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年種植,農家肥不充分腐熟,防治方法不當,導致地下害蟲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蠐螬,別名白土蠶、地蠶等,是花生生長期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導致花生爛果空殼,一般減產10%左右,嚴重時,損失可達30%以上。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花生蠐螬是怎麼危害花生,它的發生原因以及如何防治。
一、花生蠐螬危害特點
7~8月份是花生蠐螬幼蟲危害最嚴重的時期,主要以幼蟲潛藏在土壤中危害花生莢果和根系,莢果期受害,果柄被咬斷、幼果被咬傷或蛀入莢果內取食籽粒,受害的莢果上常留有“黑窟窿”,危害嚴重時,可將籽粒全部吃光僅留果殼;也有的咬斷果柄使莢果發芽、腐爛,不僅造成花生減產,而且還大大降低其商品價值。
二、花生蠐螬發生嚴重的原因
1.防治幼蟲的時間不在最佳控制期
蠐螬的適宜防治期為幼蟲1 ~ 2齡,但不同花生產區蠐螬的適宜防治期略有差異,多集中在每年7月10日左右。大多數農戶在6月中下旬開始防控,早於防控的適宜時間,防控效果很差。因此,掌握正確的防治時期,合理防治花生蠐螬幼蟲十分必要。
2.花生蠐螬的抗性增強
連續幾年使用相同或同種農藥,使害蟲抗藥性倍增,導致花生蠐螬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因此,降低蠐螬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的科學途徑是交替使用藥物、新農藥和農藥混合物。
3.只注重對幼蟲的控制,而忽視了對成蟲的防治
大多數農民只使用土壤處理和藥罐墩來防治花生蠐螬。這兩種方法只能控制幼蟲,不能防治成蟲。正確的做法是既防治成蟲,又防治幼蟲。
4.灌裝技術不到位
花生蠐螬有隨土壤含水量垂直升降的習性。土壤含水量高時,蠐螬離地面近,土壤乾燥時,蠐螬離地面深。因此,在灌溉時,需要使藥液充分滲透到害蟲所在的地方。
5.大面積種植楊樹為成蟲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隨著楊樹種植面積的增加,不僅為成蟲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增加了防治難度。由於條件限制,難以統一防治,成蟲防治面積小,導致蟲源基數逐年積累,危害逐年加重。
三、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1)深耕土壤,年前深耕土壤,結合越冬水,有效殺滅越冬蟲卵。
(2)人工誘捕,傍晚為其交配時期,利用成蟲趨光性進行誘捕,可有效降低蟲口基數。
(3)合理輪作,和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
(4)7-8月卵的孵化,適時澆水抗旱,可降低卵的成活率。
2.化學防治
(1)在播種前用藥劑處理土壤,用5%辛硫磷顆粒劑60~75 kg/hm2,撒於地表,隨耕地翻入土中。
(2)藥劑拌種。常用的有辛硫磷,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噻蟲嗪等等。透過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的危害,保護種子和幼苗期不受蟲害。
(3)花生在結莢之後,也是蠐螬的高發期,在生長期內也要進行防治,並且要提前預防。比如說八月份蠐螬危害嚴重,這時應在七月下旬就要進行用藥了,可以用噻蟲嗪顆粒隨水衝施或者撒肥料時一起用,或者用殺菌劑進行噴霧。
(4)預防增產,噴施高收增產套餐
第一遍用高收·方方面面增產套餐:苗期至初花期
作用:壯苗促花、生根壯根、高抗重茬、預防苗黃、苗弱、小葉、卷葉、死苗、爛根、青枯病根腐病、莖腐病、葉斑病、鏽病增加根瘤菌含量、增加花生長勢。
第二遍用高收·方方面面增產套餐:謝花末期至結莢期株高
作用:控制旺長、增加產量促進結莢,防治鏽病、葉斑病,補充微量元素。
第三遍用高收·方方面面增產套餐:結莢期至膨果期花生收穫前 25-35天噴施
作用:提高飽果率、壯杆、保葉不早衰、預防花生葉斑病、鏽病根腐病、莖腐病等,達到活稈成熟早收!
防治蠐螬還有用麩皮炒香拌藥劑,在傍晚撒在田間。但目前主要還是藥劑防治,建議和物理防治相結合,希望以上的方法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