊聲音的那些事兒。
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怎麼被我們聽到的,是生物學的範疇。暫且擱置一邊不談——更何況,如果連聲音是什麼這個問題都沒有搞明白,生物學講得再大徹大悟也無濟於事。所以說:要想學好生物學,還得物理玩跨界。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如何發出聲音,再來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用鼓槌敲擊大堂鼓、摩托車發動機發動、吹笛子,以及……
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呢?對不起沒關係?
答案顯而易見: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不知道,並不妨礙其他人知道。物理學家們就彷彿知道些什麼,為此他們做了無數次的實驗。終於在熬死了無數腦細胞之後,終於有了不得了的大發現。這個發現還得從一種器材說起——音叉。
聽上去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其實就是個高配版的大叉子,底部插在大木盒上,這個木盒內部空心,一側開口,美其名曰“共振箱”,如果用小錘子輕輕砸一下……
哦不,跑錯片場了。得用專用的,一端有塑膠團,像極了狼牙棒的專用小錘子輕輕敲擊,然後音叉就會發出聲響。
本來一邊砸人一邊敲音叉挺愜意挺解壓,但是偏有人營養過剩,多半是前任淹死鬼,沒事兒泡麵玩兒。
這一泡不要緊,一泡,有趣的事兒就來了。
正在發聲的音叉浸入水中,立刻激起了一陣水花,同時聲音也很快靜止。
本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千萬不要學我轉載
這是為什麼?物理學家們的矢志不渝感動了天帝?他們又不是愚公,有點不太像。微生物集體投水祭祀阻止2012世界末日?
物理都沒弄明白,自然更不可能想到生物這茬。
哦……哦!難不成是……是……原力?!!
OMG!!!
太假了!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管它是對還是錯,反正就是有問題,就是這麼不講理。
前看後看,左顧右盼。把老鼠洞都翻了個底朝天之後,物理學家們一口咬定: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
這句話對嗎?當然對了。大家可以換一種方式驗證一下,這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嘗試的:伸出你的左手(右手),不跟我一起做慢動作,而是伸出手抵住喉嚨,發出聲音就成。這時可以明顯感覺到喉嚨的振動,至於什麼東西在振動發聲……先學好物理,再來學生物吧!
注意:嚴格上來說,“振動”與“震動”二詞有著明顯的區別,在聲學的範疇中,總是使用“振動”一詞。
想必大家對“振動”這個概念都不陌生,振動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帕金森式的來回晃動,一來一回、一起一伏。音叉和鼓的振動很好理解,但扇耳光的響聲又是什麼呢?
注意:我們的手和臉幾乎不會振動,即使振動也微乎其微,所以手本身的振動不會引起太大的聲響。啪啪聲其實是手和臉引起了空氣的振動。專業演員都非常清楚,扇耳光並不是力氣越大聲音越響,技巧比力度更重要,能最大化引起空氣振動才是核心關鍵。因此當聲音大時,打得反而不疼。有條件的請千萬不要現場嘗試。
比如在寶萊塢榮譽出品的冒險劇、高速飆車劇和導演吐血跳樓清倉大甩賣的動作連續劇三維一體三位一體的史詩級大片中,保羅·沃克猛扇淨水機十數耳光,淨水機卻表示不疼,正是因為……
開個玩笑。
請大家想一想,物理都沒搞明白,生物可講不明白,還是改天再聊。
如此說來,振動就是聲音的本質了,但是物理學家掘了人家祖墳,還不依不饒,要扛著鋤頭去刨“振動”的祖墳。
他們挖到了什麼?葵花寶典?當然不是。實際上他們挖到了“波”。
什麼是波?物理學家們再次追根溯源,這次他們陰差陽錯地挖到了
寫在後面:要相信Made in China 的6G基站是不可能出現網路卡頓的現象的!
事實上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聲音的產生機制,因此由音叉發現這一故事純屬虛構。如果說得再不悅耳點,就是瞎編亂造。這僅僅是藝術美顏的效果,但這一美顏,彷彿成了杭州醫美機構的產物。
音叉是近代物理學家的寶兒。用它做的上述實驗十分典型,十分直觀,且易於大多數人的理解,因此作為杜(瞎)撰(編)的材料。
圖:崔乘 文:周奕行
by 鉿氟苛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