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21日,中國軍隊在淞滬戰場大場方向發起反攻,反攻部隊涉及到三個師,全線反攻。
而中國軍隊為什麼要向大場地區一次性投入多支部隊進行反攻,這個和日軍的作戰部署有關係。
大場鎮為何如此重要
在當時的戰況中,淞滬戰場的戰線已經呈膠著之勢,直趨嘉定、遮蔽南翔的企圖已經不能實現,因為這裡的中國軍隊左翼作戰軍的抵抗非常的頑強,這裡也是當時淞滬會戰最為激烈的戰場,為什麼日軍要從嘉定這頭走?
原因是突破這裡就可以繞到中國軍隊中央陣地的側背,包抄中國軍隊,但是這目前來講,這件事已經行不通了。從上海派遣軍登陸到9月30日,上海派遣軍的第3和第11師團就傷亡了一萬多人,血肉磨坊羅店推進了3公里。
所以日軍隨即改變了策略,放棄攻佔楊涇河西岸的企圖,直接從中國軍隊的中央作戰軍所駐守的大場鎮進行中路突破。
日軍的目的非常的明顯,就是想從大場突破然後蘇州河,把上海北面的中國軍隊全部消滅,當時大場還被中國軍隊佔領,而對面的薀藻浜陣地已經是炮火連天,如果薀藻浜失守,日軍直趨大場,中央作戰軍就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看地圖)。
連松井石根都說:攻大場,須渡蘊藻浜。
日軍第9師團在強渡薀藻浜後,在南岸建立起來一公里的陣地,就這樣,日軍的進攻目標已經直接指出了就是大場,而在薀藻浜的一線陣地上,中國軍隊傷亡慘重,新開上來的川軍第20軍以及湘軍第19師均都打光了,而這個地區的稅警總團雖然裝備先進武器,但是同樣是傷亡慘重。
大場陣地的穩固,關係到上海和數十萬中國軍隊的命運,所以,在10月間,淞滬會戰的主戰場轉移到了薀藻浜和大場沿線一帶。
當時中央戰線的中國軍隊面臨的情況非常的糟糕,頭上是日本人的飛機和炮彈,身體泡在積水的戰壕當中,屍體泡在泥水中開始腐爛,一線部隊甚至連飯都吃不上,連羅卓英都回憶因為飯送不上去,出現了士兵餓死的問題。.
當時淞滬會戰的中國士氣非常的高昂,在1937年,是抗日救亡的高潮時期,淞滬會戰之所以堅持這麼久,其實從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的表現看,有誤了事的,有丟陣地的,有抗命的,但是就是沒有屈服和妥協,各派系軍隊均是如此。
大場反擊是怎麼回事
薀藻浜地區同樣戰事焦灼,總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第三戰區打算開展反攻,當時副參謀總長白崇禧是支援的,而且是力主反攻。
而反攻的主力,放在了第48軍身上,第48軍是桂系部隊,於10月15日開進上海戰場,接替川軍陣地,當時中央軍各部隊已經都打得差不多了,而新上來的桂軍,除了士氣高昂外,武器在地方派系裡也是很先進的,按照第21集團軍兵站分監藍香山的回憶:桂軍在抗戰前已經買了5萬支德國槍,1000挺機關槍,鋼盔5萬頂,而且,在上海戰場的地方軍中,桂系戴有鋼盔,穿黃色軍服,與其他部隊不一樣。
在當時很多人認為,桂軍在地方派系裡最能打,因為桂軍民團辦得很不錯,訓練也比其他部隊要完善,士氣高昂,裝備較為精良,所以認為在各地方軍中,桂軍被認為最能打,連桂軍自己都預設這個說法。
顧祝同跟老蔣碰頭後,認為可以試一下。為此,老蔣前往蘇州跟顧祝同、白崇禧等人商量作戰部署,最後定於10月21日晚進行反攻。
第21集團軍的部隊番號為:第48軍,下轄173、174、176三師。第7軍,下轄170、171、172三師,共六師。
大場反擊到底投入了多少部隊
當時說桂軍一下子投入了6個師對大場進行反攻,是不正確的,純屬以訛傳訛,第三戰區的第5號作戰命令寫明是6個團編成攻擊軍(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文獻要寫成8個團,而且其他內容一模一樣)。
而具體的命令來自於中央作戰軍10月19日第8號命令,要求第21集團軍新到之部隊編成攻擊軍,協同左翼部隊開展攻勢..........
而廖磊在給第21集團軍於10月20日16時在章家巷前進指揮所下達的命令為:第19師(湘軍)附第1022團策應攻擊軍戰鬥,173師附1025團(174師所屬)接171及174師陣地,在攻擊開始時,協同攻擊軍戰鬥,另一部守衛原有陣地。174師(520旅)在桃源濱到談家頭原有陣地一線準備攻擊,176師(只有1051團,該師514旅22日到達戰場)附1020團(173師所屬),在姚宅、陳家行一線陣地準備攻擊。171師(511旅,欠508旅)為攻擊2線師。
這六個團,就是這麼來的,173師1020團,174師1025、1039、1040團,176師一個團1051團,171師1022團。當然了這些番號是根據戰鬥記錄寫的,其實,進攻的6個團非常的模糊,沒有詳細的說明,有的出擊了有的沒出擊。
日軍對於陳家行陣地草圖
從攻擊陣容上看,第7軍只有一個團參加大場反攻,也就是說,大場反攻的21集團軍裡只有48軍三個師加第7軍一個團出動了,結合參戰桂軍將領的回憶,當時是48軍三個師由原陣地出擊,步兵單幹,一線平推,各級指揮官手中無一預備隊。
那麼,當時參加大場反攻的第21集團軍總共來了多少部隊呢?
根據第三戰區10月15日第4號作戰命令關於中央作戰軍部署的部隊番號,第21集團軍的部隊番號為第171、173、174、176四個師。而沒有看到第172師的蹤跡,因為172師在連雲港,170師來淞滬了嗎?來了,但是沒有帶出來番號,根據當時170師團長沈治的回憶,第170師是在大場地區擔任防禦的,所在團的番號在171師下面,即1016團,也就是508旅,508旅沒有參加大場反攻,這一點在任何回憶錄裡都能確認。
先期來到淞滬戰場的第21集團軍的番號是怎樣的呢?比如殉國的522旅旅長夏國彰,其部隊番號居然隸屬4個師之多,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就和當時的戰鬥編制有關係了,因為抗戰爆發,各部隊北上抗日的實際出發時間均不一樣,第7軍和第48軍所屬各部隊原掌握的部隊已經拆分,比如第170師下屬508、510旅,但是到上海時其實48軍下面的三個旅是第7軍的,而48軍隨後出發的三個旅,直接調撥給了第7軍,是519、522、528三個旅。
比如第48軍174師522旅隨後補充到170師,508旅調撥171師,由於後來吳福線的潰敗,第170師522旅進駐吳興,但是在夏旅長殉國後,給出的資訊是174師夏旅長。170師另一旅番號多少呢?是519旅。
所以在很多書中,能看到夏國璋旅長的資訊是:170師夏旅長壯烈殉國。
而當時的進攻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日軍陳家行、頓悟寺、桃園濱一線正是日軍第9和第13師團主攻方向上的主要進攻地段,兵力火力集中,中國軍隊根本壓制不了日軍炮火,全憑血肉之軀在鋼鐵風暴下向敵人衝鋒,所以雖然官兵悍勇,但是無法突破日軍陣地,傷亡慘重,旅長傷亡4人,團長傷亡10人,攻擊頓挫。
傷亡到底是多少?
第21集團軍所有部隊,從10月21日到10月23日,頂了三天,最後傷亡過大,撤下了陣地。
而在淞滬會戰中,陣亡的旅長以上軍官為15人,而第21集團軍傷亡4人(陣亡三人),要是像網上說的陣亡9人,不知道是勇猛呢還潑髒水。
而且,謠言太嚇人了,來了6個旅,攻擊6個團,網上變成了6個師,傷亡6萬人,這不是打撲克出個666甩炸,這是歷史和活生生的人命,就這麼隨便造謠嗎。
至於有多少人,截止到10月23日,21集團軍一個團1500人,以上不多滿打滿算是19個團(176缺個一團),因為是乙種師,2旅4團,考慮到加上直屬部隊,大概在32000人。
拿174師來說,174師兩個旅在大場薀藻浜的損失為:513旅傷601人,陣亡1832人,520旅傷1505人,陣亡1871人,總共5298人,7000多人的部隊,這個傷亡非常觸目驚心。
到底總數傷亡多少人呢?第48軍傷亡人數是8126人,174師傷亡最為嚴重。
這裡面就暴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1937年的日軍戰術再呆板,也是海陸空一體的軍隊,陸空協同也能玩明白,火力更是強大,對手不是當年的紅軍,也不是牆裡跌到牆外的中央軍,整整差了一代的武器和作戰觀念還是葬送了這支淞滬生力軍。
日軍第13師團戰前把握桂軍資料
這事怪白崇禧和廖磊,和士兵沒有多大關係。
日軍的情況
而且,日軍當時在幹嘛?
日軍準備要進攻,根據日軍第9師團19聯隊第一大隊的陣中記錄,當時在21日午後5點30分開始準備炮火,第一大隊與第三大隊開始攻擊,炮兵午後4點開始準備,開展30分鐘炮火準備,並且該大隊準備向陳家行開始進攻,陳家行出擊的部隊是哪支部隊?第176師。
第一大隊的四個中隊準備向陳家行攻擊前進,這就很扯了,根本沒有偵查,日本人根本就是沒有停頓,一直進攻,這個前線反攻,被日軍稱為:夜間逆襲。
而且這個第5中隊以及第7中隊遭到第176師大量手榴彈和重武器的攻擊,但是該部隊在“擊潰逆襲”後,“對方遺屍150具”,己方死亡5人,傷12人。
根據第13師團第65聯隊第二大隊當晚記載:當晚敵五六百人逆襲,擊退後對方“遺屍200”具,當時第二大隊陣地為老陸宅,進攻的中國軍隊是第174師。
考慮到日軍傷亡不靠譜,戰果擴大,但是這個死亡數字加上受傷數字一定是巨大的,這還是一箇中隊造成的傷害,可見當時的戰況有多麼的慘烈。
寫在最後
嘮嘮叨叨地寫了這麼多,因為資料非常的紛亂,整理起來也不容易,但是對於一些風氣,還是覺得得說兩句,畢竟是打擊歷史虛無主義。資料缺失固然造成資料不準確,但是總體的方向是正確的,抗日戰爭與中國將士的犧牲不能夠靠一些人為了博取眼球博取關注來胡編亂寫,這既是對於犧牲將士的不尊重,也是對於抗戰嚴肅歷史不尊重,淞滬會戰,是全面抗戰的高潮時期,從士兵到將領,沒有慫人,也沒有划水的,沒有屈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