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資源類個股延續上半年漲勢如虹的氣勢,化工、有色等板塊大漲。這一波大漲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能否持續?又有哪些風險?
對此,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
1、 如何看待今年以來的漲價邏輯,尤其是化工、有色等上游領域?
上游領域的產品價格上漲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供給方面,過去幾年由於准入門檻的逐步提高,上游行業的產能擴張相對比較緩慢,需求方面,疫情對經濟影響相對較大,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導致需求擴張迅猛。政策方面,過去對一些高能耗高汙染的企業也存在准入壁壘。
其次,過去幾年上游行業始終處於低庫存狀態,隨著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導致價格有明顯的上漲趨勢,尤其是三季度,由於地方政府的限電限產政策的執行,產品價格大幅上漲,預計未來三個季度大宗商品價格很難出現明顯回撥。除此之外,價格上漲還有成本推動的影響,尤其是偏上游的能源價格,價格上漲的幅度比較明顯。
在供給、需求、庫存、成本以及產業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宗產品的供需缺口逐步擴大,最終導致本輪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2、 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ppi走高能否持續?持續多久?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從基本面來看,結合供給、需求、庫存、成本以及產業政策等情況,目前價格上漲的趨勢可能會逐漸放緩。
今年4季度甚至明年上半年,可能很難看到商品價格大幅回撥,未來或者產品繼續上漲,或者高位震盪,尤其在能源方面,例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商品價格很難出現回撥。從持續性來看,比較難判斷,裡面最大的風險在於對於地產需求的判斷,以及產業政策是否會出現調整。
3、 如何看待漲價品種的供需格局?具體到具體品種上,供需格局存在怎樣區別?
這一波漲價的品種,供給約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過去幾年,大宗商品的產能擴張受到明顯限制,這個跟上一輪11年到15年產能擴張有本質的區別,上游企業的資本開支比較少,裡面既有碳中和、碳排放的影響,也有國家環保層面的要求,所以偏上游的行業很難出現產能的大幅擴張。需求方面,這幾年下游需求的增速也比較低,所以從供需角度來看,供給和需求的增長都比較緩慢。
具體品種在供需格局上的區別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政府准入門檻,另一個是下游的需求是靠近房地產還是新興的領域。
具體來看,環保約束比較大的、不符合產業政策鼓勵方向的產品,例如高耗能高汙染的品種,後續產能擴張可能會受到影響,屬於產業政策支援的品種,類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產品,產能擴張比較明顯。
4、近期發改委表態,多地出臺限電限產措施,對這些品種的供需格局和價格走勢有何影響?
這些限電限產措施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更多是對當期價格上漲趨勢的加強,因為大宗商品的供需結構本來就比較緊張,價格一直緩慢上漲,限產措施實施後,一些高能耗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在此背景下,下游企業的接受度並不高,傳導過程中就會面臨產量的縮減,可以理解為供給和需求都出現了縮減。
對於價格上漲的持續時間,可能會持續一個季度或者兩個季度,放在半年度或者年度的角度來說,價格上漲的持續性還是比較弱的。
以有色為例,大部分品種像矽鐵電解鋁其實都是本身都是高耗電的行業,電力成本是整個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限電就會導致這些品種的供給端受到壓制,帶來一個價格的上行。如果政策一直壓制,後面價格或還會保持一個強勢的上漲。
5、碳中和是今年熱點話題,對於高能耗、高汙染的上有品種是否存在影響?
碳中和、碳達峰是未來國家產業政策發力的主要方向,高能耗高汙染等落後產能是重點調控的領域,未來的產能擴張會非常困難。短期來看,高能耗高汙染的品種會階段性的限產關停,長期來看,高能耗品種的供給側改革會持續推進。