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在我們種植的糧食作物中,具有統帥地位,素有“南稻北麥”之稱。總產、單產連年取得新高,但生產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如近年出現的小麥免耕種植技術。這對於長年在外打工者可謂是福音,也有人覺得不可思議,讓人產生許多疑問。究竟是傳統的深翻細耕好?還是免耕好呢?下面談談個人意見,供大家討論。
什麼是免耕法
免耕法是保護性耕作的別稱,是美國為保持水土流失而採用的一種耕作方式。其核心內容就是原有耕層不打亂,最大限度地減少耕作,將上層秸稈留於地面,應用機械將種子與化肥深埋土裡,採用化學除草。其目的是保護耕層,省工時,節約成本。
美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應用,防止土壤侵蝕。但美國也不是全部土地都是免耕,免耕面積到現在只佔耕地面積50%不到,其中還有少耕、壟耕等方式。只能說明免耕適合於他們部分地區的自然和土壤條件,還不適合於全部地區。
種小麥能否採用免耕法
在我國沒有使用面積比例的報道,能否適用?沒更多的成功經驗的介紹。只是在西北乾旱地區進行小面積試驗,據說小麥取得208.6公斤的好收成,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自然條件和土質於大多數地區是不一樣。也可能免耕法適合於當地氣候條件和土質,在當地可用。能否在其它地區使用?能否用於其它土壤,我認為還需試驗。如果現在大力推廣免耕法種植小麥,我認為是不可取的,理由如下:一是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畜禽養殖少,有機農家肥積制少,甚至沒有,向土壤施用量自然就少,基本上都是施化肥取得高產,所以土壤就板結。二是機播機收碾壓,也造成土壤板結。三是採用化肥除草,中耕鋤草不需要了,減少土壤人為翻動,自然就有些扳結。本人認為只有消除板結,深耕細耙,疏鬆土壤,才是種好小麥最基本的條件。
深翻細耕是種好小麥的前提
小麥生長需要根系在土壤中吸收養分,為了使小麥植株健壯生長,必須使土壤成為一個肥、水、氣、熱相互協調,具有良好結構,通透性適中,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旺盛,肥水供應充足的“營養基地”。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對小麥種植地進行科學地深耕,這是因為:
1,消除土壤板結。我們耕作制度帶來土壤板結,如小麥一玉米(大豆)一小麥輪作,收割小麥後,不耕地直接下種玉米(大豆),兩季收割機械碾壓,土壤板結,達不到小麥對土壤要求的條件。所以種麥前必須要對土地進行耕翻,這樣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結構,增加保肥保水性,能為小麥生長提供充足養分。
2,使土壤肥力充分釋放出來。深翻細耕能將15㎝以下的“死土”變“活土”,即活化土壤,促進有益微生物旺盛活動。對潛在的有機質進行分解,從而增加土壤肥力。農民說“鋤頭、犁頭有肥”就是這道理。
3,對於秸稈還田地塊來說,深翻細耕,能將秸稈翻入深埋,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腐爛速度,有效元素得到有效釋放,增加土壤肥力。
4,減少病蟲發生,深翻由於機械自然作用,殺死蟲卵、成蟲及病菌孢子,減少小麥病蟲害的發生。
因此說深翻細耕是種好小麥的前提條件,是奪取高產再高產的基礎。如果使用免耕法,沒有了這個良好的前提條件,要想奪取小麥高產是不可能的。
如何深翻細耕
1,深翻土地要逐年加深,一般毎年不宜超過5㎝,最後耕層保持在20㎝。
2,耕地宜早,不宜遲,因為耕後肥料與土壤有個融合過程。前茬收穫後趁墒立即耕耙,可延長土壤休閒時間,有機質更能充分地釋放養分。耕地與施肥相結合,有機肥或秸稈要深施,加速肥料的分解和釋放。
3,犁耙同時進行,有利大坷垃的消除,使土壤能達到上無坷垃下無暗垡。
總之,現階段種植小麥還應深耕細耙為宜,至於免耕種植法,還不宜全面推廣應用,可在有些地區試驗性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