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指導彈、原子彈、人造地球衛星。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在當今社會如何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建立65週年。65年來,中國航天始終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中國航天史,是每位航天人的必修課。在中國航天史上,“兩彈一星”工程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關於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決定》中提到,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 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
重大抉擇
國家安全的堅強盾牌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剛進入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但緊接著又進行了抗美援朝。在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後,為保衛祖國、爭取維護和平的權力,負責國防工業建設的聶榮臻元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敏銳地意識到,在科技、工業基礎薄弱的中國,要想快速造出尖端武器,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就必須分清主次,集中力量,有所為有所不為。
1956年5月,周恩來總理主持中央軍委會議,討論了聶榮臻提出的《關於建立中國導彈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宣佈了發展導彈武器的決定。1958年5月,國防部五院開啟仿製蘇聯近程導彈P-2的任務,代號“1059”,P-2導彈射程590公里。1960年11月,“1059”導彈發射成功,後定名為“東風一號”。
▲ “1059”導彈發射
同年,中央軍委確定了“兩彈(導彈、原子彈)為主,導彈第一”的方針,提出“埋頭苦幹、發憤圖強、自力更生、奮勇前進”發展國防科學技術特別是尖端技術的要求,得到毛澤東的認可。
在仿製P-2導彈的同時,國防部五院一分院提出研製射程為1500公里~2000公里的中程導彈計劃。“1059”導彈發射成功後,是繼續研製中程導彈,還是先在“1059”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研製一個1000公里左右的中近程導彈,需要作出戰略抉擇。
針對這種情況,聶榮臻明確了中近程導彈研製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1059”的仿製成果,儘快研製出一個射程達1000公里的導彈,同時積累自主設計的經驗。
1964年6月,修改設計後的中近程導彈在酒泉基地再次發射,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國自此有了自己的戰略導彈——“東風二號”。
▲ 東風二號導彈發射
1964年9月,在我國原子彈試驗前夕,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議,決定成立由錢學森領導的“兩彈結合”方案論證小組。同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於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儘快實現“兩彈結合”,研製導彈核武器。
1966年10月,我國用自行設計研製的地地導彈東風二號甲,將核彈頭從巴丹吉林沙漠投送到了新疆的羅布泊,核彈頭在靶標上空精確爆炸。“兩彈結合”試驗的成功,結束了中國核武器“有彈無槍”的局面,也為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 “兩彈結合”試驗圓滿成功
偉大實踐
奔騰年代的苦難輝煌
早在事業的起步期,中央便確定我國的國防尖端科技發展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從1955年到1958年,中蘇兩國政府先後簽訂了6個有關協定,由蘇聯對中國提供技術援助,我國把仿製作為“爬樓梯”的第一步,在仿製中把技術吃透,為轉入自行設計創造條件。
但是,從一開始,蘇聯的援助就是有條件和有限度的。隨著中蘇關係的緊張和惡化,1960年7月蘇聯單方面毀約斷援,8月撤走全部專家、帶走全部資料,進入衝刺階段的導彈仿製工作遭遇極大困難。
對此,毛澤東明確指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尖端不能放鬆,更不能下馬。”逼上梁山的航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成功發射了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爭氣彈”標誌著仿製階段的徹底結束、自行設計階段的正式開始。
▲ 1956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宴請全國政協委員,將原本坐在第37桌的錢學森請到身邊,交談中,說了那句影響航天事業的話:“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東西,總是在同舊的、衰亡著的東西鬥爭中生長起來的。”
1961年,黨中央作出《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術,加強我國原子能工業建設,中央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縮短戰線,集中力量,加強各有關方面對原子能工業建設的支援。”由此,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集中26個部委、20個省區市、1000多家單位的科技人員大力協同、集中攻關。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1966年10月27日,我國使用東風二號甲中近程導彈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導彈、原子彈結合實驗,導彈非常精確地命中了目標。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揭開了中國進入外層空間的序幕。
▲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
導彈、原子彈、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這3項重大成果,就是準確意義上的“兩彈一星”。以“兩彈一星”為基礎,我國又獨立自主地研製成功了一系列液體、固體導彈,運載火箭,各類衛星、氫彈、中子彈等科技成果。
寶貴精神
跨越時空的信仰座標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偉大的事業。“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也是“兩彈一星”工程的成果之一。它是從事航天、核工業廣大幹部、職工與解放軍指戰員在長期科研、生產、試驗實踐中創造、提煉出來的,其形成過程是軍工文化和現代企業文化在我國興起的典型表現。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是老一輩科學家放棄國外優渥的待遇毅然歸國,無數研製者甘當無名英雄、默默奉獻,為當時百廢待興的中國科研事業孜孜以求的革命犧牲精神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兩彈一星”研製者的堅強精神支柱。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廣大研製者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在極端惡劣的生活環境下,堅持開展科學試驗,最終取得輝煌成就的自強不息的科學精神。這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立足基點。
“大力協同、勇於登攀”是在黨的號召和帶領之下,全國上下成千上萬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科技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凝心聚力、群策群力,為“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和科研能力的進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 國防部五院時期的航天人影像
從1956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1970年4月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用14年的艱苦實踐,開創了中國進入太空活動的新紀元。此後,中國航天人世代相接,繼承前志,將祖國的航天事業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形勢和新任務更要求我們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不斷開創新時代國防科技工業和航天事業新局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轉化為不可限量的物質創造力”。
遠大前程
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一個輝煌標誌,也是新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座歷史豐碑,其中蘊含的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值得我們始終不渝地堅持,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
一是堅持戰略思維,把握尖端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契機。
“兩彈一星”工程是一項偉大的時代工程。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以當時的財力、物力和人才、技術基礎,要發展導彈、原子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科技,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敏銳把握國際發展大勢和國家戰略全域性,相繼作出了研製導彈、原子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重大決策。
“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廣泛帶動了國家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徹底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訛詐和核壟斷,一舉改變了國家面貌和國人心態,牢固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實踐證明,尖端科技事業是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撐、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只有在重要歷史關頭,準確把握時代前進的脈搏和科技發展的潮流,及時作出關鍵性的正確抉擇,才能始終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二是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始終實施堅強有力的組織指揮。
“兩彈一星”工程是一項重大的國家工程。為確保研製成功,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實行集中的統一領導和組織指揮,於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同志為主任的專門委員會,負責重大問題的研究決策和組織協調。幾十年來,中央專委以其獨特的組成方式、決策機制和決策成效,形成一種堅強有力、精幹高效的中國特色決策管理模式。
實踐證明,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組織指揮是“兩彈一星”研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只有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實施堅強有力的組織指揮,才能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一抓到底、務求必成。
三是堅持社會主義舉國體制,形成萬眾一心的強大合力。
“兩彈一星”工程規模宏大、系統複雜,為此全國組織實施了大規模協同會戰,各系統各單位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充分彰顯出我國社會主義舉國體制的政治優勢。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要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工作力度,統籌謀劃,再接再厲。”新型舉國體制更加註重弘揚科學家精神,更加註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註重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
實踐證明,中國航天事業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歷史性突破,靠的就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中國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有限的條件下,聚集起強大的攻堅力量,增強科技創新活力,積極回應經濟社會對航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四是堅持自力更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兩彈一星”工程是一項發奮圖強的“爭氣”工程。尖端技術事關國家安全,如若不能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必將受制於人。面對西方的技術封鎖和蘇聯的毀約撤援,黨中央果斷決定:下定決心、頂住壓力、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中國的“爭氣彈”。
實踐證明,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永遠是建立和發展尖端科技事業的重要基石。當然,強調自力更生並不是排斥對外合作交流,而是有重點、有選擇地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以提高研製起點、縮短研製週期,做到獨立自主而不閉關自守,自力更生而不盲目排外,對外開放而不失中國特色。
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回顧“兩彈一星”的歷史偉業和寶貴精神,我們不難看出:黨中央的英明決策、科技界的自主創新、各條戰線的協同合作和系統工程的科學管理是科學事業和戰略產業的制勝法寶。我們有理由相信:踏尋先輩足跡,永攀科技高峰,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新時代的航天人,必將讓“兩彈一星”精神綻放新光芒,必將不斷譜寫祖國航天事業新篇章!
今天,讓我們向以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為代表的“兩彈一星”
研製工作先進群體致敬!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兩彈一星”元勳是投身“兩彈一星”研製工作先進群體的傑出代表。
來源:中國航天報(文/軍文)、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稽核:朱麗
終審:劉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