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是我們越來越多的就業職工能夠享受到的保障了。2021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達到了32859萬人,相當於城鎮就業人員的71%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不過很多人在參加社保時總認為,繳納五險一金是義務,並不瞭解繳費基數高有哪些好處?
住房公積金繳費高的好處顯而易見。由於住房公積金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相同的部分,全部進入公積金個人賬戶。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可以在個人買房或者退休時一次性提取(青島允許無房戶一年提取一定額度),也可以用於償還貸款。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的餘額,在一些地方甚至直接關係著個人可以貸款的多少。
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典型代表。參加養老保險繳費時,像企業職工參保繳費,個人是按照本人繳費基數的8%繳納的。這部分錢會全部進入個人賬戶,用於形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因此餘額越高、養老金越高。如果參保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沒有領取完就去世了,其餘額可以繼承,肯定是不會虧本的。
企業繳納的部分會進入統籌賬戶,跟個人繳納的分開無關。而且企業的繳費基數本身也不等於個人的繳費基數。有些地區甚至按照企業工資總額繳納社保,而不是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總和。統籌賬戶部分用於支付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支付完畢以後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除此以外,還有參保人去世以後的喪葬補助金、撫卹金、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當地規定的一些補貼補助等等待遇。如果說職工本人的繳費基數高,相應的繳費指數也會高,繼而提升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我們退休養老金實際上是首先在退休的時候計算出養老金,然後每年按照國家統一養老金調整的通知進行調整。國家在養老金調整的時候,近年來一直堅持貫徹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用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相掛鉤的模式,這樣養老金高的會始終高下去,而且高出的金額會越來越多。
醫療保險待遇,很多人可能覺得繳費高低都一樣,反正報銷比例相同。實際上職工本人繳納的部分,是個人繳費基數的2%。這一部分繳納的錢數會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而且單位繳納的統籌部分也有一定比例進入個人賬戶。像深圳市是40歲以下的參保職工按照繳費基數的5%計入個人賬戶的,40歲以上記入比例是5.6%。因此,對於個人肯定是不虧本,也是很划算的。特別是退休以後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記入比例,一些地區也跟本人的基本養老金掛鉤。
工傷保險,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跟本人的繳費基數相關的,繳費基數越高傷殘補助金就越高。另外,還有傷殘津貼的待遇也是跟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掛鉤。
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目前是兩項不跟繳費相掛鉤的保險,但是一種個人無需繳費,一種個人繳費比例不高,影響不大。
總體而言,儘管社保和公積金都是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的部分,但是職工的繳費錢數越高,對於職工的利益保障肯定是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